会议室内的讨论持续了数个小时,李默提出的五个方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五块巨石,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思维浪花。科学家们分成了数个小组,围绕植物修复、辐射能源转化、高温聚焦、长期观测以及生物抗性研究等方向,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探讨。初步的研究框架、人员分工和资源需求正在被一点点勾勒出来,“清道夫”计划从一个宏大的概念,开始向具象化的科研工程迈进。
就在众人觉得思路已经打开,准备摩拳擦掌、分头行动之时,李默再次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众人停下讨论,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带着些许疑惑。还有比之前那些设想更不成熟、更大胆的计划吗?
李默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奇异的光彩,那是一种超越了技术层面,直指文明本质的深邃。
“各位,在你们讨论的这些尖端科技路径之外,我还有一个……或许更不成熟,但也可能更根本的想法。”他的声音缓慢而清晰,仿佛每个字都经过千钧之重的锤炼。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最先进的技术、最顶尖的智慧去解决辐射问题。这没错,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优势。但是,我们是否忽略了最庞大、也最基础的一股力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外面那些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的数千名普通成员——种田的、做饭的、巡逻的、维修的、搬运物资的……
“我们是否忘记了,‘清道夫’这个计划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重新安全地生活在地表之上?那么,为什么不能让所有人,都以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这项伟大的救赎之中呢?”
他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
“我提议,在推进尖端科研的同时,启动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具象征意义的全民子计划——‘全民辐射消杀日’!”
“具体来说:无论你是顶尖的科学家,还是工地搬砖的工人;无论你是医生教师,还是厨师护卫——在固定的周期内,比如每个月抽出一天,或者每个季度抽出几天。这一天,你的工作内容只有一个:思考并实践你认为可行的、哪怕再微不足道的‘消杀辐射’的方法!”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我们给他们提供最基础的安全防护和知识普及,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干!”
“擅长种植的,可以去尝试培育他们认为能吸收辐射的植物,哪怕只是多浇一瓢水,多松一捧土!”
“擅长手工的,可以用废弃材料制作他们认为能‘吸附’辐射的简陋装置,哪怕看起来像个可笑的玩具!”
“有力气的,可以去按照规定区域,进行最深一层的翻土,因为他们可能朴素地相信,把深处的土翻上来晒晒太阳就能‘消毒’!”
“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对着一片被标记的污染土地,虔诚地祈祷和祝福——只要他相信这有用!”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看似荒诞却饱含深意的计划震撼了。
“我知道,这在科学上可能毫无意义,甚至会被斥为迷信和浪费人力。”李默坦然承认,“但是,它的意义不在于立刻产生多少科研成果!它的意义在于——参与感、仪式感和希望感的全民构建!”
“我们要让每一个人都清晰地认识到,净化地球不是少数精英的责任,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的使命!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哪怕只是象征性地,去触摸、去尝试解决这个终极难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重塑一种文明认同,一种‘人定胜天’的集体信念!”
“当五千多人,每月都都有一天在为同一个目标,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努力时,这股信念汇聚起来的力量,或许比任何单一技术突破都更加磅礴!这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一场文明精神的洗礼!”
他环视全场,眼神灼灼:
“所以,让我们将‘清道夫’计划,纳入一个更宏大的愿景之中吧——这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净化,更是整个文明的重生仪式!”
他深吸一口气,庄严宣告:
“我建议,将我们所有的努力,无论是尖端的科研,还是全民的参与,统合在一个最终的目标之下——‘地球重启计划’!”
“我们要用科技与信念的双翼,用精英与大众的合力,一点点擦拭星球的伤痕,直至让它恢复生机,重启一个属于所有幸存者、也属于未来万千生灵的——崭新纪元!”
“这将是一条漫长至极的道路,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只要我们开始了,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步伐再小,我们也走在了成为‘修复世界之神’的道路上!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凡人,所能选择的最伟大的神只之路!”
地球重启计划!
以凡人之躯,行神只之事!
会议室内,寂静被打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混合着震撼、激动与无限憧憬的掌声。这不仅是一个计划,更是一个文明的誓言。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征途,真正指向了星辰大海之下,那片亟待新生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