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在驻地入口处停稳后,舱门打开,第一批五十名面黄肌瘦、惊魂未定的幸存者互相搀扶着走了下来。早已被直升机频繁起降的动静惊动的小雅匆匆赶来,当她看到这黑压压的一片人时,饶是她一向冷静,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默哥!你……!” 她想问清楚情况,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计划和承受能力。
“小雅,没时间解释了。” 李默打断她,语气急促却异常坚定,“开仓,让大家都把手里的活先放一放,这次大概有两千多人,把粮食拿出来。”
两千多人!这个数字像重锤一样砸在小雅心上,但她看到李默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深藏的疲惫,立刻压下了所有的疑问。信任,在此刻高于一切。
“明白!”她毫不犹豫地转身,一边跑一边用卫星设备呼叫所有核心成员,“所有人注意!暂停手头工作!紧急任务!孙思玲、林倩,带人到仓储区集合!打开一号粮仓!表面一米的粮食先别动,用下面的!”
她瞬间做出了最合理的安排。表层的粮食可能接触过空气或有轻微污染,先用深层保存更好的。
整个驻地瞬间像被投入一块巨石的池塘,波澜骤起。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仪器、工具,无论是农业组、工程组还是医疗组,全都冲向了仓储区。孙思玲指挥着用找到的叉车和人力,开始快速搬运粮食。
李默回头对送过来的人喊道,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你们大多数都会煮饭吧?我现在给你们一个任务,去厨房帮忙煮饭,能不能做到?”
这些刚刚脱离死亡威胁的人们,此刻最需要的是被需要的感觉和融入集体的机会。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人群中立刻响起了回应:
“能!”
“我会!”
“交给我们!”
“大家也不犹豫,直接行动起来。” 在李默团队成员(主要是原先的学生们)的指引下,这些新来的、会做饭的人立刻涌向了厨房区域。
李默则继续去接人。 他甚至来不及喝一口水,立刻返回驾驶舱,米-26再次升空,飞向那片承载着两千人希望的废墟。
这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运输。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次, 每一次都承载着五十条生命和对地面后勤的极限考验。李默的精神和体力都在透支的边缘徘徊,全凭一股意志力在支撑。开拓者5号则成为了最可靠的副驾驶和地面协调员,精准地计算着油量、规划着航线、并通过远程通讯与小雅保持联系,确保地面准备就绪。
当第41次,也是最后一次,直升机带着最后一批幸存者终于把人都接过来了,稳稳降落在驻地外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李默几乎是瘫在驾驶座上,连动弹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而驻地内部,则是另一番景象。
会煮饭的,都挤在厨房, 幸好当初设计时考虑到了大规模人员需求,还好厨房够大。几十口找到的大锅同时架起,由林倩医疗组初步健康筛查过的人员负责洗米、烧火、熬粥。空气中弥漫着米粥的香气,这味道对于饥肠辘辘的两千多人来说,是世界上最诱人的信号。
小雅嘶哑着声音,指挥着后续抵达的人员有序排队,等待分发食物。孙思玲带着工程组的人紧急架设临时照明和扩大供水。林倩的医疗组则在人群中穿梭,处理着因为虚弱和拥挤造成的擦伤和突发疾病。
整个驻地,如同一个超负荷运转的巨大机器,每一个零件都在疯狂地工作,为了这两千多个刚刚抵达的生命。
混乱,疲惫,却充满了拯救生命的悲壮与力量。李默用他的一次次起降,为这两千人打开了生之门;而地面上的团队,则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努力将这扇门后的世界,变得可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