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瘴母凶威,神农显圣
碧波水府青鸟传书,揭开了南方瘴灾的神秘面纱——“疫瘴之母”的孢子复苏。这来自上古的凶物,其威胁远超寻常瘴疠。就在有熊城紧急部署应对之策时,百草谷传来了更坏的消息。
之前昏迷的两名采药人,病情急剧恶化。他们身上的灰黑斑纹如同活物般蔓延,并开始渗出散发着恶臭的脓液,谷中长老用尽方法,非但无法遏制,反而有数名试图近距离救治的医者也被逸散的毒气感染,出现轻微症状。更令人不安的是,根据前沿哨所观察,那片诡异的灰黑色瘴气范围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扩大,所过之处,鸟兽绝迹,草木枯败,连溪水都变得浑浊不堪,透着死气。
消息传回,有熊城内弥漫起一股压抑的恐慌。无形的敌人,比看得见的刀剑更令人恐惧。战首坚爪面色凝重,深知若让这瘴气继续扩散,不仅百草谷将毁于一旦,周边部落乃至有熊城的粮食药材供给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祭司虔心已携带着水府信物和宗庙中珍藏的一些解毒圣药赶往百草谷,但能否应对这上古凶威,谁心里都没底。
就在这危急关头,王苟华决定不再完全依靠常规手段。他悄然来到宗庙深处,目光落在那尊日夜散发着温和生机光芒的神农鼎上。此番瘴灾,本质是生机的侵蚀与扭曲,正是神农鼎“无限恢复、净化”之力最能克制的范畴。但如何将鼎的力量,有效地作用于远在百里之外的瘴气核心区域?
他沉思片刻,有了计较。他取来一块质地均匀、蕴含灵气的温玉,双手虚按其上,磅礴罡劲混合着对“净化”、“生机”法则的领悟,缓缓注入。同时,他引动神农鼎的一缕本源气息,将其与自身罡劲融合,如同刻印般,在玉石内部勾勒出一道微缩的“净化阵纹”。
这个过程极其精细,要求对能量和法则的掌控妙到毫巅。整整一夜,王苟华不眠不休,终于将阵纹完美烙印于玉石之中。此刻的玉石,温润剔透,内部光晕流转,握在手中便能感到一股沁人心脾的生机与安宁。
“以此玉为核心,布下‘小净化阵’,或可暂时遏制瘴气,为虔心他们争取时间。”王苟华心中暗道。他并未亲自送去,而是通过静心塔的意念联系,让正在百草谷焦头烂额的虔心,于冥冥中产生一种强烈的直觉——宗庙神农鼎似有异动,或许有克制瘴气之物诞生。
虔心正值束手无策之际,感受到这丝启示,如获至宝,立刻派人火速返回有熊城取“圣物”。当那枚温玉送到虔心手中时,他虽不明其具体用法,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与祥和之力,立刻依循直觉,将其置于百草谷中瘴气侵袭最严重的水源上游,并召集谷中所有医者、药师,围绕玉石虔诚祈祷,将众人的信念与治愈的意念汇聚一处。
奇迹发生了!
当众人的意念与玉石中的阵纹产生共鸣时,玉石骤然绽放出柔和的青色光晕,光晕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笼罩了方圆数十丈的区域。光晕所及之处,空气中弥漫的灰黑色瘴气如同冰雪遇阳般缓缓消散,被污染的水源也开始变得清澈,那两名垂危病人的恶化趋势竟被硬生生止住,虽然未能痊愈,但性命暂时无忧!
“神农鼎显圣了!” 百草谷中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消息传回有熊城,人心大定。坚爪立刻下令,仿照此法,在瘴气蔓延的前沿地带,选择几处关键节点,设立以玉石(后续由工匠尝试仿制,虽效果远不如王苟华亲手炼制,但亦有微弱效果)为核心的净化点,由专人值守祈祷,形成一道临时的净化防线,有效延缓了瘴气的扩散速度。
然而,王苟华心中清楚,这仅是治标之策。玉石中的阵纹能量会持续消耗,且无法根除深藏于沼泽深处的“疫瘴之母”孢子。真正的解决之道,依然在于水府提示的“沼泽深处或有克制之物”。但沼泽险恶,瘴母凶威莫测,派谁去?如何寻找?都是棘手的难题。
就在坚爪与长老们商议是否组织精锐敢死队冒险深入沼泽时,记录官慧眼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一支来自西南山地、以驯养一种耐毒猛禽“黑羽雕”而闻名的“山鹰部”小队,前来有熊城交易,他们似乎对沼泽地形颇为熟悉,其驯养的黑羽雕对毒气有很强的抗性。
“或许……天无绝人之路?” 坚爪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能否借助这些山地部落的力量,找到一线生机?
(第七十一章 完,约2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