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垣城在边境大捷与舆论风暴的双重激荡下,如同一锅滚沸前的热水,蒸腾着蓬勃却紧绷的气息。霍府内的日子,历经老夫人风波与那夜书房定策后,渐渐寻回带着默契的平静 —— 只是这平静底下,藏着远比往日汹涌的暗流。
沈未央正对着件新送抵的长衫出神,料子是特意选的厚密绸缎,指尖划过布料能触到紧实的织纹,显然是为某人总爱撕衣服的 “恶习” 未雨绸缪。霍聿枭坐在一旁的梨花木椅上,正用麂皮仔细擦拭那支从不离身的配枪,枪管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兵工厂扩建流水线的细节,话语间是无需多言的熟稔。
“督军,沈先生。”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秦穆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凝着既凝重又难掩兴奋的神色,双手捧着个蒙着尘土、边缘磨损的皮质筒匣,仿佛那是烫手的珍宝。
“‘暗影’在延州边境截住的。” 秦穆压着声音,语气里带着秘而不宣的急迫,“是从新义那边过来的密信,非常规渠道。送信人被发现时已经重伤,拼着最后一口气只说了‘英亲王’三个字,就咽气了。”
“英亲王?李银?” 霍聿枭擦拭枪管的动作猛地一顿,眉头挑了起来。朝鲜王室的动向,奉垣高层早有关注,尤其是这位曾留学倭国、在朝鲜被视作亲倭派的英亲王 —— 他在这时候递密信,绝非偶然。
沈未央也敛去脸上的轻松,快步走了过来。朝鲜王室用这种隐秘到付出血命的方式传信,背后定然藏着天大的事。
秦穆将皮质筒匣递上前,霍聿枭接过时能觉出分量,筒身还沾着未干的泥土,隐约透着淡淡的血腥气。他拧开密封的铜盖,里面是层层油纸紧紧包裹的信件,展开油纸,信纸质地精良,边角印着新罗王室特有的玄鹤徽记水印,可上面的字迹却潦草急促,有些笔画因用力过猛晕开墨痕,字里行间都透着绝境中的挣扎。
霍聿枭与沈未央凑在一处,目光飞快扫过信上内容。随着字句映入眼帘,两人脸上的轻松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沉如寒潭的凝重。
信是以朝鲜英亲王李银的名义写就,通篇用中文书写 —— 显然是为了确保奉垣方面能毫无障碍地读懂,字里行间满是血泪:「…… 上国奉垣霍督军、霍元帅钧鉴:倭贼窃国,社稷倾颓。臣兄新罗纯宗皇帝(李植)已于月前崩逝,然倭人封锁宫闱,秘不发丧,欲借伪诏操控国柄!臣身陷王京禁苑,形同傀儡,言行皆受倭奴监视,稍有不从便遭威逼。彼等竟欲强立臣为伪帝,借臣之名行吞并之实,将我新罗三千里江山、五百年社稷,尽数献与倭国虎狼!臣每念及此,肝肠寸断,愧见列祖列宗!然势单力薄,呼告无门…… 闻上国督军雄踞东北,力抗倭奴,威名震于四海。恳请督军念及同属炎黄血脉、唇齿相依之情,施援手救敝邦于水火,为我朝留存一缕社稷香火…… 李垠泣血顿首,望上国垂怜!」
信页不长,却如惊雷炸响在书房 —— 纯宗皇帝竟已驾崩,且被倭人隐瞒死讯!倭人软禁李银,是要扶他做彻头彻尾的傀儡,借此名正言顺地吞灭朝!而这位看似亲倭的英亲王,实则在绝境中拼死求救!
这封信不仅印证了此前延州边境渗透事件背后,必有倭国高层操控(龟田之流不过是马前卒),更将新义半岛危如累卵、即将被倭国彻底吞噬的真相,血淋淋地摆在了奉垣决策者面前。
“好一出瞒天过海,好一手李代桃僵!” 霍聿枭捏着信纸的指节泛白,黑眸里寒光四射,掌心里的信纸几乎要被攥碎,“倭人这是要把朝鲜变成进攻我奉垣、乃至华国的跳板!这奸计,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沈未央的神色也无比严肃,指尖在信上 “傀儡” 二字轻轻点过:“李银写这封信,是走投无路的求救,也是一步险棋 —— 若信落入倭人手中,他必死无疑。他选向我们求救,既是无奈,恐怕也存着借奉垣之力牵制倭人、为新罗争一线生机的心思。”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这封突如其来的密信,像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将一个关乎地缘战略、甚至牵动东亚格局的难题,硬生生摆在了奉垣面前。
出兵相助?意味着要与倭国在新罗半岛正面博弈,甚至可能引爆更大规模的冲突,绝非边境摩擦那般简单,容易授人以柄。
坐视不理?一旦倭人彻底消化朝鲜,将其变为稳固的殖民地与后方基地,下一步必然会加快侵略奉垣、乃至华国的步伐 —— 唇亡齿寒,古人诚不我欺!
霍聿枭抬眼看向沈未央,眼神锐利如刀:“你怎么看?”
“于公于私,都不能不管。” 沈未央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丝精光,“于公,朝鲜若亡,我延州边境门户洞开,后患无穷;于私,这是奉垣将影响力延伸至半岛、打破倭国独霸野心的绝佳契机。但不能硬来,直接派兵目标太大。”
他顿了顿,思路愈发清晰:“或许可以借‘暗影’之手 —— 先核实信中内容,摸清李银在新义的软禁地点与守备力量;再联络朝鲜国内的反倭势力,暗中支援他们;甚至…… 帮李银‘逃’出来。一个得到奉垣支持的流亡亲王,比困在禁苑里的傀儡,价值要大得多。”
霍聿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指尖在桌沿轻轻敲击:“没错。倭人想搭傀儡戏台,那我们就把这台子掀了!这趟浑水,我奉垣蹚定了!”
他转向秦穆,语气斩钉截铁:“立刻召集核心幕僚,议事密级最高!让‘暗影’不惜一切代价,核实李垠所言真伪,摸清新罗王京禁苑的守备部署 —— 尤其是倭军的布防!”
一封来自朝鲜的密信,不仅在奉垣霍府激起惊涛骇浪,更将奉垣的战略棋盘,骤然拓展到了国境之外。一场围绕新罗命运、牵动东亚格局的暗战,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