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望着混乱的战场,深吸一口气,转头对身旁的将领说道:“立刻安排士兵打扫战场,救治伤员。传我命令,各营加强戒备,谨防突厥反扑。另外,去请部落首领前来营帐,我有要事相商。”说罢,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营帐走去,心中已然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此时,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晨光洒在这片满是疮痍的战场上。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硝烟的味道,令人作呕。受伤士兵们的呻吟声此起彼伏,与远处传来的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大唐的士兵们虽满脸疲惫,但眼神中透着胜利的喜悦,他们迅速按照李浩的命令行动起来。有的士兵在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受伤的战友,送往临时搭建的医帐;有的则在收集战场上散落的兵器和盔甲,整齐地摆放好。
不久后,部落首领们陆续来到了李浩的营帐。他们身材魁梧,眼神中透着豪迈与坚毅。李浩热情地迎上前去,双手抱拳,说道:“此次能击退突厥,多亏了各位首领的仗义相助,李浩在此谢过!”部落首领们纷纷还礼,其中一位年长的首领笑着说道:“李公子客气了,突厥野心勃勃,若不将其击退,我们这些部落也不得安宁。此次与大唐合作,实乃互利之举。”
众人在营帐中坐下,李浩看着众人,神色认真地说道:“如今突厥虽已溃败,但并未彻底铲除。我认为,我们应乘胜追击,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各位首领意下如何?”一位年轻气盛的部落首领立刻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李公子所言极是!我们部落愿打头阵,追击突厥残部!”其他首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也有一位首领面露担忧之色,缓缓说道:“李公子,追击突厥固然好,但我们也要谨防他们设下埋伏。突厥人狡诈多端,不可不防啊。”李浩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这位首领所言有理。我们需谨慎行事,先派出斥候打探清楚突厥残部的动向,再做定夺。”众人商议一番后,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待斥候的消息。
与此同时,边境的百姓们得知大唐军队击退了突厥,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他们拿出家中的美酒、干粮,朝着军营的方向赶来,想要犒劳这些保卫他们家园的将士们。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彩旗,嘴里喊着:“大唐胜利啦!大唐胜利啦!”老人们则满含热泪,感激地望着军营的方向,口中念念有词:“感谢老天爷保佑,感谢将士们啊!”
傍晚时分,斥候传回消息,突厥残部正朝着北方逃窜,似乎并未设下埋伏。李浩得知后,与部落首领们再次商议。最终,他们决定派出一部分轻骑,由那位年轻气盛的部落首领带领,追击突厥残部。而大唐军队的主力则留在边境,加强防御,以防突厥再次来袭。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浩在边境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仪式。军营中张灯结彩,士兵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烤羊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士兵们大口吃着肉,喝着酒,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李浩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大声说道:“今日,我们能取得这场胜利,离不开每一位将士的奋勇杀敌,也离不开部落兄弟们的鼎力相助。我敬大家一杯!”说罢,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士兵们和部落成员们纷纷响应,将杯中的酒喝光。一位士兵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跟着殿下,我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只要能保卫大唐,再苦再累也值得!”其他士兵们也跟着欢呼起来,声音响彻夜空。
李浩看着这些士气高昂的士兵,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大唐边境的安全,也为改革的继续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他的心中也隐隐有着担忧。李建成和保守派一直对他心怀不满,如今他在边境立下战功,他们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恐怕会在内部制造麻烦。
庆功仪式结束后,李浩独自在营帐外踱步。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望着远方,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该如何应对李建成和保守派接下来可能的行动。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吹得他的衣袂猎猎作响。
虽然击退了突厥,但内部隐患仍在,李浩深知,自己接下来的路依旧充满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