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开始浮现,但迷雾似乎更浓。李兆荣的嫌疑,境外黑客的试探,以及容嘉文那意味深长的提醒,交织成一张复杂的网。王辰深知,在这种层面的较量中,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
他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继续深挖线索,同时加强自身的防御和反击能力。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加固。
在王辰的授权下,林风(通过安全渠道远程指挥)和陈伟联手,为辰星体系,尤其是香港分公司和“神盾”计划相关单位,构建了一套名为 “天穹” 的主动防御系统。
这套系统不再仅仅是被动防御,它融合了林风最新的AI算法和陈伟对实战漏洞的理解,具备智能诱捕、反向溯源、甚至有限度的主动反击能力。当检测到恶意攻击时,“天穹”会自动释放伪装成核心数据的“蜜罐”,引诱攻击者深入,同时悄无声息地在其系统中植入追踪程序,并尝试定位其物理位置和真实身份。
几天后,“天穹”系统首次立功。它成功捕捉到一波来自境外、试图窃取“神盾”计划初步架构图的网络攻击。在对方自以为得手,下载了经过精心篡改的假资料时,反向追踪程序已经启动,虽然对方在最后关头切断了连接,但依旧留下了一些指向欧洲某个着名商业情报咨询公司的蛛丝马迹。
这家公司,表面上是为企业提供商业情报和风险咨询,但暗地里,多次被指控为某些国家和大型企业从事商业间谍活动。
其次,是商业层面的布局。
王辰指示孙浩,开始对“恒基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进行细致的商业分析。并非直接对抗,而是寻找其商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他让李静加强与容嘉文以及其他几位态度相对友好的香港商界人士的联系,试图从更多维度了解李兆荣的为人、行事风格以及近期动态。
信息逐渐汇聚。李兆荣此人,性格强势,睚眦必报,确实有动用非常手段的先例。但近些年,随着年纪增长和生意重心转向稳健收租,已经很少如此激进。更重要的是,分析显示,王辰的产业布局与恒基的核心地产业务直接冲突并不大,更多的是在科技和金融领域,理论上不应引发如此极端的反应。
这个矛盾点,让王辰对李兆荣是唯一主使的怀疑,再次打上了一个问号。
最后,是安全层面的升级。
周毅和韩冰重新评估了所有核心人员,尤其是王辰和郭慧的安保方案。行程更加多变,车辆定期更换,住所也增加了更多隐蔽的监控和反狙击措施。“磐石”的队员以轮班形式,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保护。
然而,对手的耐心似乎也很好。在袭击失败后,并没有立刻发动第二轮攻击,仿佛彻底沉寂了下去。但这种沉寂,反而更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感到压抑。
这天晚上,王辰接到了秦风从内地打来的加密电话。
“老板,‘锐金’项目组有了新突破。”秦风的声音带着兴奋,“我们成功开发出了第一个低频高容量的子策略!基于市场情绪和宏观因子进行中短线择时,回测显示,在五十亿资金规模下,年化收益率依然能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最大回撤控制在百分之八以内!”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意味着秦风这只“狐狸”,正在成功进化,未来能在更大规模的战场上发挥作用。
“做得很好,秦风。”王辰肯定道,“继续优化,尽快进行实盘测试。”
“是,老板!”
挂断电话,王辰走到窗前。内地的事业在稳步推进,香港的局面却扑朔迷离。他知道,这种无声的交锋比真刀真枪更加考验智慧和定力。
对手在暗处观察,等待他出错,或者失去耐心。
但他王辰,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沈冰:“通知下去,明天我亲自去一趟‘辰芯’在香港的联合实验室。把行程‘适当’地透露出去。”
“老板,这太危险了!”沈冰立刻反对。
“引蛇出洞,总比被动挨打强。”王辰语气平静,“按照最高安保等级准备。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我的地盘上,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