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湖试炼的凶险,让王清阳彻底意识到了心魔的诡谲与自身心性的不足。回到望月祠后,他修炼得近乎苛刻。不再仅仅满足于引导那缕月华仙力进行周天运转,而是开始尝试更精细的操控,甚至主动去“理解”这股力量的本质。
老敖和常天龙看在眼里,既欣慰又担忧。欣慰于他的刻苦,担忧于他过于急迫可能再次引发心魔反噬。两人商议后,决定传授他一些更基础的、旨在锤炼心志的法门,而非一味追求力量提升。
常天龙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桃木枝,削成木剑模样,让王清阳每日在祠前雪地中练习最基础的刺、劈、撩、挂等动作,要求动作必须标准,心必须静,意必须专。“剑为心刃,心不稳,剑则乱。练剑即是练心。”常天龙如是说。
老敖则开始系统性地向他讲解萨满文化中关于天地、自然、精灵、祖灵的朴素世界观,以及出马仙“沟通”、“调和”、“守护”的核心要义,试图让他明白,力量只是工具,心性才是根本。
这些看似简单枯燥的修行,起初让王清阳有些焦躁,他渴望更快地获得能对抗“影爪”、保护他人的力量。但渐渐地,在一次次重复的挥剑中,在聆听古老智慧的过程中,他内心的焦灼竟真的被一点点抚平。他开始体会到“专注”带来的宁静,感受到与手中木剑、与脚下雪地、与周围山林那种微妙的连接感。
与此同时,他与体内那缕月华仙力的契合度也在悄然提升。仙力不再仅仅是一条冰冷的溪流,而仿佛成了他延伸出去的“触角”,能更敏锐地感知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比如雪花飘落的轨迹,地下虫蚁的蠕动,甚至…空气中那极其稀薄的、属于不同存在的“气息”。
这一日傍晚,王清阳刚结束练剑,正坐在门槛上调息。夕阳的余晖将雪地染成金红色,天地间一片静谧。他无意中将一丝仙力凝聚于双眼,原本只是想尝试能否“看”得更远些。
然而,当仙力流过眼球时,异变发生了!
他眼前的景象骤然一变!不再是普通的视觉,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透视”与“解析”般的视角!
他“看”到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微的、颜色各异的光点——那是不同属性的灵气粒子;他“看”到望月祠本身笼罩着一层极其淡薄、却坚韧无比的月白色光晕,那是白瑾娘娘残留的气息形成的守护;他“看”到老敖和常天龙身上散发着或浑厚或锐利的不同气场;甚至能看到林雪周身萦绕着一圈纯净的、带着淡淡绿意的柔和光晕,与她那枚柳叶玉佩隐隐共鸣…
更让他震惊的是,当他将目光投向脚下的大地时,竟能模糊地“看”到地底深处那复杂交错的地脉能量流向,以及…在极深极远处,那个被无数冰冷符文死死封锁的、散发着令人心悸气息的“深阱”轮廓!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且立刻感到双眼刺痛、神魂震荡,不得不立刻散去仙力,但那种震撼无以复加!
“这…这是…”王清阳捂住刺痛的双眼,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听到他的动静,老敖和常天龙立刻走了过来。
“清阳,怎么了?”老敖关切地问。
王清阳将刚才的异象描述了一遍。
老敖和常天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不可思议!
“…‘灵视’!而且是极其高阶的‘破妄灵视’!”常天龙声音带着激动,“…通常只有道行高深的仙家或修行者才能具备!清阳你才刚立堂口,竟然…竟然自行开启了这种能力?!”
老敖则想得更深,他神色凝重地分析道:“…这恐怕…与你融合了娘娘的仙元,以及你自身特殊的‘鬼眼’天赋有关。娘娘的月华之力本就至清至明,有洞彻虚妄之能,与你的天赋结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蜕变…但这能力消耗巨大,且极易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引来祸端!清阳,切记不可轻易动用,更不可长时间维持!”
王清阳心中凛然,连忙点头。他这才明白,白瑾师傅留给他的,不仅仅是救命的力量,更是一份沉重而强大的“遗产”。
这时,灰老者也急匆匆地从临时搭建的监测帐篷里跑了出来,脸上带着兴奋和忧虑交织的复杂神色。
“…有重大发现!关于地底那个波动的!”灰老者挥舞着手中的记录纸张,“…我分析了波动频率的细微变化规律,发现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像一种…极其缓慢的…‘呼吸’!而且,当清阳刚才…嗯,就是眼睛出现异常的时候,那个‘呼吸’的波动,明显加快和加强了一瞬!”
众人脸色一变!
地底那东西,果然能感应到王清阳的状态!尤其是当他动用这种“灵视”能力时!
“它…它在‘看’我?”王清阳感到一股寒意。
“更像是一种…‘共鸣’或‘吸引’。”灰老者推测道,“…你的灵视能力,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与它产生了某种频率上的同步…这很危险!清阳,在你无法完全掌控这种能力之前,绝对不要再轻易尝试深入‘看’地底!”
新的能力带来了新的视角,也带来了新的危机。
王清阳意识到,自己仿佛手持一把双刃剑,既能窥破迷雾,也可能引来深渊的注视。
当晚,他将灵视能力控制在最低限度,只是用来观察周围灵气的流动,熟悉这种新的感知方式。他发现,在这种视角下,林雪的安魂调仿佛化作了肉眼可见的、柔和的绿色音波,能有效地安抚和净化周围躁动的灵气,这也解释了为何对她的歌声有如此好的反应。
他还尝试着看向伊万诺夫和他的士兵,发现他们身上笼罩着一种与灵气截然不同的、偏向于“意志”和“秩序”的淡金色气场,虽然无法干扰灵气,却自成一体,坚不可摧。这或许就是为何枪炮等物理手段对纯灵体效果不佳,但这些拥有坚定意志的军人本身却不易被邪祟侵蚀的原因。
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彩,也…更加危险。
深夜,王清阳再次进入冥想。这一次,他不再抗拒那片镜之荒原的幻象,而是尝试着用新获得的“灵视”能力去观察它。
果然,视角发生了变化。
他“看”到那些破碎的镜片,每一片背后都连接着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不同方向的污秽能量流,仿佛无数条隐形的触手,正在源源不断地向这片幻境输送着养料。而幻境中央那个模糊的镜魔身影,其核心处,似乎有一个更加深邃、更加古老的…“印记”,如同一个坐标。
他无法看清那印记的具体模样,但能感觉到,那才是镜魔真正的源头,远非九台“镜冢”那么简单。
就在他试图看得更清楚时,那镜魔身影猛地转向他,无数破碎镜片组成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
一个清晰的、带着嘲弄的意念传递过来:
“…看吧…尽情地看吧…”
“…看得越多…你就离‘真相’越近…”
“…也离我们…越近…”
王清阳心中一寒,立刻切断了灵视,从幻境中脱离。
冷汗浸湿了后背。
他明白,这灵视能力既是利器,也是诱饵。“影爪”或者说镜魔背后的存在,正在利用他对“真相”的渴望,一步步引诱他深入一个更大的陷阱。
他握紧了拳头,眼神却越发坚定。
无论如何,他必须尽快掌握这股力量。
不仅要能用它来看,更要学会,何时该看,何时该闭眼。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也与自身欲望博弈的修行。
而在遥远的长白山,古洞中的白瑾,似乎通过那缕仙元的联系,感应到了王清阳“灵视”能力的开启。她微微抬起眼皮,琥珀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意料之中的神色,随即又缓缓闭上,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只是无人察觉,她那蓬松的尾巴尖,几不可查地轻轻摆动了一下。
仿佛在说:
路,已经开始走了。
能走多远,看你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