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主任离开后,网上对金橘电子亏钱补贴莲花的质疑,依然热度不减,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殷宇凡收到江晟的通知,没有一下子将纳米压印曝光,而只是在官号上,做了一个简单的澄清,表示霜橘S1和星曜笔记本,还有青橘q7和青葱q7,都没有亏钱。
是的,青橘q7和青葱q7,也被加入了“亏钱”套餐。
这个澄清,发出去后,不但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更多群嘲:
“霜橘S1没有亏钱,你们相信吗?反正我不信!”
“真当我们傻啊,S1的成本早就被人扒光了,光是硬件成本,就在299元以上,里面又没有植入广告,说199元不亏,骗鬼呢?”
“时至今日,手机成本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就算有部分零部件是金橘自产,可以降低成本,也不可能降得太多。”
“实际成本,可能与估算的数据存在误差,但这个误差,再大也大不到哪儿去。反正,它的整体成本,绝不可能低于199元。”
“本来,霜橘、青橘和青葱这几款手机,是不是亏钱,在我看来,都是一件小事,就当这亏的钱是拿去做慈善,但偏偏,他们非要嘴硬,说这些手机没亏钱!”
“就是,你亏钱补贴莲花,就补贴莲花吧,还死鸭子嘴硬,非要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话说,金橘的公关团队,是谁负责的?这水平,简直灾难!”
“感觉金橘的公关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大哥,你就算冷处理,让这件事自然过去,也比这样硬要侮辱大家的智商好!”
“……”
外界,尤其网上的舆论,依然很不友好,金橘电子却没有再次做出回应。
反倒是有媒体,发现金橘电子的路演已经停止,连名字都从证监会官网,待发行新股名单中消失。
“什么情况?金橘电子上市失败了?还是不上市了?”
“都已经走到这一步,突然放弃上市,这也太任性了吧?”
“尼玛,我钱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上市当金橘的股东,你说不上市,就不上市了?”
“堂堂金橘,不会被这么一点舆论,就吓得放弃上市吧?”
“……”
相比普通人,更懵的是各大投资机构。
他们只是想借此机会,压一压金橘的发行价,好给自己创造更多收益,怎么金橘直接退出了?
这岂不是说,他们在金橘身上,一分钱都赚不到?
顿时间,各大机构,纷纷向证监会和此案承销商打电话,询问金橘电子的上市情况。
好消息是,金橘电子并没有放弃上市。
坏消息是,金橘放弃科创板,改去主板了,而且将80%的融资份额,分配给了网上申购,留给网下机构的,从40%降低到20%。
这个消息,将许多机构气得捶胸顿足。
他们只是想多吃一点,怎么一转头,金橘就把本该分给他们的食物,拿出一半给了别人?
更要命的是,从40%的比例降低到20%,不仅意味着分给他们的利益变少,还代表中签比例降低。
虽然说,不是报价越高,中签率就越高,但报价低于发行底价,申购将被视为无效。
在配售比例降低,中签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肯定有机构,不会遵守之前的默契。
而这种默契,十分脆弱,就像猜疑链一般,谁都不敢赌别人会不会遵守。
只不过,让各大机构感到不解的是,即便他们无法抱团压价,可主板23倍市盈率的天花板,已经将发行价限死,金橘为何还要来这么一出。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谁知,就在机构们满心疑惑时,证监会突然发布公告,将金橘电子选为主板注册制试点单位,解除市盈率限制。
也就是说,金橘电子可以在主板,享受创业板的待遇。
公告一出,所有机构投资者都目瞪口呆:
这证监会,不会是被金橘电子收购了吧?
-----------------
金橘电子转到主板的事,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再也没有闹出什么新的幺蛾子来。
倒是阿斯麦那边,在东大晃悠了几圈后,猛的发现,各地官方态度大变,再无之前的热情。
别说免费土地、协调贷款、专项补贴,连正常的税收优惠,都不见了踪影。
全程公事公办。
想来投资?欢迎!
想要优惠?没有!
阿斯麦立刻意识到,有更高层的力量介入,而且对方对他们来建厂,并不欢迎。
负责带队的副总裁,当天晚上就给总部打电话:
“董事长先生,这些该死的东大人,傲慢得很!
当初,我们只是稍露口风,说要来建厂,他们就屁颠屁颠,把自己的很多自研项目停掉。
现在,我们真要来建厂,他们反而端起架子来了!
还没建厂就这样,等工厂建立起来,不知道会遭遇什么麻烦。所以……”
“所以什么?”
“所以,我建议,换个地方建厂。比如巴拉特就不错,他们一样人口众多,用工成本便宜。
而且就在不久前,发布了一项接近百亿美元的半导体激励计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我们完全可以,用他们取代东大!”
这位副总,给出了自以为不错的建议。
阿斯麦董事长久久无语,直到副总小声叫他,才回过神来,然后心中一动,道:
“好,你先联系巴拉特,去那里考察一下,看是否可行。”
考察是假,试探是真。
他想看看,东大在得知阿斯麦转道巴拉特后,会做出什么反应。
如果态度依然冷淡,那就说明,东大已经打定主意,要倾尽全力扶持国产光刻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即使跑去建厂,怕是也难以压制莲蓬,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蹭东大的产业链供应优势。
于是第二天,就在副总裁改道巴拉特时,远在欧罗巴的阿斯麦董事长,突然通过社交媒体发文: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全球化时代,每一个国家,都在这个体系中,拥有自己的定位和分工。
尤其光刻机行业,更是全球化合作的典范,需要许多国家的团结协作。
如果将整个产业链,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违反全球化分工的,会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所以我们期待,有些国家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中来!”
有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