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方感情微光萌发
处理完匿名短信的风波,并与父亲达成默契后,封瑶感觉内心某种沉重的枷锁似乎松动了一些。前世的她,习惯于将所有不安与委屈独自吞咽,用尖锐的外壳包裹脆弱的内里,结果却是与父亲的隔阂日益加深,也让徐卓远这样的善意被拒之门外。这一世,主动沟通、表达依赖与信任,反而为她赢得了更坚固的后盾。
这种心态上的转变,也微妙地影响了她与周围人的互动。
第二天的小组会议,封瑶将林薇正式介绍给“心域”项目核心组的其他几名成员。这几人都是徐卓远和封瑶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力与心性俱佳。对于林薇这个新人的加入,大家最初有些好奇,也带着几分审视。
封瑶没有过度渲染林薇的“天赋”,而是非常客观地介绍了她那份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草案的亮点与不足,并清晰阐述了交由她负责优化模块的计划。“林薇同学的思路很有启发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将其工程化、规范化,这需要大家的协作和支持。”封瑶语气平和,既肯定了林薇的价值,也明确了团队协作的基调。
林薇显得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她站起来,对着几位学长学姐认真鞠了一躬:“各位学长学姐好!我是林薇,请多多指教!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尽快跟上大家的节奏!”
她眼神清澈,态度诚恳,那股纯粹的干劲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团队里负责底层架构的大三学长赵峰,是个性格爽朗的东北男生,率先笑着表态:“欢迎欢迎!有新鲜血液加入是好事!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会议在高效务实的氛围中进行。封瑶主导,徐卓远补充,将林薇的算法重构方向、接口规范以及与项目其他模块的对接要点逐一明确。林薇听得极为专注,飞快地记录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虽然略显稚嫩,但都能切中要害,显示出不错的潜力。
会议结束后,封瑶特意留下林薇,又单独花了半小时,用更通俗的方式帮她梳理了一遍代码框架的重构思路。
“学姐,你真的太厉害了!”林薇看着自己被标注得密密麻麻、思路却瞬间清晰起来的代码初稿,眼睛里满是崇拜的小星星,“我之前自己琢磨了好久都理不顺,你几句话就点醒我了!”
封瑶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前世那个在代码世界里磕磕绊绊、渴望得到指引的自己。她温和地笑了笑:“不是你思路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工程训练。慢慢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积累经验。遇到卡壳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或者问赵峰学长他们,不用怕。”
“嗯!谢谢学姐!”林薇用力点头,抱着笔记本,像是抱着什么珍宝,干劲十足地回去修改了。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封瑶轻轻舒了口气。引导他人成长,看着希望之火被点燃,这种感觉,确实能冲散许多阴霾,带来一种踏实的力量。这或许也是重生的一种意义——不仅弥补自己的遗憾,也能成为别人前行路上的一盏微光。
处理完林薇这边的事情,封瑶将注意力放回项目的核心推进上。她和徐卓远并肩坐在电脑前,讨论着“心域”情感共鸣模型的一个核心参数优化问题。
两人靠得很近,屏幕上的代码和公式映在他们的瞳孔中。讨论到关键处,封瑶下意识地伸手,想去拿徐卓远手边的草稿纸,却不小心碰到了他放在键盘上的手。
微凉的指尖触碰到温热的皮肤。
封瑶的心跳漏了一拍,几乎是瞬间缩回了手,耳根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热意。前世,她几乎从未与异性有过这样自然的、工作之外的近距离接触,潜意识里的敏感和退缩似乎成了一种本能。
徐卓远敲击键盘的动作也微微一顿。
实验室里只有服务器运行的微弱嗡鸣。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他侧过头,目光落在封瑶微微泛红的耳廓上,镜片后的眼神深邃难辨。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自然地拿起那张草稿纸,递到她面前,声音是一贯的平静,却似乎比平时更低沉了几分:“是这个吗?”
“……嗯,谢谢。”封瑶接过纸,努力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公式上,心底却泛起细微的涟漪。她敏锐地察觉到,徐卓远刚才那一瞬间的停顿,并非无动于衷。
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悄无声息,却真实地扩散开来。
前世的徐卓远,于她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光。她仰望着他的优秀,却因自身的自卑和阴郁,从未敢靠近,甚至将他偶尔流露的关心误解为施舍或怜悯,用抗拒和尖刺回应。最终,那道身影成了她青春里一道深刻的遗憾与伤痕。
重生归来,她带着更通透的心境和更明确的目标,努力与他并肩作战。她看到了他冷静理性之外的负责与担当,感受到了他看似疏离之下的细致与关怀。那份源于前世的遗憾,正一点点被如今真实的接触、共同的奋斗所填补、重塑。
她开始懂得,他并非完美无缺的神只,而是一个有着自己清晰目标、强大能力和独特温柔方式的同行者。
就在这时,封瑶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一条新短信。
发件人赫然是李婉茹。
封瑶的心微微一沉。父亲那边虽然态度明确,但李婉茹显然不会轻易罢休。
徐卓远也看到了屏幕上的名字,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
封瑶点开短信,内容比她预想的要……“柔和”。
【瑶瑶,我是李阿姨。听说你最近学习很忙,要注意身体。你爸爸他很关心你,就是嘴上不说。家里一切都好,你别担心。有空多回来看看,阿姨给你煲汤喝。】
短信语气亲切,甚至带着刻意的讨好,与匿名短信中暗示的“吵得厉害”截然不同。
封瑶看着这条短信,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果然,父亲的态度让李婉茹改变了策略。从正面挑拨离间,变成了以退为进,试图营造“慈爱长辈”的形象,甚至想让她放松警惕。
“她换策略了。”封瑶将手机屏幕转向徐卓远,“想打亲情牌。”
徐卓远快速扫过内容,眼神锐利:“虚与委蛇,麻痹你,同时也在你父亲面前塑造通情达理的形象。如果你反应激烈,反而显得你不懂事。”
“是啊。”封瑶收起手机,眼神清明,“她越是如此,我越要稳住。不卑不亢,维持表面和平,但核心利益绝不让步。”她顿了顿,看向徐卓远,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徐卓远,你相信……人可以通过反思过去,彻底改变自己,甚至改变与他人的关系吗?”
徐卓远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个。他看着她,女孩的眼眸清澈而坚定,里面没有了前世的阴郁和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沉淀后的温柔力量。他想起她近几个月来的变化,从最初偶尔流露的疏离警惕,到如今的主动沟通、沉稳担当,以及在技术上的飞速进步和独特的洞察力。
他沉默片刻,给出了一个非常符合他性格的、严谨而深刻的回答:“理论上,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具有可塑性。深刻的反思源于对过去痛苦的咀嚼与超越,若能汲取教训,明确目标,并且付诸持续的行动,改变是可能的。至于改变与他人的关系……”他目光落在封瑶身上,意有所指,“那取决于双方互动的重新构建,以及是否愿意给予彼此新的认知机会。”
他的回答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他敲出的代码一样,逻辑清晰,直指核心。他肯定了“改变”的可能性,并且点出了关键——互动的重新构建。
封瑶听懂了。她重生归来,改变了自己对待父亲、对待学习、对待他的方式,而父亲和他也都给予了不同于前世的回应。这就是互动的重新构建。
“我明白了。”封瑶展颜一笑,那笑容如拨开云雾的暖阳,带着释然与更深的坚定,“谢谢。”
她在谢他的肯定,也在谢他这一路无声的支持与陪伴。
徐卓远看着她的笑容,镜片后的眸光微微闪动,最终归于平静,只是轻轻“嗯”了一声,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继续吧,这个参数优化还需要几个迭代。”
“好。”封瑶也收敛心神,投入工作。
实验室里,灯光依旧冷白,但某种无形的、温暖的东西在两人之间悄然流淌。前世的遗憾与伤痕,正在被今生的共同努力、相互理解一点点抚平、弥补。亲情线上的裂痕被小心修补,而爱情线上的微光,虽未言明,却已在默契的并肩中悄然萌发。
他们都知道,外部的风雨并未停歇,周昀和李茜不会只有一招,李婉茹的“怀柔政策”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博弈。但此刻,筑基于彼此信任与共同目标之上的壁垒之内,微光汇聚,足以照亮前路,也足以让两颗曾经疏离的心,靠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