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篇章的序曲与暗涌
“静云轩”的包厢内,气氛在微妙中透着逐渐升温的暖意。林韵显然对徐卓远这个“准女婿”满意得不得了,话里话外都是关切与赞赏,从学业问到生活,又从项目聊到未来规划。徐卓远一改平日在外的清冷疏离,耐心而周到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态度谦逊又不失主见,偶尔望向封瑶时,眼中那未加掩饰的温柔更是让林韵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封瑶安静地吃着菜,感受着这前世从未有过的、带着家常烟火气的圆满。父亲封卫东虽然依旧沉默,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浑身带刺,只是默默地听着,偶尔在林韵提到“两个孩子”时,眼神会复杂地在封瑶和徐卓远之间流转一下,然后低下头,看不清情绪。当封瑶将他下意识转过来的清蒸鲈鱼夹到碗里时,他握着筷子的手微微顿了一下,却没有说什么。
“瑶瑶,”林韵忽然想到什么,转向女儿,“刚才看你看了手机,是有什么事情吗?” 作为母亲,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女儿细微的动作。
封瑶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是苏晴姐的邮件。她和青屿资本的沈先生确认了会面时间,就在三天后。”
“青屿资本?”徐卓远闻言,眉头微挑,露出了然的神色,“沈青川先生?动作很快。” 他看向封瑶,眼中是毫不意外的支持,“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沈总在科技投资领域眼光独到,尤其是对具有社会价值潜力的项目。”
封瑶点头:“嗯,苏晴姐说沈总对我们的‘心域’理念很感兴趣,认为它触及了当前AI领域忽视的情感维度,有差异化竞争的潜力。” 她顿了顿,看向徐卓远,眼神清澈而坚定,“虽然比赛赢了,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将理念转化为真正能帮助到人的产品或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会面,很重要。”
“我相信你们可以。”徐卓远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需要我陪你一起去吗?”
封瑶心中一暖,却摇了摇头,微笑道:“这次我和苏晴姐先去探探路。你是我们技术的定海神针,这种前期接触,我先去当个先锋。” 她语气轻松,带着一丝俏皮,却也透露出独立的担当。重生一世,她不仅要挽回遗憾,更要凭借自己的力量站稳脚跟,与徐卓远并肩,而非依附。
徐卓远理解地点头,尊重她的决定:“好。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两人的互动自然流畅,充满了默契与相互信任。林韵看着,脸上的笑容愈发欣慰。而封卫东,虽然对“风投”、“会面”这些商业词汇感到陌生甚至有些本能地排斥(在他传统的观念里,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但看到女儿谈及未来时眼中闪烁的光芒,以及徐卓远给予她的毫无保留的支持,他蠕动了嘴唇,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复杂。女儿的世界,似乎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已经飞速展开,变得广阔而陌生,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晚餐在一种总体和谐的氛围中结束。离开“静云轩”,林韵拉着封瑶又说了好些体己话,封卫东则和徐卓远落在后面,气氛略显沉默。
“卓远,”封卫东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干涩,“瑶瑶她……以后,多费心。” 这简单的一句话,仿佛用尽了他很大的力气。这并非完全的认可,更像是一种基于眼前事实的、带着些许无奈的托付。他看到了女儿的选择和坚持,也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优秀,尽管内心仍有疙瘩,但理智告诉他,阻拦已非明智之举。
徐卓远神色一肃,郑重回应:“封叔叔,请您放心。我会的。”
这简单的对话,飘入前方封瑶的耳中,让她心弦微颤。她知道,对于父亲而言,这已是不易的让步。
回到宿舍,已是夜深。舍友们大多已经休息,封瑶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躺到床上。手机屏幕亮起,是徐卓远发来的信息:“到了。早点休息,别太累。”
看着这简短的叮嘱,封瑶唇边漾开一抹温柔的笑意,回复道:“你也是。晚安,男朋友。” 最后三个字发出时,她的脸颊微微发烫,心中却充满了甜蜜的实感。
放下手机,她却没有立刻入睡。白天领奖的激动、父亲笨拙的转变、徐卓远郑重的告白、以及三天后与青屿资本的会面……诸多画面在脑海中交织。重生的意义,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和立体——它不仅是修正错误的轨迹,更是抓住每一次机会,勇敢地去爱,去弥补,去成长,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第二天一早,封瑶便和苏晴通了电话,详细沟通与沈青川会面的事宜。苏晴在电话那头语气干练而充满信心:“沈青川是出了名的难搞,但也极其爱才。他能主动提出见面,说明‘心域’真正引起了他的兴趣。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更详尽的商业计划书摘要,重点突出我们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徐卓远设计的那个情感计算核心算法的独特性,以及未来可行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封瑶认真记下要点,心中已经有了规划。上午没课,她直接去了图书馆,开始查阅资料,梳理思路。
就在她沉浸于资料海洋时,一个略带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封瑶?真巧,你也在这里。”
封瑶抬起头,看到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斯文的男生站在旁边,手中拿着几本计算机领域的权威期刊。她认出来人,是计算机系大四的学长,名叫陆绎辰,是学校Acm竞赛队的主力成员,技术实力出众,在校内颇有名气。前世,封瑶因为自我封闭,几乎不与这类风云人物接触,只在一些颁奖典礼上远远见过几次。
“陆学长,你好。”封瑶礼貌地点点头,心中有些意外。她和陆绎辰几乎没有交集。
陆绎辰推了推眼镜,笑容温和:“恭喜你们团队昨天拿了大赛冠军。‘心域’的项目理念非常棒,我有关注。” 他的目光落在封瑶面前摊开的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和商业化的书籍上,“是在为下一步做准备?”
封瑶心中微动,这位学长似乎对她(或者说对“心域”项目)有所关注。她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谢谢学长。是的,在整理一些思路。”
陆绎辰很自然地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下,语气带着善意的探讨:“不瞒你说,我对情感计算这个方向也很感兴趣。目前主流AI过于追求效率和理性,忽略情感维度确实是个巨大的缺失。你们的项目能在这个节点提出并得到认可,很有前瞻性。” 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问道,“听说你们拿到了不错的分数,甚至超过了‘智瞳’?周昀这次可是铆足了劲想赢徐卓远呢。”
他的话语听起来只是普通的交流和感慨,但封瑶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探询意味。她不动声色地答道:“比赛结果代表的是评委对项目阶段性的认可。‘智瞳’也很优秀,各有侧重而已。”
陆绎辰笑了笑,似乎并不深究,转而道:“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和你们团队交流一下。特别是在算法优化方面,或许能碰撞出一些火花。” 他拿出手机,“方便加个联系方式吗?以后关于技术或者竞赛方面的问题,可以互相探讨。”
封瑶犹豫了一瞬。陆绎辰看起来彬彬有礼,理由也充分,但她内心深处那属于前世的警惕感悄然浮现。她并不想轻易与不明底细的人有过多的私人联系,尤其是涉及到项目核心的时候。
“抱歉学长,”她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项目相关的交流,可能需要通过我们团队正式的沟通渠道。我个人更习惯用邮件沟通,如果你有技术问题想探讨,可以发邮件到我们项目的公共邮箱。” 她报出了一个之前和苏晴商议后注册的、用于对外联络的邮箱地址。
陆绎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恢复如常,从善如流地记下了邮箱地址:“理解。那就邮件联系。” 他站起身,依旧保持着风度,“不打扰你看书了,再见。”
“再见,陆学长。”
看着陆绎辰离开的背影,封瑶微微蹙眉。这位突然出现并表示出浓厚兴趣的学长,是单纯的技术交流,还是另有所图?她想起徐卓远之前隐约提过,周昀和“智瞳”背后,似乎还有一些校内外其他技术团队或资本力量的关注。难道这个陆绎辰也与此有关?
她甩甩头,暂时将疑虑压下。当前最重要的,是准备好与沈青川的会面。至于这些潜在的暗涌,保持警惕,见招拆招便是。重生归来的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拿捏、被动承受的封瑶了。
她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资料上,眼神愈发坚定。新篇章的序曲已经奏响,前方既有机遇,也必然伴随挑战。而她,已做好准备,迎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