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风裹着桂香钻进院门时,陆野正蹲在晒谷场边翻晒新收的玉米。金黄的玉米粒在竹匾里“哗哗”作响,像撒了把碎金子。他抬头望向院门口,王铁柱扛着半扇猪肉的身影晃了晃,身后跟着拎着酱肘子的李狗蛋,两人的蓝布衫都被秋风吹得鼓起来。“野子!我家杀了头黑猪,给你割了块前槽肉!”王铁柱抖落帽子上的草屑,“这肉肥瘦相间,贴秋膘最合适!”
“铁柱哥,快进来!”陆野接过猪肉,沉甸甸的,“去年你送的酱肘子,暖宝连汤都喝光了。”
李狗蛋晃了晃手里的玻璃罐:“还有我家自制的黄豆酱!配红烧肉绝了,给你家留两罐。”他冲屋里喊,“叶丫头!知秋姐!立秋要贴秋膘,咱俩搭把手准备食材!”
暖宝穿着粉色小褂,举着小竹篮从屋里跑出来:“爸爸!奶奶说立秋要吃肉,我给弟弟留最肥的五花肉!”她的发梢沾着桂花瓣,“弟弟吃了,比我长得还胖!”
陆奶奶系着靛蓝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刚煮的绿豆汤:“先喝碗汤垫垫,晌午做红烧肉。”她往暖宝篮里塞了把干桂花,“这花能提香,等会炖肉放两把。”
叶知秋系上碎花围裙,接过陆奶奶手里的汤碗:“妈,您歇着,我来熬糖色。”她回头对暖宝笑,“小宝儿,跟妈妈学切姜,手要稳,别切到手。”
备肉·贴膘
厨房里,灶火噼啪作响。陆野将五花肉切成方块,肥瘦相间的纹路像朵花:“贴秋膘要选带皮的五花肉,胶原蛋白多,吃了长力气。”他用温水焯去血沫,“你太姥姥说,立秋吃肉,冬天才不冻手冻脚。”
叶知秋熬好糖色,琥珀色的糖浆在锅里咕嘟冒泡:“来!炒糖色!”她递过锅铲,“小宝儿,看妈妈怎么炒,别炒糊了。”
暖宝踮脚够锅沿,小手捏着锅铲:“妈妈,糖色像蜂蜜!”她跟着翻炒,糖浆渐渐裹住肉块,“我成功了!肉肉变成金色的啦!”
“小宝儿真棒!”王铁柱端着葱段进来,“我帮你们炸花椒!”他将花椒丢进热油,“滋啦”一声,香气瞬间弥漫。
李狗蛋拎着黄豆酱:“我家酱是用黑豆晒的,咸香浓郁。”他往锅里倒了勺酱,“这酱配肉,能香掉眉毛!”
陆奶奶坐在灶边烧火:“我像你这么大时,立秋要腌咸肉,挂在屋檐下风干。冬天煮白菜,撒把咸肉丁,比啥都香。”她往锅里添了把热水,“现在日子好了,不用腌那么多了,但贴秋膘的讲究不能丢。”
晒秋·存味
午后的晒谷场,成了五彩的调色盘。陆奶奶将辣椒、茄子、玉米串成串,挂在竹架上:“晒秋要挑晴天,晒透了才不发霉。”她指着红辣椒,“这辣椒晒干了,能磨成辣椒面,冬天煮面放一把,香得很。”
暖宝蹲在竹架下,小手托着腮帮子看:“奶奶,这些菜干像不像彩色的小旗子?”
“像!”陆奶奶笑,“等会收起来,给你和弟弟做干菜包子。”
王铁柱扛来半袋红薯:“我家红薯挖多了,给你家晒点薯干。”他掰了块红薯,“晒透了,煮稀饭甜滋滋的。”
李狗蛋搬来竹匾:“这是我家晒的南瓜干,脆生生的,当零嘴吃。”他喂暖宝一块,“小宝儿,甜不甜?”
“甜!”暖宝舔着嘴角的南瓜屑,“给弟弟留一块,他吃了不哭闹!”
陆野望着晒场上的一切,心中踏实:“有了这些,这个冬天,咱家人就有储备粮了。”
炖肉·团圆
傍晚,厨房飘起红烧肉的浓香。陆野掀开砂锅盖,肉皮红亮,汤汁浓稠:“贴秋膘的肉,要慢炖两小时,肉才酥烂。”他用勺子舀起块肉,“你尝尝,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第一块肉,陆野端给了陆奶奶:“妈,您先吃。”
“香!”陆奶奶咬了口肉,眼眶微湿,“比我嫁过来时吃的还香。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现在……”她笑着摇头,“现在天天像过年。”
暖宝捧着小碗,小口小口啃肉:“爸爸,这个肉软软的,像弟弟的小脸蛋!”她把肉汁舔得干干净净,“弟弟长大,我给他留最肥的肉!”
“小宝儿心善。”叶知秋擦她嘴角的油渍,“等麦芒会走路,带他来吃红烧肉,告诉他这是姐姐的心意。”
王铁柱和李狗蛋凑过来:“给我们也来一块!”两人啃着肉,喝着小酒,“这天儿,有肉吃,再有个热炕头,神仙也不换。”
李狗蛋拍着陆野肩膀:“野子,明年咱村立秋,咱俩办个‘贴秋膘宴’,全村人都来吃!”
“好主意!”陆野笑着应下,“到时候,我让知秋做一桌子硬菜,让大伙儿都贴足秋膘!”
啃秋·忆往
夜里,陆家院门口摆着小桌,上面放着西瓜、桃子、葡萄。陆野剥着西瓜,红瓤黑子,凉气四溢:“立秋啃秋,图个吉利。啃了秋,夏天就过去了,秋天来了。”
暖宝啃着桃子,汁水顺着下巴流:“爸爸,秋天有什么好玩的?”
“秋天能收稻子,能晒玉米,能摘桂花。”陆野指着院角的桂树,“等桂花开够了,给你做桂花糕。”
陆奶奶坐在藤椅上,望着月亮:“我年轻时,立秋要和姐妹们去地里捡豆子。那时候,豆荚在太阳下晒得噼啪响,我们边捡边唱‘立秋捡豆豆,冬天有肉肉’。”
“妈,那我们明年也去捡豆子。”叶知秋握住她的手,“给您做豆子粥,香得很。”
暖宝趴在陆野膝头数星星:“爸爸,那颗最亮的是弟弟的星星吗?”
“是呀。”陆野指着银河,“等弟弟长大,带他认星星,说这是立秋的夜。”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立秋的肉,贴出秋的膘。
肉香裹着桂甜,晒场飘着希望,
弟弟的秋膘梦,姐姐的小竹篮,
奶奶的老故事,
都在说:
秋意渐浓,
有膘可贴,
便是最好的团圆,
最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