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基地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发送给“观察者”的、带有附加条件的合作回复,如同石沉大海,已经过去了整整六个小时,月球方向没有任何回应。
焦虑和不安在无声地蔓延。是“观察者”拒绝了地球的条件?还是他们的内部纷争导致了延迟?亦或是……这本身就是某种考验?
周明远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林清弦静坐一旁,闭目调息,但神识却高度集中,感应着任何可能的空间波动或能量信号。陈姝博士则带领团队,一遍遍分析着之前接收到的提案数据和星灵遗族战舰的能量特征,试图寻找更多线索。
“会不会是我们的条件触怒了对方?”一位年轻参谋忍不住低声问道。
“如果连这点对等的要求都无法接受,那所谓的‘合作’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奴役。”雷烈沉声道,语气坚定。他的伤势经过处理已无大碍,但眼神中多了几分经历星海交锋后的沧桑。
“耐心等待。”周明远最终开口,声音沉稳,“主动权不完全在我们手里,但底线不能退。”
就在他话音落下后不久——
“滴滴滴!”
刺耳的提示音突然响起!主屏幕上,代表月球前哨站的信号源再次亮起!一道新的、经过高度加密的数据流被接收!
“来了!”技术员的声音带着激动和紧张。
数据流迅速被导入隔离系统进行破解。几分钟后,一份简短的、由纯粹逻辑语言构成的回复呈现在屏幕上:
“条件认可。临时信息共享渠道建立。初始数据包已发送至指定坐标(附新坐标)。警告:星灵派系敌对度提升。建议提升文明防御等级。‘蚀之源海’活性持续增强,异常波动检测中。后续联络将根据协议优先级进行。”
信息简短、冰冷,没有任何情感色彩,但内容却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对方接受了条件!合作初步达成!
“新坐标在哪里?”周明远立刻问道。
“计算完成……位于近地轨道,国际空间站附近的一片废弃卫星坟场!”技术员报告。
“立刻派遣‘玄鸟’号空天飞机,前往接收数据包!”周明远下令。玄鸟号是基地最新研制的、具备短时间轨道飞行能力的灵能飞行器。
任务迅速下达。两小时后,玄鸟号成功与一个伪装成太空碎片的银灰色数据舱对接,带回了第一个“数据包”。
数据包被严格隔离在基地最深处的超算中心。陈姝博士带领最核心的团队,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解析。
解析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天。当初步结果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数据包内包含的信息远超预期:
1. “蚀”能本质深度解析: 提供了远超地球理解的、关于“蚀”能的能量构成、传播方式、侵蚀机理的数学模型。明确指出“蚀”能并非单纯的能量,而是一种具有“意识侵蚀”和“规则扭曲”特性的高维信息污染。其源头“蚀之源海”被描述为一个不断试图同化低维宇宙的“活体维度”。
2. 基础能量护盾技术(简化版): 一种基于空间折叠和能量偏转原理的防御技术蓝图,虽然经过大幅简化,但其原理远超地球现有科技,能够有效抵抗“蚀”能的信息污染和常规能量攻击。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3. 太阳系内“蚀”能活跃点监测图: 标注出了数个之前未知的、能量反应微弱的“蚀”能潜伏点,其中两个竟然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带!这意味着“蚀”的污染范围可能早已超出地球!
4. 一条加密的预警信息: 内容显示,“观察者”监测到“蚀之源海”近期在太阳系外的某个区域有异常的能量聚集,疑似正在酝酿一次新的、规模更大的渗透活动,目标未知,但威胁等级极高。
这些信息的价值无法估量!尤其是能量护盾技术和“蚀”能本质解析,为地球研发针对性的防御手段和净化技术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太阳系内的潜伏点和新渗透预警,则让所有人感到了更大的紧迫感。
“他们……是认真的。”陈姝博士声音颤抖,带着科学家的兴奋和面对浩瀚知识的敬畏,“这些知识,足以让我们的科技水平飞跃数十年!”
“但也带来了更可怕的真相。”周明远面色凝重,“‘蚀’的威胁远超我们的想象。而且,‘观察者’共享这些,也意味着他们认为局势已经严峻到必须借助我们的力量了。”
林清弦仔细阅读着关于“蚀”能意识侵蚀的部分,心中凛然。这解释了为什么被蚀化的生物会变得疯狂暴虐,因为这不仅是能量污染,更是灵魂层面的扭曲。她回想起海底那远古邪物的疯狂意志,以及通道另一端那冰冷的意念,对“蚀”的警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立刻成立专项小组,全力攻关能量护盾技术!”周明远下令,“同时,派出侦察队,核实太阳系内潜伏点的情况!至于新的渗透预警……加强全球监测网,提高警戒级别!”
整个基地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高速运转起来。科研团队如饥似渴地消化着新知识,工程部门开始尝试制造护盾原型机。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危机感的活力,弥漫在基地之中。
合作,似乎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林清弦心中却始终有一丝不安。合作过于顺利,“观察者”的慷慨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目的?那个加密的预警信息,措辞模糊,却让人感觉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
几天后,正当能量护盾项目取得初步进展时,艾略特那里传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院长,周主任!我监测到月球信号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艾略特的声音带着困惑,“不是之前的扫描或通讯信号,而是一种……持续性的、低强度的能量辐射模式,覆盖了整个地球!这种辐射……很奇特,似乎……在缓慢地改变地球的背景能量场?”
改变背景能量场?众人一惊。
陈姝博士立刻调取全球能量监测数据,经过仔细比对,脸色微变:“确认!一种极其隐晦的、非自然的能量辐射正在渗透地球大气层和地壳!强度很低,但确实在缓慢提升地球整体的能量活性……尤其是,对混沌灵气的稳定性有微弱的……提升作用?”
提升混沌灵气稳定性?这听起来像是好事?
但林清弦却猛地想起了什么,她快速翻阅“观察者”提供的数据包,在其中关于“文明筛选协议”的零星描述中,找到了一段话:
“……协议包含环境调控模块,用于维持实验场稳定性,优化观察条件……”
环境调控?!
难道这种能量辐射,是“观察者”在主动“优化”地球的环境,以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样本培养”?!
合作的蜜月期尚未过去,一个更深远、也更令人细思极恐的问题浮现了:在这场与高等文明的“有限合作”中,地球,究竟能保留多少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