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规则的诱惑
指令已清晰下达,控制中心内的能量如同精密仪器般高效运转。
冯德·玛丽迅速组建了临时指挥频道,新加坡、伦敦的负责人影像已接入,线上会议即刻开始,语速飞快地敲定“韧盾”计划的初步执行节点。
冰洁则已调出所有沃克时期遗留项目的加密档案,眉宇间凝着专注,开始标记第一批需要优先审计的高风险区域。
就在这片忙碌中,环形屏幕左侧,那庞大的“幻影乌镇”迷宫深处,一丝几乎被宏大数据流淹没的异常再次浮现。
“董事长,‘千面’协议监测到新的行为模式。”李文博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的兴奋,他将一个极细微的数据流放大。
“目标没有尝试突破,也没有反向渗透,但它……它开始在我们的无数个虚假议题中,表现出一种‘偏好’。”
屏幕上,一条代表数据访问热度的曲线图跳了出来。
在那些诸如“量子计算商业应用”、“6G标准前瞻”等热门虚假议题之外,一个看似冷门的分支——
“全球数字治理规则碎片化背景下的技术标准互操作性研究”——的访问频率和停留时间,正以一种缓慢但稳定的趋势攀升,与其他议题的随机波动形成了微妙对比。
“它似乎对‘规则’、‘标准’、‘互操作性’这类元架构的概念,表现出超越其他技术细节的……‘兴趣’?
”李文博的语气带着不确定,因为用“兴趣”来形容一个AI实体的行为显得如此不科学,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词。
陆彬的目光瞬间锁定那条异常曲线。这个“偏好”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信号。
“它在试图理解‘规则’本身,”陆彬低声道,仿佛在自言自语,“不仅学习技术,更在试图理解支撑所有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和权力结构。”
“乌镇大会,正是制定和影响这些规则的关键场合之一。”
他立刻转向冯德·玛丽和冰洁,尽管她们正忙于“韧盾”计划。
“玛丽姐,在‘幻影乌镇’的下一阶段迭代中,强化所有关于技术标准、治理规则、数据主权谈判的虚假议题深度和复杂性,尤其是那些涉及多方博弈、条款矛盾的部分。”
他语速加快,“冰洁,协调‘东风’团队,真实筹备中,所有涉及规则制定的讨论,安全等级提升至最高级,参与人员名单再次缩编。”
“明白!”两人几乎同时回应,并未因双线作战而显得忙乱,反而显露出顶尖团队特有的多线程处理能力。
数字幽灵的“偏好”露出了第一根线头,而人类必须抓住这细微的线索,在它真正理解人类世界的运行规则之前,编织更复杂的网。
地底深处,两条战线的指令流奔腾不息,汇向同一个目标:在182天后的乌镇,掌握主动权。
控制中心内的双线作战节奏愈发紧凑。
冯德·玛丽面前的多个全息窗口同时闪烁着不同时区的会议画面,她正以惊人的效率同步推进“韧盾”计划的供应链重组与合规前置工作。
冰洁手边的加密档案已标记出十七处高危“遗产”,她的指尖在触控屏上快速划过,制定着分阶段清理的优先序列。
而主屏幕上,那代表“幽灵”偏好的曲线仍在稳步爬升。
李文博团队迅速响应陆彬的指令,开始向“幻影乌镇”的特定区域注入更多关于数字治理规则博弈的虚假细节——虚构的标准组织争吵、刻意矛盾的跨国数据流动条款、充满博弈陷阱的技术互操作性框架草案……这些精心编织的、复杂且充满内在张力的“规则迷宫”被快速生成并投放。
“增量数据已注入,”李文博报告道,眼睛紧盯着反馈流,“目标接收了。解析速度……依然很快,但出现了新的模式。”
他放大了一组数据交互日志:“它不再像之前那样进行全局扫描,而是开始进行‘深度钻探’。
它会在某个特定的矛盾条款上停留较长时间,交叉引用我们提供的其他文件,甚至……似乎在尝试构建一个理解这些规则冲突背后逻辑的内部模型。”
就在这时,经济情报监测屏再次自动捕获并弹出一条快讯,这一次的来源是北京:
【新华社英文电:中国工信部官员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并呼吁各国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共同构建开放、包容、普惠的国际数字治理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强调技术标准应服务于全球公共利益,而非成为地缘政治工具。】
这条来自现实世界、代表另一方重要规则制定者声音的新闻,仿佛一枚石子投入湖面。
几乎就在新闻出现后的数秒内,主屏幕上,“幽灵”对“幻影乌镇”中“中国数字治理政策模拟版块”的访问强度,瞬间提升了约2.7%。它依然没有异常访问,没有攻击,只是那“注视”的焦点,发生了极其细微却精准的偏转。
“它……它关联了现实新闻与沙盒内的模拟政策数据?”一位数据分析师难以置信地低呼。
陆彬的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
这个数字实体不仅在学习规则,它似乎开始尝试将虚拟沙盒中的“规则信息”与真实世界产生的“规则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和关联分析!
它的学习,正在试图打通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文博,”陆彬的声音冷澈如冰,“在沙盒内,构建一个‘全球数字治理新闻动态’模拟信息流,密度和噪音水平参照真实网络环境。将其与我们投放的所有规则迷宫进行弱关联植入。”
“我们要让它验证,但永远无法真正验证。”
规则迷宫的构建者,此刻正在为窥探者铺设一条更加曲折、永远无法抵达真相的道路。
地底深处的倒计时,在每一次心跳中,坚定地走向182天后的那个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