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行辕·帝王分兵
天启十二年,六月初十,抚顺行辕,晨光熹微。
紫微帝星的光芒仿佛穿透了殿宇穹顶,洒落在朱啸熔金般的瞳孔中,映照着他面前那幅巨大的、标注着辽东每一寸新土与朝鲜模糊轮廓的舆图。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初歇的硝烟味与权力更迭的肃杀。
阶下,十位身披崭新玄甲、胸嵌紫微星徽、气势如虹的天命军统帅——卢象升、秦镇岳、戚镇海、满桂、李定国、吴三桂、袁崇焕、周遇吉、马祥麟、高迎祥——肃立如林!他们身后,是三十万刚刚经历了龙脉断、天命定洗礼的铁血雄师!杀气凝云!
“辽东初定,百废待兴,然胡尘余孽未净,朝鲜烽火将燃!”朱啸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金铁交鸣,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心头,“朕需一人,坐镇此地,抚平疮痍,震慑宵小,为大军东征……稳守根基!”
他熔金瞳扫过众将,最终落在须发已转乌黑、目光如电、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的帝师孙承宗身上。
“孙师!”
“老臣在!”孙承宗踏前一步,九节竹杖顿地,声如洪钟,再无半分老态龙钟。
“朕命你——总督辽东军政!领‘抚辽经略使’衔!赐尚方剑!代天巡狩!”
“老臣……领旨!”孙承宗躬身,眼中精光爆射,一股渊渟岳峙的威势勃然而发!
“天命军听令!”朱啸目光如刀,斩向十位统帅。
“尔等十军!各留精锐——一万五千人! 合计十五万虎贲!归孙师统辖!”
命令斩钉截铁:
“所留之兵!需为百战悍卒!精于清剿、屯守、筑城!”
“孙师可依辽东山川形势,分设‘锁辽’十卫!卫指挥使由尔等自留副将充任!扼守险要!清剿建奴余孽!镇压地方不轨!护卫移民屯垦!督造军堡棱城!每卫统兵一万五千!”
“余下十五万将士!”朱啸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上荣光,“随朕——回京!献俘太庙!论功行赏!金殿封爵!赐宴琼林!享万民朝拜!待休整完毕,粮秣齐备……再挥师东进!踏平朝鲜!饮马汉江!”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十位统帅与身后将校齐声怒吼!声浪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回京受赏,光宗耀祖!这是军人最高的荣耀!而留下的十五万精锐,亦是扼守龙兴之地、为后续大战铺路的基石!
当夜,行辕深处,一间由龙鳞卫里外三层严密把守的密室。
烛火跳跃,映照着朱啸与孙承宗两张同样深沉、却心思各异的脸。
“孙师,”朱啸指尖蘸着朱砂,在朝鲜半岛的舆图上缓缓划过,留下一道刺目的血痕,“多尔衮这条疯狗……在朝鲜咬得越狠,杀得越多……对我大明……越是有利。”
孙承宗心头微凛,他太了解这位帝王了,这平静话语下蕴含的,是足以焚灭一国的冷酷算计:“陛下之意……是要借多尔衮之手……”
“不错!”朱啸熔金瞳中寒芒一闪,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弧度,“朝鲜李氏,自诩‘小中华’,实则首鼠两端,畏威而不怀德!万历年间壬辰倭乱,若非我大明倾国之力相救,早亡国灭种!然其如何回报?暗通建奴!资敌粮秣!其心可诛!其行当灭!”
他手指猛地戳在汉城(首尔)的位置,力道之大,几乎戳穿地图:
“朕……要让多尔衮!替朕!把朝鲜这棵烂到根子里的树……彻底砍倒!!”
“让他杀!杀光李氏王族!杀尽两班贵族!杀得朝鲜千里无人烟!杀得汉江之水尽赤!杀得三韩之地……只剩下对我大明的刻骨恐惧和……摇尾乞怜!”
孙承宗倒吸一口凉气,饶是他历经沧桑,也被这赤裸裸的灭国毒计震得心神摇曳:“陛下……此计虽绝,然……恐伤天和,且朝鲜百姓无辜……”
“无辜?”朱啸冷笑,那笑容里是刻骨铭心的厌恶,仿佛看到了后世某个让他极度憎恶的国度,“孙师!你可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朝鲜之民,畏威而不怀德,寡廉鲜耻,最善忘恩负义!今日怜悯其无辜,他日必成我肘腋之患!朕要的……不是藩属!是——郡县!”
他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
“朕要朝鲜……从此成为大明不可分割之一省!名——‘乐浪’!”
“朕要朝鲜之民……剃发易服!习汉话!写汉字!行汉礼!百年之后……再无‘朝鲜’二字!只有我大明乐浪子民!”
“而多尔衮……”朱啸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就是替朕扫清障碍、背负万世骂名的那把……最好用的屠刀!”
他取过一张特制的、盖有皇帝私印的密旨,递给孙承宗:
“密令潜伏朝鲜的龙鳞卫与‘血镰营’细作!不惜一切代价!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散播谣言!激化矛盾!让多尔衮的‘营粮令’和屠杀……更狠!更绝!更彻底!”
“重点——引导多尔衮!务必屠尽李氏王族所有男丁! 从垂髫稚子到耄耋老翁!一个不留!女眷……尽数充入其‘营粮’! 朕要李氏血脉……彻底断绝!”
“再……暗中资助朝鲜境内所有‘义军’!给他们刀!给他们毒!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去消耗多尔衮!去点燃更大的仇恨!让朝鲜这锅水……彻底沸腾!直到……煮干最后一滴血!”
孙承宗接过那沉甸甸、仿佛浸透了未来无数亡魂血泪的密旨,手微微颤抖。他明白,这不仅是一道命令,更是一份……沾血的投名状。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老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辽东……是陛下的辽东!朝鲜……也必将成为陛下的乐浪!”
翌日,晨。
抚顺城外,旌旗蔽日,甲胄如林。
朱啸一身玄黑龙纹常服,立于高台。身后,是十五万(含部分辅兵及将领亲卫)即将随驾凯旋、沐浴无上荣光的天命军精锐!他们眼神炽热,望着帝王的背影,充满了狂热与期待。
身前,是孙承宗率领的辽东文武百官,以及卢象升等十位统帅留下的副将及十五万名“锁辽卫”精锐。他们目光坚毅,如同扎根辽东大地的铁钉。
“孙师!辽东……交给你了!”朱啸声音沉凝,“用建奴的血……浇灌这片土地!用朝鲜的粮……养我大明的兵!待朕携‘定乾坤’巨炮归来之日……便是平壤化为齑粉之时!”
“陛下放心!老臣在,辽东稳如磐石!静待王师东征,犁庭扫穴!”孙承宗躬身,声音铿锵。
“起驾——!回京——!!” 司礼太监尖利的声音划破长空!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响彻云霄!
朱啸登上御辇,熔金瞳孔最后扫过这片刚刚被血与火洗礼、又被寄予厚望的土地,最终投向东南方——京师的方向,以及更遥远的……那片即将被血海淹没的朝鲜半岛。
车轮滚滚,大军开拔。烟尘弥漫中,孙承宗独立城头,望着远去的帝王仪仗,又低头看了看袖中那份冰冷的密旨,眼神复杂。他转身,望向北方莽莽群山和东方隐约的鸭绿江,深吸一口带着血腥与新生气息的空气。
“传令!” 孙承宗的声音恢复了帝师的威严与经略使的杀伐,“‘锁辽十卫’!即刻分赴防区!清剿残敌!筑堡屯田!凡有藏匿建州余孽、私蓄鼠尾、行萨满邪法者——杀无赦!”
“另……密召龙鳞卫辽东千户、血镰营暗桩统领……即刻来见!”
[史笔点睛·锁辽吞韩]
当朱啸将十五万天命精锐与辽东锁钥交予孙承宗时,他交付的不仅是一方疆土,更是一柄淬毒的匕首,目标直指三韩咽喉;当那道密旨沉入孙承宗袖中时,朝鲜李氏王族的命运便已注定在血泊中终结。帝王以多尔衮为屠刀,借其疯犬之性灭绝异己,又以辽东为熔炉,淬炼吞并之野心。此非仁术,乃霸者之道!以万民为刍狗,以山河为棋局,朱啸熔金瞳中所映,非止朝鲜千里江山,更是一个抹去历史旧痕、唯余“乐浪”新名的——铁血新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