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三年九月,漠北的情报站里,斥候陈武正收拾行装。他已在漠北驻守半年,负责监视鲜卑残部的动向,日子枯燥又危险,心中早已生出不满。“这鬼地方,吃的是干粮,喝的是雪水,朝廷还总催着要情报,真不想待了。”陈武抱怨着,将一份刚写好的情报塞进怀里——这份情报记录了漠南各堡垒的兵力部署,是赵广让他尽快送回洛阳的。
可就在他准备出发时,几名鲜卑残兵突然冲出,将他包围。“陈武,你若交出情报,跟我们走,咱们首领有重赏!”残兵首领冷笑道。
陈武本想反抗,却被残兵制服,刀架在了脖子上。“你们首领是谁?能给我什么赏?”他颤抖着问,心中已生出叛变的念头。
“我们首领是素利的弟弟素延,现在投靠了夷洲的孙秀。只要你交出情报,再帮我们传递假情报,孙秀首领就会封你为‘裨将军’,给你良田千亩!”
陈武心动了——他在季汉只是个普通斥候,若能得到孙秀的重用,就能摆脱苦日子。“好!我答应你们!情报给你们,假情报我也会传!”
素延得到情报后,立刻派人送往夷洲。孙秀看着情报上漠南堡垒的兵力部署,大喜过望:“没想到季汉的情报这么容易到手!陆景,你率五千水军,从漠北的贝加尔湖附近登陆,与素延的残兵汇合,攻打镇北堡!”
同时,陈武按照素延的要求,向赵广传递了假情报:“漠北残部已溃散,素延率部归降,请求朝廷派人接收。”
赵广收到假情报后,并未完全相信,派了另一名斥候去核实。可这名斥候刚出发,就被素延的残兵抓获。孙秀的计划,暂时没有暴露。
十月初,陆景率领五千水军,乘坐战船,沿着贝加尔湖西岸登陆,与素延的两千残兵汇合,直奔镇北堡。镇北堡的守军只有五百人,根本无法抵挡七千兵力的进攻,很快就被攻破,守将战死。
“快!趁季汉还没反应过来,攻打下一座堡垒!”陆景下令,率军继续进攻。
赵广得知镇北堡被攻破,才意识到情报有误,陈武可能叛变了。“立刻率军驰援!同时传令各堡垒,加强防御,警惕残兵进攻!”赵广怒喝,心中满是自责——他不该轻信陈武的情报。
季汉军队赶到时,陆景和素延已攻破了两座堡垒,正准备攻打第三座。“陆景!你竟敢勾结残兵,偷袭我漠南堡垒!”赵广大喊,率军冲锋。
陆景和素延的军队虽人数占优,却缺乏配合,很快就被季汉军队击溃。陆景率领残兵逃回贝加尔湖,乘坐战船返回夷洲;素延则被赵广生擒,处死示众。
可陈武却逃走了——他在混乱中,跟着陆景的船队回到了夷洲,被孙秀封为“裨将军”,负责训练情报人员,专门收集季汉的情报。
赵广看着被攻破的堡垒,心中满是愤怒和警惕。他知道,陈武的叛变不是偶然,孙秀必然还会收买更多季汉的斥候,情报网络的安全成了季汉的一大隐患。他立刻下令整顿情报站,更换斥候,加强对斥候的审查和监督,防止再次出现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