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她将隐没在西北的戈壁滩上,如同父亲当年一样。
但她的心中却格外清明——
这不是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就像太姥爷笔记里写的那样:
“有些星星,白天也在发光,只是我们看不见。”
卡车载着她一路向西,驶向那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坐标的基地。在那里,她将和无数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一起,为祖国的航天梦继续奋斗。
哨兵仔细核验着苏婉宁的工作证,钢印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盖章时发出“咔嗒”一声脆响,在这片寂静中格外清晰。
随着哨兵推开那扇厚重的铁门,戈壁的狂风立刻呼啸着扑面而来。
这风与江南的柔风截然不同,裹挟着粗粝的沙粒抽打在脸上,带着刺痛感。她下意识地裹紧外套,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眼前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土黄色山体,若不是有人带领,根本不会注意到山脚下那道几乎与岩壁融为一体的金属门。
沙粒持续敲打着外围的铁丝网,发出细密而规律的声响,像是在用独特的方式迎接她的到来。
当第二道厚重的防护门在身后缓缓闭合时,她不禁屏住了呼吸。
山体内部别有洞天——挑高的穹顶下,错综复杂的管线如银色脉络般延伸,数层楼高的主控室里,仪表盘闪烁着幽蓝的光芒。
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机器运转的低鸣,与门外肆虐的风沙仿佛是两个世界。
她握紧手中的行李,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将在这座秘密基地里,开始为期一年的“失踪”。
崔教授带着她穿过戒备森严的通道,在行政处办理完一系列手续。
当印着钢印的全新工作证递到手中时,苏婉宁感到掌心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一张通行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先熟悉环境,下午整理内务。”
崔教授看了眼腕表,语气比在江南时更显凝重。
“明天一早,你直接加入轨道模拟组。”
说着,他将一本砖头厚的《设备操作规程》递过来,书角已被翻得微卷。
“这里的设备比学校精密百倍,但也娇贵得很。”
他压低声音,眉头微蹙。
“昨天全系统模拟时就出了岔子——轨道参数始终存在0.2度的恒定偏差。三组人轮班查了二十个小时,到现在还没定位问题根源。”
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看向苏婉宁:
“记住,在这里,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让整个项目功亏一篑。”
这番话像一记重锤,让苏婉宁瞬间绷紧了神经。她握紧手中的规程,感受到书脊硌在掌心的触感。
0.2度——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在浩瀚太空中却意味着致命的偏离。
她抬头望向走廊尽头那扇厚重的防辐射门,门后就是即将日夜奋战的轨道模拟中心。未知的挑战让她心跳加速,但眼底却燃起更炽热的火焰。
“明白。”
她轻声回应。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0.2度,将成为她在这片戈壁滩上的第一个对手。
分配给苏婉宁的宿舍是标准的两人间。房间陈设简单,两张单人床,一个共用的卫生间,最难得的是还带了个小小的书房,两张书桌并排放着,算是基地里难得的配置。
军绿色的被褥和基本生活用具倒是齐全,只是用水需要定时定量去水房领取,每一滴都显得格外珍贵。
她正整理行李时,门被推开,一个身影带着明快气息走了进来。
来人约莫二十出头,长得十分漂亮,穿着剪裁得体的卡其色工装裤,搭配一件亮黄色的毛衣,颈间系着条小巧的丝巾,在这片土黄色的背景里显得格外醒目。
“你就是新来的苏婉宁吧?”
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主动伸出手,语速轻快。
“我叫明玉,北航过来的,在燃料研究室,主要负责火箭燃料的配方优化。很高兴认识你!”
苏婉宁连忙站起身,随即也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伸手与她相握:
“你好,我是苏婉宁,江南大学物理系的,刚加入轨道模拟组。”
“江南大学?”
明玉眼睛一亮,目光在苏婉宁脸上细细打量,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艳。
“哇!你长得可真好看!就跟……就跟古画里走出来的人似的,温温柔柔的,我还以为咱们所里新来了个文艺兵呢!”
她语速很快,带着北方姑娘的爽利。
“真没想到,搞航天的还有你这样的!你多大了?”
苏婉宁被她的直白夸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声回答:
“我十九了,还在读大三。”
“十九?!大三?!”
明玉惊得差点跳起来,一双美眸瞪得溜圆。
“我的天!你这是什么天才少女啊!我二十一,北航研究生,本来觉得自己还算凑合,跟你一比,我简直像在混日子!”
她拍着胸口,一副受了惊吓又兴奋不已的模样。
她拉着苏婉宁在床边坐下,凑近了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和热切:
“哎,婉宁,我跟你说,我有个哥哥,在部队上,人特别优秀,长得也精神!你看你这么漂亮又这么聪明,要不……”
“明玉姐。”
苏婉宁连忙轻声打断她,脸颊微红。
“我……我有对象了。”
“啊?有啦?”
明玉脸上瞬间闪过明显的失望,但很快又被好奇取代。
“是什么样的人?能配得上我们天才少女的,肯定不一般!”
“他……也是部队的军官。”
苏婉宁提到顾淮,眼神不自觉地柔软下来,语气里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信赖。
“也是军人啊!”
明玉恍然大悟,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和赞许。
“那,挺好挺好!军人好,可靠!怪不得呢……”
她打量着苏婉宁周身那股沉静又坚韧的气质,那点做媒的心思立刻烟消云散,转而变成了纯粹的对眼前这个女孩的好奇与欣赏。
“行!那咱们所里最漂亮的俩姑娘,算是认识啦!”
明玉性格开朗,很快调整过来,笑嘻嘻地拍了拍苏婉宁的肩膀。
“我比你大两岁,以后在所里我罩着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问我!咱们这地方是苦了点,但人都不错,项目也带劲!”
她热情的言语像一股暖流,驱散了苏婉宁初来乍到的些许陌生与不安。
看着明玉明媚的笑脸,苏婉宁也由衷地笑了。在这片远离故乡的戈壁滩上,能遇到这样一位直率又优秀的同伴,无疑是一个温暖的开始。
两个同样年轻、同样怀揣着航天梦想的女孩,在这特殊的机缘下,迅速建立起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