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军区某部大礼堂内,一场高规格的军民融合技术研讨会正在进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庄重。
墨绿色绒布覆盖的主席台后方,“科技强军、合作共赢”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台下座无虚席,放眼望去是一片松枝绿的海洋,肩章上的星徽在灯光下不时闪烁,映衬着一张张历经风霜却神情专注的面庞。
偶尔夹杂其间的便装学者,反而成了这片军绿色中零星的点缀。
苏婉宁安静地坐在崔教授身旁。
她身穿浅蓝色纯棉衬衫,搭配同色系、剪裁利落的工装长裤,乌黑长发整齐地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与修长的脖颈,整个人干练不失优雅。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来自各处的审视——对于她这个过分年轻的女孩,出现在如此严肃的场合,那些目光中混杂着好奇,但更多的是本能的质疑。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在这个庄重的场合,她这个过分年轻的面孔显得格外醒目。
那些目光中带着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质疑。
苏婉宁不着痕迹地挺直背脊,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在手中的会议议程上。
会议围绕“高空侦察装备在复杂地形下的适应性”这一核心议题展开。
来自不同院系的教授们依次登台,通过投影胶片和大幅图表,展示了各自在新型轻质材料、空气动力学及光电探测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崔教授也登台作了报告,详细介绍了江南大学研发的一种“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在减重与结构强度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实验室数据令人印象深刻。
会场内不时响起礼貌而克制的掌声。军官们大多保持着沉默,专注聆听,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
顾淮端坐于后排,肩背挺直如松。
他的目光掠过台上一位位发言者,最终定格在那个浅蓝色的身影上。他的婉宁——端坐在资深学者之间,身姿显得格外纤细,脊梁却挺得笔直,眼神清亮而专注。
在全场注视下,顾淮倏然起身。挺拔的身姿瞬间凝聚了所有视线。他利落地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先向主席台与全场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首长,各位老师。我是东部战区第x集团军老虎团,侦察营,尖刀连连长,顾淮。”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军人特有的金石之质,沉稳有力地回荡在会场每个角落。
他的目光看似不经意地再次掠过苏婉宁的方向,恰与她抬起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
他清晰地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笑意——那笑意很快转为理解与支持,甚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骄傲?
“刚才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关于新型复合材料的报告,在减重和比强度方面的数据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他先是诚恳地肯定了研究成果,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台上的专家团队,最终定格在崔教授与苏婉宁身上。
此刻,他的眼神已然褪去所有温和,展现出军人顾淮独有的锐利:
“但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带兵的侦察连长,我有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他随手拿起桌上那个军绿色的、带有明显磕碰痕迹的铝制水壶,语气沉凝:
“我想请教,这种新型材料在高温高湿、盐雾弥漫的东南沿海环境下,长期抗疲劳性能如何?作为侦察设备部件时,至关重要的信号透波率能否保持实验室数据的稳定性?”
他略微停顿,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最严峻的现实:
“去年夏季跨军区演习,我团配发的新型侦察器材支架,在滩涂岛礁环境下仅高强度使用一周,就出现结构件松垮、金属连接件腐蚀、非金属部件信号严重衰减等问题。”
话音在寂静的会场中回荡,每个字都带着实战的分量:
“我们最终是靠土办法和应急维修,才勉强完成任务。”
他深知,此刻端坐台下的她,一定在专注聆听他说的每个字。这不是刻意刁难,而是他必须代表麾下战士们提出的、关乎生死存亡的现实问题。
“如果实验室里的先进装备,无法适应战士们需要面对的最恶劣、最真实的战场环境,那么再漂亮的纸面数据,对一线侦察兵而言,都可能意味着任务失败,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会场陷入更深的寂静。
这个问题提得过于尖锐,又如此具体。它像一把刺刀,精准地挑开了实验室理想环境与战场残酷现实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
几位方才还侃侃而谈的教授,此刻面色凝重。而坐席间的部队首长们则微微颔首——顾淮这番话,确实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崔教授向苏婉宁微微颔首示意。
苏婉宁从容起身接过话筒,目光与顾淮交汇的瞬间微微一顿,随即转向全场:
“各位首长,同志们好。我是江南大学物理学院航天军工系的苏婉宁,目前主要从事航天轨道动力学与雷达追踪制导研究。”
她的声音清越悦耳,带着恰到好处的镇定:
“顾连长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
她首先明确表态,随即指向屏幕上材料结构的细微变化:
“材料吸湿后,界面确实会产生微裂纹,这正是导致疲劳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水分子的极性特性,也会显着影响电磁波的传输效率。”
紧接着,她调出一组全新的实验数据:
“但我们在材料设计阶段就预见了这个问题。请看这份对比——通过基体中构建的纳米级疏水通道,结合梯度复合设计,材料在达到临界含水率前,能够保持90%以上的原始性能。”
她的目光从容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顾淮身上,眼神清澈而笃定:
“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研发一种嵌入式光纤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材料内部的应变与湿度变化。这意味着,装备能够自主‘感知’状态,在性能临近临界点前,主动向单兵作战系统发出预警。”
她将议题从材料性能提升到了装备智能化与状态感知的全新高度。
“因此,解决方案不仅在于材料本身,更在于材料与单兵系统的深度融合。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侦察兵都能实时掌握手中装备的‘健康状态’。”
话音落下,会场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几位部队领导频频点头,低声交换着意见——这个思路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材料改良,直指未来单兵装备的核心发展方向。
顾淮凝望着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姑娘。他见识过她的温柔与坚韧,却是第一次目睹她如此自信犀利的锋芒。
她不仅精准把握了一线需求,更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这让他内心涌起难以平息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