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之鳞”原型测试成功的消息,在严格控制的范围内,如同投入静水深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相关的报告被迅速呈递至更高层级,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主动的网络防御范式的诞生,其战略意义难以估量。
几天后,一次规格更高的闭门会议在“奇点”研发基地的加密会议室召开。除了林小一、韩博等核心技术人员外,还多了几位气质更为沉稳、目光更为深远的中年人,他们来自国家最核心的战略决策与安全部门。
为首的是一位被称为“李老”的长者,虽鬓角斑白,但精神矍铄,眼神开合间自有威严。他仔细听取了林小一关于“烛龙之鳞”技术原理、测试数据和未来应用构想的汇报,期间很少发言,只是偶尔提出一两个直指核心的问题。
汇报结束后,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李老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定格在林小一年轻却无比沉稳的脸上。
“了不起。”李老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林小一同志,你们团队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你们是给我们的数字国土,装上了一种全新的、带有智能和獠牙的‘免疫系统’。”
如此高的评价,让韩博等人都感到一阵激动。但李老接下来的话,却将所有人的思绪引向了一个更宏大的层面。
“技术上的成功,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李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但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如果不能转化为战略优势,不能塑造有利于我的环境,那么它的价值,至少要被砍掉一半。”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烛龙之鳞’的出现,必然会打破现有的网络攻防平衡。可以预见,某些国家和势力绝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会做什么?他们会污名化这项技术,称之为‘网络空间的侵略武器’;他们会利用其把持的国际组织和舆论机器,试图制定新的、旨在限制甚至禁止这类技术的所谓‘国际规则’;他们更会在暗地里,投入巨资研发破解和反制手段。”
李老的话,像一幅清晰的战略地图,展开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图景。
“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拥有它。”李老的声音斩钉截铁,“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运用它?如何让它成为我们手中,不仅仅能防御,更能塑造态势、慑止风险的战略工具?”
他看向林小一,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和考验:“林小一同志,你是这项技术的创造者,你的思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代码和算法层面。谈谈你的想法,对于‘烛龙之鳞’的未来,对于它可能带来的……规则变革。”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小一身上。这是一个远超技术范畴的命题,涉及国际政治、战略博弈、规则制定,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而言,似乎太过沉重。
然而,林小一脸上没有任何怯场或茫然。他略微沉思片刻,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
“李老,各位首长。”林小一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您说得非常对。技术是兵器,但使用兵器的环境和规则,往往决定了兵器的效力和战争的胜负。”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
“过去几十年,在信息技术领域,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学习和适应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和标准规则。我们在他们的框架内追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始终受制于人,被动应对。‘烛龙之鳞’这样的技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跳出原有框架的机会。”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决然:
“我们不能等到别人拿着针对‘烛龙之鳞’的限制条款来找我们签字。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我们要制定规则,而不是遵守规则。”
“制定规则?”一位战略部门的领导若有所思地重复道。
“是的,制定规则。”林小一肯定地点头,“基于‘烛龙之鳞’所代表的‘主动内生安全’理念,我们可以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和组织,共同倡导和推动建立一套新的、关于网络空间行为准则的国际规范。”
“例如,我们可以明确主张:任何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对其主权网络空间内的异常行为,拥有无可争辩的‘自主感知、分析、处置权’,这包括在遭受明确攻击时,采取必要的、可控的、相称的反制措施,以消除威胁、溯源追责。这实际上,就是将‘烛龙之鳞’所体现的防御逻辑,上升到国际法理和道义的高度。”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
“同时,我们可以将‘烛龙之鳞’的部分技术理念和标准,例如动态硬件信任根、AI辅助威胁判定接口等,通过开放联盟的方式,推广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事实标准’。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我们这个生态,让我们的安全理念和技术路径,逐渐成为更广泛的选择。当使用我们标准的人越多,我们的话语权就越大,别人想孤立和限制我们的成本就越高。”
林小一的思路清晰而富有前瞻性,他不是在被动防御,而是在谋划一场以技术为基石、以规则为武器的主动出击。
李老听着,眼中赞赏的神色越来越浓。他缓缓点头:“很好!思路非常清晰,格局也足够大。技术领先一步是优势,理念和规则领先一步,才是真正的胜势!”
他看向在场的其他人:“大家都听到了?林小一同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锋利的‘矛与盾’,更指出了一个如何运用这‘矛与盾’去开辟新战场的方向!接下来,相关部门要立刻行动起来,围绕‘主动内生安全’的理念,研究制定我们的国际规则倡议和标准推广战略!”
会议的方向被彻底奠定。从这一刻起,“烛龙之鳞”不再只是一个技术项目,它成为了一个支点,一个试图撬动全球网络空间现有规则体系的战略支点。
散会后,李老特意留下林小一,单独谈了几句。
“年轻人,你的头脑,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李老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凝重,“前路注定不会平坦,你会面临更多的明枪暗箭。但记住,你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决心崛起的伟大国家。大胆去闯,去制定属于我们的规则!”
林小一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他知道,他人生的舞台,已经被无限拓宽。代码的世界之外,是一片更为波澜壮阔的、关乎国家气运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