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招娣见她感兴趣,也没有直接说,等过两天,她出摊的时候,带上李桂花一起,让她知道自己每天准备多少东西,能挣多少钱就知道了。
李桂花的想法她也清楚,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政策变化太快,而且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允许个体户经营。
一旦哪天,上面政策不允许了。
街上这些小商小贩的个体户,依旧是投机倒把。
加上现在社会上对个体户存在的偏见和歧视,并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因着街上的小商小贩的增多,还有与日俱增的现象。
很多人宁愿花大价钱去买工作,端国家铁饭碗,也不想投身下海的浪潮中,生怕被一个浪潮拍在沙滩上,站都站不起来。
玩了几天,许招娣也不能一直这么清闲在家。
崔营长就申请自己来带孩子,让许招娣和李桂花一起忙碌起来。
也不能因为他们一家的到来,就耽误许招娣做生意。
她在首都生活,这几天他们也见识到了首都的物价比蓉城高,许招娣有没有固定的工作。
这生意一天不做,就一天没有钱进账。
这要是再玩下去,估计许招娣手里都该断粮了。
崔营长和李桂花是这么想的,但是,许招娣摸索着自己钱盒子里存的钱。
整整两千块了。
心底别提有多美了。
翌日一大清早,谷家祖孙俩和之前一样,早早的起床开始帮着许招娣在厨房忙活。
今天有李桂花在,准备的东西就多了一些。
大壮和瑶瑶还在睡觉呢,谷甜甜就自觉的起来开始烧火了。
李桂花有些心疼,她虽然不怎么溺爱孩子,但是,家里俩孩子加上瑶瑶在内,也没让他们干过什么活。
“甜甜,天还早,你赶紧回去睡吧,这里交给我们就行。”
谷甜甜乖巧的摇了摇头,“婶娘,这些我都做习惯了,瑶瑶妹妹还小,让她多睡会儿吧。”
“之前我们也是这样的,等婶婶出摊之后,我吃饱就回去睡回笼觉。”
之前许招娣也坚持让她回去睡,谷甜甜不愿意。
她就是想多帮帮忙,让许招娣知道她不是个只会吃饭的小废物。
虽然有这处房子在,她愿意养着自己和奶奶。
但是她也听奶奶说了,要是不养着她们祖孙俩,就按照婶婶这么起早贪黑的出摊,最多两三年,就能在首都买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
说来说去,都是她和奶奶拖累婶婶了。
所以,她要表现的更好,也要努力做更多的事情,让婶婶不那么辛苦。
许招娣有些心疼的揉了揉甜甜的小脑袋,“好,我们甜甜最乖了。”
“那婶婶出摊的时候,你帮婶婶照顾一下瑶瑶妹妹好不好?”
谷甜甜用力的点了点小脑袋,“婶婶放心,交给我吧!”
李桂花跟着许招娣,在后面推着三轮车就出发了。
等她们走后,谷甜甜把院门从里面锁好,这才和奶奶一起吃了早饭,回去睡个回笼觉。
比起婶婶的辛苦,她和奶奶帮着婶婶忙完之后,就可以睡觉,真的已经很幸福了。
比起之前在农场,陪着爷爷奶奶挑粪的时候,这日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谷甜甜蹑手蹑脚的上床,慢悠悠的掀开被角,生怕惊动了旁边的瑶瑶。
然后歪着小身子躺下后,盯着瑶瑶那胖乎乎的小脸,忍不住的弯了弯眉眼。
她跟着婶婶吃住这一个多月,奶奶说她比之前都胖了一些。
身上的衣服都是新的没有补丁的了,头发也不像之前那么干枯毛躁了。
等再养养,明年头发长出来后,她就有大姑娘的样子了。
瑶瑶妹妹真可爱,小脸肉嘟嘟的,睡觉的时候躺的姿势一动也不动,跟站军姿一样。
谷甜甜实在是没忍住,伸出小手指,轻轻的戳了戳瑶瑶的小脸。
瑶瑶还以为是什么好吃递到嘴边了,伸手就去抓,吓得谷甜甜赶紧抽回手。
好险。
差点被咬。
最近出台了新政策,过年放假,不少厂子没有生意的,早早就放假了。
许招娣就带着李桂花先去了车站,把包子馒头卖完。
本来李桂花还担心,准备这么多,没人买呢。
谁知道,等车一到站,不少人下车之后,路过摊位旁边,就会开始买。
这一早上下来,李桂花算了算账,“你这起码就挣了有七八块了!”
许招娣指了指袋子里装的红薯,刚刚她就开始烤上了,炉子里现在满满的都是烤红薯。
等这边包子卖完,她就去医院门口晃悠晃悠,然后下午再去电影院门口。
这一天下来。
等晚上吃了饭,许招娣拽着李桂花进了里屋,开始记账。
包子馒头用了多少面,多少粮票,花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还有烤红薯从城边的村里收的一斤多少钱,卖出去一斤多少钱。
零零总总算下来,今天这一天差不多就挣了21块多。
李桂花盯着她的记账本,愣了又愣,最后自己不信邪的又算了一遍。
她不相信能赚这么多!
结果算来算去,还真是这么多钱,“不得了啊,我这一个月也才四十多块钱,你两天就赚到了!”
“招娣啊,你可算是苦尽甘来了,你这个样子,我和你崔大哥往后不管在哪儿,都不用担心你吃不上喝不上了。”
李桂花盯着她赚的这么多年,心底没有一点点贪念。
反而满心满眼的都是在为了她考虑打算。
许招娣知道,李嫂子和崔大哥这是真的把她当自家妹子照顾了。
“嫂子,你要是打算跟着崔大哥回老家的话,倒不如跟我在首都,反正你都是要辞掉工作。”
“你要是不打算辞掉工作,那就拿点钱咱们俩合伙干,我月月给你分红,你看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