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洛坐在废丹房角落的石墩上,面前摊开着那本《青岚炼丹入门》。晨光透过破旧的窗棂,照在泛黄的书页上,上面的墨迹似乎都带着几分玄乎其玄的味道。
“...丹火初起,须以文火温养,感炉内气机流转,待药性相融,乃转武火催之...”秦洛念着一段关于控火的描述,眉头越皱越紧,“这‘文火’、‘武火’到底是多少度?‘气机流转’又是什么流体力学现象?能量传递效率怎么计算?”
他合上书,叹了口气。这炼丹秘籍读起来更像哲学着作,全是模糊的感悟和比喻,缺乏基本的量化指标和可重复的操作规程。
“不行,得先做个基础测试。”秦洛的职业病犯了,“任何工艺优化都要从基准测试开始。”
他站起身,走到那尊昨晚刚炸过炉的青铜丹炉前。这炉子约半人高,三足两耳,肚大颈细,炉身上刻着些模糊的符文,看上去颇有古意。但在秦洛眼里,这玩意儿简直是个热力学灾难。
“首先,得测一下它的热效率。”秦洛自言自语,开始围着丹炉打转。
所谓热效率,简单说就是有效利用的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秦洛根据记忆里的知识粗略估算:传统柴灶热效率大概15%-20%,现代燃气灶能达到40%-50%,工业炉窑高的能到80%。
那这个修仙世界的丹炉呢?
秦洛从墙角搬来一堆标准规格的青冈木柴——这是外门配发的炼丹燃料。他又找出一个破旧但还能用的漏刻(水钟),以及几个大小不一的陶罐。
“先测总热值。”秦洛称量了一捆木柴的重量,记录数据,“青冈木的热值大约是每斤千焦左右,这一捆三斤,总热值千焦。”
接着,他在丹炉里装满已知质量的冷水,开始生火。
生火过程就让他皱起了眉——没有鼓风机,全靠手动扇风,燃烧非常不充分,浓烟滚滚,热量损失巨大。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至少30%。”秦洛一边扇风一边记录,“炉体设计不合理,对流换热效率低...”
好不容易把水烧开,秦洛赶紧记录时间和用水量。
“加热50斤水从常温到沸腾,用了两刻钟(约30分钟),燃料消耗两斤...”秦洛快速心算,“理论最小热量需求是...实际耗能是...热效率只有...12%?!”
秦洛差点把手中的记录板摔了。
12%!这效率低得令人发指!意味着88%的热量都白浪费了!这还没算上炼丹过程中需要精确控温时的额外损失!
“离谱!太离谱了!”秦洛绕着丹炉转圈,痛心疾首,“这简直是在烧钱!不,烧灵石!”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外门弟子炼丹经常失败了。就这破炉子,热效率低不说,温度波动肯定大得吓人,能炼出合格丹药才怪!
“必须改进!立刻!马上!”秦洛的工程师之魂熊熊燃烧。
改进从哪里开始?秦洛首先想到的是保温材料。他环顾废丹房,寻找可用的材料。
墙角堆着一些废弃的炉渣和耐火土。秦洛眼睛一亮——这些可是好东西!耐火土是现成的保温材料,炉渣中可能含有类似矿棉的纤维结构,也能隔热。
说干就干。秦洛挽起袖子,开始和泥巴——把耐火土加水调成糊状,再加入碾碎的炉渣增加纤维强度。
然后,他在丹炉外壁上厚厚地糊了一层这种自制的保温材料,只留下必要的进风口和观察窗。
“这样应该能减少炉体散热损失。”秦洛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虽然看上去像个泥巴怪,但实用至上。
接下来是通风系统。秦洛找来个破旧的皮囊,改造成简易的手动风箱,又用陶土做了个带调节阀的进风管,连接到炉底。
“这样能控制进风量,促进充分燃烧。”秦洛试了试风箱,效果不错。
最后是温度测量。这是最棘手的问题——没有温度计,怎么精确测温度?
秦洛盯着炉火,突然灵光一现:可以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粗略估计温度啊!
“暗红色:500-600摄氏度;橙红色:600-800;亮橙黄色:800-1000;白色:1000-1200;亮白色:1200以上...”他回忆着冶金学知识,“虽然粗糙,但总比完全没有强。”
他还找了几种不同材质的金属丝,准备通过观察它们的熔点来校准温度。
做完这些改进,秦洛重新开始热效率测试。
同样的水量,同样的燃料量。这次燃烧明显更充分,火焰呈亮黄色,烟雾少了很多。加热时间大幅缩短——只用了不到一刻钟!
“热效率提升到了...22%!”秦洛看着计算结果,虽然还是低得让他这个现代工程师心痛,但相比之前的12%,已经是近乎翻倍的提升了!
“果然,基础物理学在任何世界都通用。”秦洛颇有成就感。
就在他准备进行更精细的温度控制实验时,门外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秦、秦师兄在吗?”
是李小柱。他探头探脑地走进来,看到被泥巴糊得怪模怪样的丹炉,愣了一下,但很聪明地没多问。
“秦师兄,我是来...来反馈丹药效果的。”柱子说着,脸上泛着罕见的红光,“您给的那两颗丹药太神了!我只吃了半颗,一整天都不饿不说,浑身都有劲!以前吃一颗普通辟谷丹,只能管个半饱,还得省着吃...”
秦洛眼睛一亮:“详细说说!具体什么感觉?能量释放是平稳还是突然?有没有什么不适感?”
柱子被这一连串专业问题问得有点懵,努力描述着:“就、就是很舒服的饱腹感,不像以前那样一会儿撑一会儿饿...力气好像慢慢来的,很踏实...没有不舒服,反而觉得脑子都清醒些!”
“平稳释放...生物利用度高...可能还有提神成分...”秦洛迅速记录,“很好!很有价值的数据!”
柱子看着秦洛认真的样子,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秦师兄,您真是太厉害了!能不能...能不能教教我啊?我也想学您这手炼丹术!”
秦洛抬头看了看这个面黄肌瘦却眼神明亮的少年,想了想:“你想学?可以啊,不过我的方法可能和传统的不太一样。”
“不一样才好呢!”柱子激动地说,“您的丹药比发的那些好太多了!”
“那好,你先帮我个忙。”秦洛指着改进后的丹炉,“咱们来做一组对照实验,验证一下炉子改进后的效果。”
于是,在秦洛的指挥下,两人开始了一系列“热工测试”。柱子负责扇风、添柴、记录时间,秦洛则观察火焰颜色、测试水温、计算数据。
废丹房里烟雾缭绕,两个灰头土脸的人忙得团团转,在外人看来简直是在瞎胡闹。几个路过的外门弟子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窃笑着离开。
但秦洛完全沉浸在数据收集中:“温度稳定性提升明显...保温效果良好...但换热效率还是太低,主要是炉内结构问题...”
柱子虽然听不懂那些术语,但看秦洛专注的样子,也干得格外卖力。
测试间隙,柱子好奇地问:“秦师兄,您这些学问是从哪学的啊?好像和传功长老讲的不一样。”
秦洛高深莫测地笑了笑:“这是科学。”
“科、科学?”柱子茫然。
“嗯,就是研究万物运行规律的知识体系。”秦洛尽量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比如为什么火能烧水,为什么丹药会成型,都是有道理的,不是靠感觉和运气。”
柱子似懂非懂地点头,觉得这位秦师兄虽然说话怪怪的,但好像特别有道理。
一天的测试下来,秦洛收集了大量数据,对丹炉的热工特性有了初步了解。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也找到了:炉内空间设计不合理,热分布不均;烟道引流效果差,换热不充分;缺乏有效的温度控制手段。
“需要彻底重新设计炉体结构。”秦洛得出结论,“最好能画个设计图,找专业的炼器师制作。”
但他一个看守废丹房的外门弟子,哪来的资源和面子请动炼器师?
正当秦洛对着满地草稿发愁时,门外又传来一个声音——这次不是柱子的怯生生,也不是苏妙仪的清冷,而是一个洪亮如钟的大嗓门:
“哪个是秦洛?给俺站出来!”
秦洛抬头,只见一个铁塔般的壮汉堵在门口,几乎挡住了所有光线。这人身高近两米,肌肉虬结,穿着一身沾满油污的皮围裙,活像个打铁的。但从他道袍的纹路看,竟然是内门弟子!
柱子吓得一哆嗦,小声对秦洛说:“是、是炼器宗的铁师兄...脾气可爆了...”
秦洛平静地站起身:“我就是秦洛。师兄有何指教?”
铁塔大汉大步走进来,地面似乎都在震动。他瞪着一双铜铃大眼,上下打量着秦洛,又瞥了眼被泥巴糊得不成样子的丹炉,瓮声瓮气地问:“就是你,改了辟谷丹的方子?还弄出个什么...‘科学炼丹法’?”
秦洛心里一紧,以为是来找麻烦的,暗自戒备:“确实做了一些改进尝试。不知师兄...”
话没说完,大汉突然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巨响,震得屋顶灰尘簌簌落下。
“妙啊!”大汉声如洪钟,把秦洛和柱子都吓了一跳,“俺就说传统丹炉都是渣!热效率低得感人!憋屈死俺了!你小子有点意思!”
这转折让秦洛猝不及防:“师兄的意思是...”
“俺叫铁大锤,炼器宗内门弟子!”大汉拍着胸脯,“专门负责炼制和维护宗内丹炉!早就看这些破炉子不顺眼了!可那帮老古板非说什么‘祖传的不能改’!屁!”
铁大锤越说越激动,指着被改造的丹炉:“你这保温层思路不错!虽然做得糙了点,但方向对了!还有这进风设计,比瞎扇扇子强多了!”
秦洛这才明白,原来是遇到了“同行”,而且是个思想开放的同行。
“铁师兄过奖了,只是些初步尝试。”秦洛谦虚道,心里却活络起来——这不是送上门的专业合作者吗?
“俺听说你改进了辟谷丹,本来不信,但苏师姐居然替你说话了,俺就好奇来看看。”铁大锤绕着丹炉转圈,眼睛发亮,“没想到你小子真有点东西!跟俺说说,你还看出这破炉子啥毛病了?”
秦洛也不藏私,把自己的测试结果和分析一一道来:“...主要问题是热效率太低,我测下来只有12%,改进后能达到22%,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炉内气流组织不合理,存在死区和短路...换热面积不足...温度控制精度太差...”
他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铁大锤听得两眼放光,不住地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理!俺早就觉得憋屈!明明能做得更好,非守着老古董不放!”
柱子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第一次有人能把炼丹说得跟盖房子似的,而且居然和内门师兄聊得这么投机!
“秦师弟!”铁大锤突然一把抓住秦洛的肩膀,力气大得让秦洛龇牙咧嘴,“跟俺合作吧!你出点子,俺来打造!咱们弄个真正的‘好炉子’出来!狠狠打那帮老古板的脸!”
秦洛忍着肩上的疼痛,露出笑容:“正有此意。我这里有些初步设计想法...”
他拿起烧黑的木棍,在石板上画了起来:“这是我想象的一种新型丹炉结构,采用多层套筒设计,增强换热...这里可以加装扰流片,优化气流组织...如果能解决材料问题,最好用导热更好的材料做内胆...”
铁大锤看得如痴如醉,不时提出一些炼制工艺上的建议:“这个弯角不好锻造...可以用铸造法...这个薄壁结构强度可能不够...加条加强筋...”
两人越聊越投机,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柱子在一旁努力听着,虽然大半听不懂,但也觉得热血沸腾。
最后,铁大锤一拍石板,震得上面的草图都跳了一下:“就这么干!俺回去就开炉!先打个小型试验炉出来!材料俺那里有!秦师弟你等着好消息吧!”
说完,这铁塔般的汉子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留下秦洛和柱子面相觑。
“秦师兄...您这是...搭上炼器宗的关系了?”柱子敬畏地问。
秦洛看着石板上的设计草图,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嘴角扬起:“嗯,找到了第一个科研合作伙伴。看来这个世界的‘工程技术界’,也有开明人士嘛。”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台热效率超过50%的“科学丹炉”正在向他招手。
而此刻,远在炼器宗的铁大锤,正一边狂奔一边嗷嗷叫着:“宝贝炉子!俺来啦!这次一定要让那帮老家伙开开眼!”
科学炼丹的道路上,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盟友。秦洛的异界科研生涯,似乎开始走上正轨了。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