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切,正中塔里古下怀。
他见局势如预期发展,嘴角露出一丝阴笑。
“父皇,让儿臣来答吧……”
正要开口,朱标上前一步,欲怒斥塔里古。
可太祖却抬手制止。
“不必。”
“问五龙?”
“好!咱就再讲一遍。”
太祖先扫视一圈外国使团,再望向殿外的百姓,正色开口:
“咱从不信这些歪理邪说!”
“什么五龙争储?”
“哼!”
“当年咱在皇觉寺当和尚,论起经文佛理,你们未必比咱懂得多。”
“这种说法,荒唐至极!”
“当年陈友谅称帝,不也被咱一举剿灭?”
“当年的大元,号称天命所归!”
“那是你们亲口承认的正统王朝!”
“你们还尊元帝为共主!”
“可现在呢……”
太祖猛地挥袖,声势震天。
“早被咱赶到北边,成了残余势力。”
“帝王之相?那又如何?”
话音未落,塔里古面色苍白,曾经臣服于元朝的高丽、东察合台汗国使者也都神情尴尬。
不过,几个外国使节的脸色变化,太祖根本不在意。
他语气一转,回到正题。
“再说……这三代英主!”
“我开创了大明盛世,作为开国君主,称一声英主,不过分吧?”
台下,百姓们自发地点头。
“陛下,您就是堪比秦皇汉武的千古明君!”
“若论为百姓着想,您就是千古第一!”
“是啊,当年您颁布的《大诰》,让我们能状告贪官,一路直通京城……”
“这些年,您一直在为百姓谋福祉!”
“您不是好皇帝,谁还是?”
百姓对洪武帝,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他们不像官员,每日活在皇权的威慑之下。
相反,这些年皇帝推行的政策,实实在在地让百姓受益。
全国兴办教育,让所有适龄孩童都能读书!
颁布《大诰》,请先生教百姓认字,理解内容!
无论在哪,只要受了冤屈,手持《大诰》,从县衙一路告到京城都行!
对结果不满意。
甚至能当面见皇帝!
这样的支持,前所未有!也正因为如此,百姓才真心认同。
老爷子听后,眼眶泛红。
他知道,表面的恭维和发自内心的感激,是有区别的。
老爷子继续开口:“在我执政这些年,太子替我处理奏章、批阅公文、监国理政……任内仁德贤明,才有今日大明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
“太子功不可没!”
“太子理政,武将服气,文官也交口称赞!”
“诸位,说太子是我大明第二代英主,你们可认同?”
在场之人,无论官员百姓,皆纷纷点头。
这番话,大家都信服。
实际上,百官心中更期盼的是——太子朱标早点登基,陛下您也该退位了。
老爷子看懂了这些人的眼神。
但他并不恼怒,反而,他由衷地感到高兴!
“那再说说第三代英主……”
“各位百姓,怀城的父老乡亲们……”
“还记得当年湖广闹水灾,十几万灾民来到这里,朝廷当时也没有粮食!”
“但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当初建这怀城时,朝廷拿不出银子,你们现在所住的这座不逊于皇城的城池,又是怎么建成的?”
“粮从哪来?钱从哪出?”
这一刻,老爷子语气激动。
“有功之人,不能被遗忘!”
“对大明有恩之人,更应载入史册!”
“现在,我就告诉你们这个人是谁!”
随着老爷子的声音响起。
下方,沐浴在这份恩泽中的百姓名单,整齐排列。
他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齐声高喊……
“难道是皇上曾经提到过的……”
话还未尽,老皇上已高声回应:“没错!正是我大明的皇长孙!”
“朱雄英!”
几乎在同一瞬间,人群早已沸腾,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真的是皇长孙?”
“那些传言,竟然是真的……”
“是皇长孙送来了粮食,送来了银两,让我们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这对我们来说,不亚于重生之恩。”
一位百姓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诧。
但还没等情绪完全平复。
各国使团中,高丽的使者率先坐不住了,他不敢直接质疑,却用话语试探。
“贵国的陛下!”
“我们也曾听闻几个月前的传言,所以,非常好奇……”
“这些粮食与银两,您所说的皇长孙是从何处得来?”
“整个大明都没有?”
“那皇长孙又是从哪里拿到的?”
他说完后,稍作停顿,随即语气一转,继续说道。
“而且,就您所说的,三代明君。”
“您建立了大明,是开国之君。”
“太子殿下辅政,才有了如今的洪武盛世!”
“但是……”
这位高丽使臣身材高挑,面容清瘦。
由于历史渊源,虽然他们如今仍称高丽王朝,尚未成为后来李氏朝鲜。
但他们依旧使用汉字,对汉文明中“明君”、“英主”一类的称谓有着深入的理解。
“没有大功绩,根本无法被称为‘英主’。”
“更何况,正如帖木儿使团刚才所说。”
“如果只靠发放银钱与粮食,就能位列所谓的三代英主。”
“想要压住……五龙同朝的气运。”
“恐怕还不够资格……”
他再次提到“五龙同朝”,稍有头脑的人都明白……
这绝非善意之举!
显然是想趁此机会,搅动局势,让百姓心中生出疑虑。
可面对这些质问……
老皇上却忽然笑了。
他望着使团方向。
“看来那天说的话,你们是半点没听进去。”
“还是说,一心只想着皇长孙到底存不存在?”
话音刚落,他根本不在意使团成员脸色骤变。
转身望向百姓,再次开口。
“正如这些外宾所言。”
“如果只是靠发放银两与粮食,咱也不会称他为三代英主!”
“既然咱说了!”
“咱就有这个底气。”
“正好,今天的典礼,原本就是要向整个大明宣布。”
“告诉天下人,咱的长孙,在这段时间……”
“为咱大明,留下了多少真正珍贵的财富!”
------
pS:
即将来到第一部分的高潮部分了!!!
大家赶紧点点催更、加加书架!!!
给点好的评分!!!
再次跪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