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上明朝:宫束班的憨趣传奇
**
第一幕:筹备庙会
时间:明朝嘉靖年间,春和日丽的清晨
地点:北方某镇,宫束班院内(院中央立着一根刻有龙头的木制单杠,旁堆着绳索、木梯等工具)
【开场】
院内传来劈柴声,班主老周(年近五十,腰板挺直,手上布满老茧)正擦拭单杠龙头,徒弟大牛(二十出头,身材魁梧,略显憨厚)扛着木柴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
大牛:(喘着气)师父!刚去镇上买米,听说下个月庙会要办 “百艺赛”,咱宫束班的杠子表演要是能拿头名,往后咱这 “盘龙之术” 的名声可就响遍周边啦!
老周:(停下手中活,眼神亮了亮)百艺赛?倒是个好机会。不过咱这班底,还得再磨磨手艺。(朝屋内喊)小三、阿春,都出来!
【小三(十八九岁,灵活好动,爱耍小聪明)和阿春(十七岁,清秀利落,是班中唯一女弟子)从屋内跑出,小三手里还攥着半个馒头】
小三:师父,喊咱啥事儿?难道是要提前练新动作?我昨儿还琢磨着,能不能在杠上翻三个跟头再落地呢!
阿春:(白了小三一眼)先把你那 “两个跟头就晃腿” 的毛病改了再说吧。师父,是不是有啥新活儿?
老周:(指着单杠)下个月庙会百艺赛,咱宫束班要去参赛。从今天起,每天卯时起练活,大牛练托举稳劲,小三练空中翻腾,阿春练杠上平衡,我盯着你们仨,谁也不许偷懒!
三人齐声:(干劲十足)好嘞!
【大牛拍着胸脯走到单杠旁,试着握杠发力;小三蹦蹦跳跳绕着单杠转圈,琢磨翻腾角度;阿春则站在杠下,轻轻扶着杠身,感受平衡节奏,老周看着众人,嘴角露出笑意】
第二幕:练习风波
时间:筹备庙会半月后,午后
地点:宫束班院内(单杠旁铺着厚厚的干草,避免摔落受伤)
【场景】
大牛正托着木梯,让小三站在梯上练习 “杠上起跃”,小三深吸一口气,脚一蹬梯身往杠上跳,却没抓稳杠子,整个人顺着杠身滑下来,摔在干草堆里,疼得龇牙咧嘴。
大牛:(急忙放下木梯,扶起小三)咋样?没摔着吧?我就说你起跳太急,得再稳着点!
小三:(揉着屁股,不服气)哪是我急!是你托的梯子晃了!不信你让阿春试试!
【阿春走过来,先活动了下手腕脚踝,站在梯上轻轻一跃,稳稳抓住杠子,做了个 “单杠悬垂” 的动作,引得大牛拍手叫好。可没坚持几秒,阿春手一滑,也摔了下来,幸好干草够厚,没受伤】
阿春:(脸红了红)哎呀,手劲还是不够。
老周:(走过来,没责备,反而笑着递过水壶)都别急,杠子这活儿,讲究 “稳、准、柔”,大牛你托梯时脚要扎稳,小三起跳得找准发力点,阿春悬垂时手指得扣紧杠。来,大牛先跟我练托举,小三和阿春看着,学学发力技巧。
【老周站在单杠旁,让大牛双手托住自己的腰,慢慢将他举到与杠齐平的高度,边示范边讲解:“腰要挺,臂要直,力从脚起,别光用胳膊劲。” 小三和阿春认真看着,时不时点头。轮到小三练习时,他学着老周的方法调整发力,虽没完全成功,却比之前稳了不少;阿春再试悬垂,也多坚持了片刻。夕阳西下时,院内仍回荡着众人的笑声和鼓劲声】
第三幕:矛盾冲突
时间:庙会前一周,傍晚
地点:宫束班院内(单杠旁摆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画满动作的纸)
【场景】
老周指着纸上的动作,跟三人商量:“庙会表演时长有限,咱得选三个最出彩的动作串起来 —— 先让阿春上杠做‘燕式平衡’,再让小三接‘空中转体’,最后大牛托着小三做‘杠上叠罗汉’,咋样?”
小三:(立刻摇头)不行不行!“空中转体” 得放中间,我还想在转体后加个 “鹞子翻身”,那样更显眼!
阿春:(皱眉)加动作会超时的,而且你那 “鹞子翻身” 还没练熟,万一失误咋办?还是按师父的来,稳当最重要。
大牛:(点头附和)阿春说得对,咱别冒风险,稳拿名次才好。
小三:(急得涨红了脸)你们就是胆小!咱宫束班要想出名,就得玩点新鲜的!大牛你就知道稳,阿春你怕失误就别上啊!
阿春:(也来了气)我怕失误是为了整个班,你只顾自己出彩,不顾团队!
两人越吵越凶,大牛想劝却插不上嘴,老周脸色沉了下来,一拍桌子:“别吵了!表演是为了整个班,不是为了你们个人!既然谈不拢,今天先散了,明天再议!”
【小三气冲冲地跑回屋,阿春咬着唇,转身走到杠旁默默擦拭;大牛挠着头,看着老周叹气;老周望着单杠上的龙头,眉头紧锁】
第四幕:和解与成长
时间:矛盾次日,清晨
地点:宫束班院内(晨雾未散,单杠旁放着一碗温热的粥)
【场景】
阿春早早来到院内,刚要练习,就看见小三蹲在杠旁,手里攥着昨天那张动作纸,眼眶红红的。
阿春:(犹豫了一下,走过去)你咋这么早?还在生我气啊?
小三:(头也不抬)我昨天不该跟你吵,也不该只顾自己。夜里我想了想,我那 “鹞子翻身” 确实没练熟,要是失误了,不仅丢我的脸,还会连累咱整个班。
阿春:(笑了笑,递过手中的粥)我也有不对,不该直接否定你的想法。其实你想加新鲜动作也没错,咱可以改改 —— 把 “鹞子翻身” 简化成 “轻跃落地”,既不超时,也能显出彩,咋样?
小三:(猛地抬头,眼睛亮了)真的?那太好了!我还以为你再也不理我了呢!
【这时,大牛和老周也走了过来,大牛手里拿着一根打磨好的小木杠】
大牛:(笑着说)我昨儿琢磨了一晚上,给你做了根小木杠,你可以先在上面练 “轻跃落地”,不容易摔。
老周:(欣慰地点头)知错能改就好。咱宫束班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互相迁就、互相帮衬。来,咱再把动作顺一遍,小三的 “轻跃落地” 接在阿春的 “燕式平衡” 后,大牛托举时注意节奏,咱再练上三天,肯定能成!
【四人围在单杠旁,你一言我一语调整动作,晨光透过雾霭洒在他们身上,木杠上的龙头仿佛也露出了笑意】
第五幕:庙会表演
时间:庙会当天,正午
地点:镇中心广场(搭建着高台,台上立着两根龙头单杠,台下挤满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
【场景】
主持人高声喊道:“接下来,有请宫束班,为大家带来‘盘龙之术’杠子表演!” 老周带着三人走上台,台下观众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台上。
【音乐响起,阿春先上杠,双脚轻轻一蹬,身体悬在杠上,做出 “燕式平衡” 的动作,手臂伸直如展翅飞燕,台下顿时响起掌声。紧接着,小三纵身跃起,抓住另一根杠,先做了个 “空中转体”,再顺势接 “轻跃落地”,动作流畅利落,观众欢呼声更响。最后,大牛走上前,稳稳托住小三的腰,将他举到杠上,小三趴在杠上,大牛再托着阿春站到自己肩头,三人组成 “杠上叠罗汉” 的造型,单杠被压得微微弯曲,却始终稳固 —— 就在这时,阿春脚下一滑,身子晃了晃,台下观众瞬间屏住呼吸!
大牛:(急中生智)阿春,抓我肩膀!
小三:(立刻伸手)我拉你一把!
【阿春稳住心神,一手抓住大牛肩膀,一手被小三拉住,调整姿势后,重新站直。三人保持造型三秒,然后依次平稳落地,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有人扔上鲜花和铜钱,老周走上前,带着三人深深鞠躬】
第六幕:传承希望
时间:庙会表演后三日,上午
地点:宫束班院内(单杠旁围着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眼里满是羡慕)
【场景】
大牛正在给孩子们演示握杠的正确姿势,小三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土里画杠上动作,阿春则给孩子们递水,老周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着这一幕,脸上满是欣慰。
一个孩子:(拉着大牛的衣角)大牛哥,我也想练 “盘龙之术”,能加入宫束班吗?
大牛:(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当然可以!不过练杠子得吃苦,你怕不怕?
孩子们齐声:不怕!
老周:(站起身,走到孩子们面前)咱这 “盘龙之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民间手艺,靠的就是一代传一代。你们愿意学,咱宫束班就愿意教 —— 从今天起,每天辰时来院里,先练基本功,慢慢来,将来你们也能在台上出彩!
【老周话音刚落,小三扛起小木杠,大牛领着孩子们站成一排,阿春拿着毛巾,准备开始教学。阳光洒在单杠的龙头上,泛着温暖的光,院内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和老周的讲解声,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