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记》剧本
场景一:工艺门后山竹林
时间:暮春午后
人物:
- 宫束班(三十余岁,工艺门门主,总爱揣着把刻刀晃悠)
- 石头(二十出头,力气大但总走神,手里攥着半截青竹)
- 木勺(十九岁,爱啃着木勺琢磨事,怀里揣着本翻烂的《孟子》)
- 铁蛋(十七岁,毛手毛脚,正用刻刀在竹片上划拉)
(阳光透过竹叶筛下来,宫束班靠在老竹椅上打盹,手里的刻刀随着呼噜声轻点膝盖。石头举着青竹跟铁蛋对打,木勺蹲在旁边啃着木勺,眼睛直勾勾盯着手里的书。)
铁蛋(竹片拍在石头后脑勺上):哎!输了输了!你这招“横扫千军”连我家大黄狗都躲得开!
石头(捂着后脑勺蹦起来):胡说!我这是新创的“竹影婆娑”!你懂个屁——(脚一滑,整个人撞在宫束班的竹椅上)
(宫束班“嗷”一声弹起来,刻刀差点戳到自己鼻子。木勺吓得把木勺吞进去半截,慌忙吐出来咳嗽。)
宫束班(揉着腰瞪眼睛):反了天了!我这把老骨头迟早被你们拆了当柴烧!
木勺(举着《孟子》凑过来):门主门主,您看这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不是说不能让您这老骨头被我们拆了?
铁蛋(凑过去抢书):让我看看!昨天看到“鱼我所欲也”,馋得我半夜起来啃了三个窝头!
(两人争抢间,书页“刺啦”一声扯掉半页。木勺“哇”地蹲在地上哭,铁蛋举着半页纸傻眼了。)
石头(挠着头打圆场):哭啥呀,找先生再抄一本不就完了?
木勺(抹着鼻涕):可……可要是以后没人会抄了呢?要是……要是千百年后,这书丢了咋办?
(这话一出,仨人都愣住了。宫束班摸着下巴,突然一拍大腿。)
宫束班:对啊!咱们工艺门最擅长啥?刻石头啊!把这《孟子》刻在石碑上,埋在地下,就算洪水滔天,石头总不能跑了吧?
铁蛋(眼睛一亮):对啊!上次我刻的小乌龟埋在院子里,三年了挖出来还好好的!
石头(拍着胸脯):我去后山搬最大的青石!保证比门主您的腰还结实!
木勺(立马不哭了):我来校对!保证一个字都不差!谁刻错了我拿木勺敲他脑袋!
(三人说干就干,宫束班翻箱倒柜找出最大的刻刀,石头扛着比人还高的青石往院子里挪,铁蛋蹲在旁边磨凿子,木勺抱着书念念有词。)
场景二:工艺门大院子
时间:三日后清晨
人物: 同上,加了个路过的豆腐张
(院子中央立着块丈高的青石,宫束班站在架子上刻字,石头举着梯子晃悠,铁蛋蹲在下面递凿子,木勺趴在石桌上逐字核对。)
木勺(突然跳起来):错了错了!“天时不如地利”的“利”,您刻成“禾”字旁了!
宫束班(眯着眼瞅了半天):哪有?这不挺像的吗?
铁蛋(搬来板凳站上去看):门主,还真是!您这刻的像“和”,读起来成“天时不如和地”了,难不成要跟土地爷拜把子?
(石头笑得手一松,梯子晃了晃,宫束班抱着石碑腿大喊:“稳住稳住!我这老胳膊老腿要交代在这儿了!”)
木勺(叉着腰):都说了要仔细!上次刻“仁”字,铁蛋非要在旁边刻个小人,说这是“仁人”,差点被先生打板子!
铁蛋(梗着脖子):那小人刻得多精神!再说了,昨天石头给石碑浇水,差点把“义”字冲成“叉”字,谁也别笑谁!
(正闹着,卖豆腐的张大爷挑着担子路过,探头进来瞅。)
张大爷:宫门主,这是刻啥宝贝呢?比给县太爷刻的功德碑还上心?
宫束班(得意地拍着石碑):刻《孟子》!让后世子孙都看看咱老祖宗的道理!
张大爷(凑过去看了看):哎哟,这“得道多助”刻得好!就是……这“助”字旁边咋多了个小爪子?
铁蛋(红着脸挠头):我……我觉得“助”人就得伸出爪子搭把手……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宫束班笑得手一抖,凿子在“富贵不能淫”的“淫”字旁边多刻了个小点。)
木勺(眼尖):完了!“淫”字多了个点,看着像“淫”字长了个痦子!
石头(笑得直拍大腿):说不定后世以为这是通假字呢!就叫“淫有痦子”!
(这话把宫束班笑得从架子上滑下来,正好摔进石头怀里。张大爷笑得豆腐担子都翻了,嫩豆腐滚了一地。)
场景三:工艺门后山
时间:半月后黄昏
人物: 同上
(十块石碑整整齐齐立在后山石窟里,宫束班带着仨徒弟上香,木勺捧着剩下的半本《孟子》,铁蛋兜里揣着刻坏的小石碑,石头扛着锄头准备填土。)
宫束班(对着石碑作揖):老孟啊老孟,咱工艺门没文化,但知道你说的都是好话。就把你刻在石头上,要是千年后有人挖出来,知道咱东周人不只是会打仗,还懂这些道理。
铁蛋(掏出刻坏的小石碑):我把刻错的字埋在旁边当陪衬,让后世知道咱也不是一次就成的。
石头(挥着锄头):我再堆个土坡,上面种满酸枣树!谁想偷石碑,先让酸枣刺扎他屁股!
木勺(摸着石碑上的字):以后每年都来拓印一次,要是石碑坏了,咱再刻新的!子子孙孙传下去!
(夕阳把四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宫束班看着仨徒弟打闹,突然想起啥似的笑出声。)
宫束班:对了!忘了刻上咱工艺门的名字了!
铁蛋(举起凿子就要往石碑上补):我来我来!刻上“铁蛋刻石,天下第一”!
木勺(一把抢过凿子):刻“工艺门全体憨货刻”!这样后世就知道是咱们干的!
(四人围着石碑哈哈大笑,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远处传来张大爷卖豆腐的吆喝声,混着风里的酸枣花香,石碑上的“仁义礼智信”在夕阳下闪着光。)
《工艺门刻碑记》
工艺门 无名
青竹打闹惊门主,半页残书惹泪垂。
忽念千年文籍灭,急寻万载石肤肥。
错将“利”字添禾穗,误把“仁”旁刻小眉。
笑罢挥凿深勒骨,酸枣丛中字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