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木星引力阱·废弃观测站
星舰的曲率引擎在虚空中留下淡蓝色的能量尾迹,当引擎功率稳定在75%时,木星L2拉格朗日点的坐标在导航终端上逐渐从模糊的光点转为清晰的空间标记。主控舱内,乐乐盯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航线参数,指尖在虚拟操作面板上轻轻滑动——从星舰当前位置到L2点,直线距离约3.2亿公里,以当前0.12倍光速的巡航速度,预计48小时后抵达。
“阿木尔,持续监测木星引力场的变化,L2点处于木星与太阳的引力平衡点,空间结构极不稳定,一旦出现引力波动,立即调整航线。”乐乐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到各岗位,导航舱的阿木尔正将引力场监测频率从每小时1次提升至每10分钟1次,屏幕上的引力场模拟图呈现出对称的“马鞍形”,这是L2点典型的引力分布特征。
“收到,引力场监测频率已调整,当前木星磁层活动稳定,太阳风粒子通量0.8x10?个\/平方厘米,未发现异常波动。”阿木尔的汇报让乐乐稍感安心,但她的目光很快转向培育舱的实时画面——古丽正用显微镜头观察菌网的灵脉通道,之前凝结的银色结晶虽已停止生长,但通道壁上仍残留着细微的结晶颗粒,像覆着一层薄霜。
“古丽,灵脉通道的修复进度如何?残留的结晶会不会影响后续能量传输?”乐乐问道,生物监测面板显示菌网活性维持在96.2%,灵脉能量传输速率恢复至每秒9.5焦耳,虽未完全回到最佳状态,但已满足基础需求。
古丽将显微镜头的画面放大至200倍,屏幕上清晰可见灵脉通道壁上的结晶颗粒正被菌网自身分泌的透明黏液包裹:“菌网在自主修复,黏液能溶解残留的结晶颗粒,预计24小时内可完全清除。不过刚才检测到,灵脉能量的波动频率与木星引力场的频率存在0.2赫兹的共振,虽然暂时没有影响,但进入L2点后,这种共振可能会加剧。”
“共振加剧?”小宇从能源舱探出头,手里拿着引力波探测器的校准报告,“如果灵脉能量与引力场产生强共振,可能会导致培育舱的能源线路过载,我需要在抵达前加固能源线路的绝缘层,同时增加备用散热装置。”
乐乐点头同意,目光重新回到主控屏幕——地球指挥中心刚刚传输来的废弃观测站资料正在解密,文档显示该观测站代号“守望者-1”,建于2024年,主要任务是监测木星的极光活动和木卫二冰层下的海洋信号。2034年失联前,观测站曾向地球发送过一组加密数据,标注为“紧急异常”,但因信号中断,仅传输了37%的数据碎片。
“林默,能不能尝试恢复那组加密数据碎片?或许能找到观测站失联的原因。”乐乐指着屏幕上的加密文档,文档图标旁标注着“损坏率63%”的红色字样。林默立即将数据碎片导入星舰的超级计算机,启动数据修复程序:“数据碎片的损坏程度太高,需要借助木星的引力透镜效应增强信号,等我们靠近L2点后,修复成功率能提升至50%以上。”
48小时的航行在紧张的准备中悄然流逝。当星舰距离L2点还有100万公里时,舷窗外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原本均匀分布的星光突然出现轻微的扭曲,像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杯观察外界,这是L2点引力场形成的“引力透镜”效应。导航终端上,“守望者-1”观测站的轮廓首次显现,它像一颗锈迹斑斑的金属球体,悬浮在虚空中,表面的太阳能帆板早已折断,只剩下两根扭曲的支架。
“阿木尔,降低推进器功率至20%,启动姿态稳定系统,避免被L2点的引力阱捕获。”乐乐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引力场监测数据显示,观测站周围50公里范围内存在不规则的引力漩涡,像围绕着球体的暗黑色气流。
星舰缓缓调整姿态,朝着观测站的对接端口靠近。当距离缩短至10公里时,林默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观测站内部有微弱的能量信号!频率1.8赫兹,与之前解析的未知信号频率一致!”
“能量信号?”乐乐的心头一震,观测站已失联10年,理论上能源系统应早已耗尽,怎么会有能量残留?“林默,定位信号来源,是观测站的哪个舱段?”
“信号来自观测站的核心控制室,功率约0.5瓦,像是备用电源在维持某种设备运行。”林默调出观测站的结构图纸,核心控制室位于观测站的中部,与能源舱和通讯舱相邻,图纸上用红色标注着“高压危险”的区域。
就在这时,菌网的生物监测面板突然发出“滴滴”的警报——灵脉能量的波动频率骤升至1.8赫兹,与观测站的能量信号频率完全同步,通道壁上刚修复的区域再次出现细微的结晶颗粒,像被激活的种子,开始缓慢生长。
“是观测站的能量信号在激活结晶!”古丽的声音带着焦急,她立即启动灵脉稳定剂的雾化系统,淡绿色的雾滴喷洒在菌网表面,结晶的生长速度瞬间放缓,“必须切断观测站的能量信号,否则菌网的修复会功亏一篑!”
乐乐快速做出决定:“小宇,准备携带电磁脉冲装置,随我进入观测站,找到能量信号的来源并切断;林默,留在星舰监测观测站的能量信号和菌网状态,一旦信号增强,立即用干扰信号压制;阿木尔和古丽,负责星舰的姿态控制和菌网修复,确保我们离开后星舰安全。”
10分钟后,乐乐和小宇穿戴好防辐射航天服,携带电磁脉冲装置、便携式探测器和应急照明设备,通过星舰的对接通道进入观测站。刚踏入观测站的通道,一股刺鼻的金属锈蚀味就透过航天服的过滤系统传来,通道壁上的应急灯早已熄灭,只有两人头盔上的探照灯在黑暗中划出两道光柱,照亮满地的灰尘和断裂的管线。
“探测器显示能量信号就在前方50米的核心控制室,不过通道内有两处结构坍塌,需要小心通过。”小宇手持探测器,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指针缓慢跳动,指向通道深处。两人小心翼翼地绕过坍塌的金属板,脚下不时传来管线断裂的“咔嚓”声,仿佛随时会有更多结构坍塌。
当抵达核心控制室的舱门前时,探测器的信号强度达到峰值。乐乐尝试用航天服的通讯器连接控制室的门禁系统,但屏幕上只显示“系统离线”的提示。“只能强行破门了。”小宇从工具包中取出液压破门器,将其固定在舱门的缝隙处,按下启动按钮——液压装置发出低沉的运转声,舱门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变形,最终“砰”的一声被推开。
控制室内部一片狼藉,中央的主控台布满灰尘,屏幕碎裂,键盘上的按键大多已脱落,只有角落的一台小型设备还在运行,屏幕上闪烁着微弱的绿光,正是能量信号的来源。乐乐走上前,用探照灯照亮设备——设备外壳上印着“量子数据记录仪”的字样,屏幕上滚动着一行重复的代码:“EmERGENcY-07-11-2034-dAtA INpLEtE”。
“2034年11月7日,正是观测站失联的日期!”乐乐快速记录下代码,小宇则用探测器扫描设备的能源接口:“设备由备用蓄电池供电,电量还剩12%,预计还能运行8小时。不过蓄电池的线路存在短路风险,强行切断可能会引发爆炸。”
“不能强行切断,我们需要先提取记录仪中的数据,或许能找到观测站失联的原因。”乐乐从工具包中取出数据连接线,尝试连接记录仪的数据接口。当连接线插入接口的瞬间,记录仪的屏幕突然闪烁,原本重复的代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模糊的影像——影像中,一名穿着白色实验服的研究人员正对着镜头说话,背景是剧烈晃动的控制室,警报声和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这里是‘守望者-1’,我们发现了……一种未知的能量体,它在木星的冰层下……不,它在吸收木星的磁场能量!观测站的设备开始失控,能源舱出现泄漏……我们必须把数据传出去,否则……”影像突然中断,屏幕重新回到重复的代码界面,只留下研究人员惊恐的眼神和未说完的话。
“能量体?在木星的冰层下?”乐乐的心头一震,她立即让小宇提取记录仪中的完整数据:“不管能不能修复,先把数据拷贝下来,这可能是解开暗物质异常和时空畸变的关键。”
小宇快速连接数据拷贝设备,进度条缓慢爬升。就在这时,控制室的地面突然剧烈震动,顶部的金属板开始脱落,探测器的警报声响起——能量信号的频率突然从1.8赫兹飙升至3.2赫兹,星舰的通讯器中传来林默焦急的声音:“乐乐!观测站周围的引力漩涡突然增强,星舰被引力牵引,正在缓慢靠近观测站!菌网的灵脉能量波动也同步加剧,结晶生长速度提升了3倍!”
“怎么会突然增强?”乐乐看向量子数据记录仪,屏幕上的代码开始扭曲,像是受到某种干扰。小宇的拷贝进度条停在78%,设备发出“数据传输中断”的提示。“是引力漩涡影响了数据传输!我们必须立即离开,否则会被困在这里!”小宇拉起乐乐,朝着通道口跑去。
就在两人即将跑出控制室时,乐乐突然注意到主控台的抽屉缝隙中露出一张纸质文件。她不顾小宇的劝阻,冲回主控台,拉开抽屉——文件已经泛黄,上面用手写的字迹记录着一组坐标和一段文字:“能量体坐标:木星北纬37.5°,西经112.3°,深度1200公里,它在进化,会跟随暗物质流移动,目标未知……”
“目标未知?”乐乐快速将文件拍照存入航天服的数据库,就在这时,控制室的顶部再次剧烈震动,一块巨大的金属板朝着她的方向坠落。小宇眼疾手快,一把将乐乐推开,金属板“轰”的一声砸在主控台上,激起漫天灰尘。
“快走!没时间了!”小宇拉起乐乐,两人跌跌撞撞地冲出通道。当回到星舰的对接通道时,观测站的结构已开始大面积坍塌,通道壁上的裂缝不断扩大,像是随时会解体。乐乐立即下令关闭对接通道舱门,启动星舰的推进器,试图摆脱观测站的引力牵引。
星舰的推进器喷出强大的蓝色火焰,与观测站的引力牵引形成对抗。导航终端上,星舰与观测站的距离缓慢增加,从10公里增至20公里,再到50公里——当距离达到100公里时,观测站突然发出一道刺眼的白光,随后在引力漩涡的作用下开始解体,金属碎片像烟花般四散飞溅,最终被木星的引力捕获,朝着木星表面坠落。
“观测站解体了……”林默的声音带着震惊,屏幕上的能量信号消失,菌网的灵脉能量波动也逐渐恢复稳定,结晶的生长再次停止。乐乐松了口气,瘫坐在对接通道的舱门旁,看着航天服数据库中那张泛黄的文件照片——木星北纬37.5°,西经112.3°,深度1200公里,这个坐标像一道谜题,等待着他们去解开。
回到主控舱后,乐乐立即让林默分析从量子数据记录仪中提取的78%数据。1小时后,林默拿着分析报告走进主控舱,脸色凝重:“数据中提到,观测站在失联前监测到木星内部存在一个巨大的‘能量核心’,这个核心能吸收木星的磁场能量,并释放出暗物质粒子流。2034年11月7日,能量核心突然爆发,释放的暗物质粒子流摧毁了观测站的通讯系统和能源舱,导致观测站失联。”
“能量核心……释放暗物质粒子流……”乐乐的手指在星图上标出文件中的坐标,这个坐标位于木星的南半球,恰好是木星磁场最强的区域,“之前我们遇到的空间异常场、暗物质流和时空畸变,都是这个能量核心导致的?”
“很有可能。”林默调出木星的磁场分布图,“能量核心吸收磁场能量后,会不定期释放暗物质粒子流,这些粒子流在宇宙中形成空间异常场,干扰航天器的通讯和导航,甚至引发时空畸变。而我们之前解析的未知信号,很可能是能量核心释放的粒子流自带的频率信号。”
古丽这时补充道:“菌网对暗物质粒子的敏感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灵脉能量本质是弱相互作用粒子,与暗物质粒子能产生共振,所以当暗物质粒子流靠近时,菌网会出现结晶和能量波动。如果能利用菌网的这种特性,或许可以监测能量核心的活动规律,提前预警暗物质粒子流的释放。”
“这是个好主意。”乐乐点头,“古丽,你负责调整菌网的监测参数,让它成为暗物质粒子流的预警系统;小宇,分析能量核心的能量释放规律,看看能不能找到它的爆发周期;林默,继续修复数据碎片,争取找到更多关于能量核心的信息;阿木尔,计算前往木星北纬37.5°,西经112.3°坐标的航线,我们需要近距离观察能量核心,但必须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被木星的引力捕获。”
各岗位成员立即行动起来,主控舱内再次恢复忙碌的景象。星舰调整航向,朝着木星的南半球飞去,舷窗外,木星的表面越来越清晰,巨大的红斑在云层中缓缓旋转,像是一只注视着他们的眼睛。
当星舰距离木星表面还有10万公里时,古丽突然传来紧急汇报:“乐乐!菌网的灵脉能量波动频率骤升至5.2赫兹,暗物质粒子流预警启动!预计1小时后,一股强暗物质粒子流将从能量核心释放,方向正对着星舰当前位置!”
乐乐立即让阿木尔调整航线:“立即偏离当前航线,向木星的背阳面移动,避开粒子流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