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站上舞台的那一刻,聚光灯打在她苍白的脸上,她几乎有些站立不稳。台下上百双眼睛,以及三位导师审视的目光,像无形的压力,让她呼吸困难。
她张了张嘴,想要报出自己要表演的片段——经典话剧《雷雨》中四凤的一段独白,却发现喉咙干涩,发不出清晰的声音。
现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和窃窃私语。
“这么紧张还来参加比赛?”
“完了,估计第一句台词就要卡壳。”
“心理素质太差了……”
陈景深微微蹙眉,身体向后靠了靠,脸上已经带上了一丝不耐。在他看来,连基本舞台状态都无法保持的演员,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去点评。
宋薇眼中则流露出一丝怜悯,但她作为导师,也需要维持专业的标准。
何炯经验丰富,正准备出言安抚一下选手的情绪。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观察的凌墨,拿起了话筒。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透过音响清晰地传遍全场:
“林月,是吗?”
林月猛地抬头,看向凌墨,眼神里带着慌乱和无助。
“看着舞台侧方那道追光,想象那里是你房间的窗户。”凌墨的声音平稳而温和,仿佛在引导,而非命令,“你现在不是在舞台上,你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夜深人静,窗外下着雨。你不是在‘表演’四凤,你就是那个心里藏着无数秘密、充满恐惧和绝望的女孩。”
他没有催促她开始,而是用语言,帮她构建起一个安全的、属于角色的情境。
林月怔怔地看着凌墨,顺着他的话语,她的目光投向了侧方的灯光,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一些。她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虽然手指还在微微颤抖,但眼神里的恐惧,似乎被一种沉浸在情境中的迷茫所取代。
她开始了。
没有立刻念出台词,而是先做了一个推开“窗户”的动作,仿佛真的感受到了窗外冰凉的雨气。然后她转过身,背对着“窗户”,面向虚空,开始了那段着名的独白。
她的声音起初依旧带着颤音,很小,但奇迹般地,所有人都听清了。
“这屋子……怎么这么闷……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她没有用太多夸张的肢体语言,甚至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地站着,或者缓慢地踱步。但她的眼神,充满了内容——有对周萍的爱恋与愧疚,有对命运的恐惧与不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绝望。
当她说到“我有时候真想死了干净”时,一滴眼泪毫无征兆地从她眼角滑落,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那种压抑到极致、无声无息的悲伤。
整个表演,她没有爆发,没有嘶吼,却用一种内敛的、近乎真实的状态,将四凤那个时代女性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剧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表演结束,现场一片寂静。
许多观众还沉浸在那种压抑悲伤的氛围里。
林月站在台上,微微喘息,似乎还没完全从角色中抽离,但眼神已经比刚才清亮了许多,带着一丝忐忑,望向导师席。
“哗——!”
迟来的掌声终于响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和真诚!
宋薇率先拿起话筒,她的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一丝激动:“林月,你的表演,让我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你没有去‘演’悲剧,你在舞台上,‘活’成了那个悲剧中的人。尤其是你的眼神和那些细微的肢体控制,非常有感染力。虽然技巧上还有些青涩,但这份对角色的信念感和共情能力,非常珍贵!我给你,A!”
“A级!”何炯高声宣布。
现场响起一阵惊呼。初舞台直接拿到A级,意味着极高的认可和期待。
林月捂住嘴,眼眶瞬间红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压力给到了陈景深。他显然没料到这个开场如此糟糕的女孩,竟然能爆发出这样的能量,而且得到了宋薇如此高的评价。他之前的不耐烦此刻显得尤为尴尬。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维持着影帝的派头:“嗯……确实,情感很真挚,能看出来你投入了。不过……”他话锋一转,开始挑刺,“在一些台词的节奏处理上,还可以更精准。比如‘闷得人透不过气来’这一句,重音放在‘闷’上,会比放在‘透不过气’上,更能体现环境的压迫感。另外,肢体语言可以再丰富一些,毕竟是舞台表演嘛。”
他的点评不能算错,但在此刻林月这份近乎本真的表演面前,显得格外教条和……苍白。仿佛在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模板,去套一个充满灵气的、独特的生命体。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尚未点评的凌墨。
凌墨看着台上因为得到A级而激动,又因为陈景深的点评而有些不知所措的林月,缓缓开口:
“我不完全同意陈老师的观点。”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安静!连陈景深都意外地挑了挑眉,看向凌墨。
凌墨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表演,尤其是话剧片段的舞台表演,确实需要一定的放大和技巧。但最高级的表演,永远是‘真听真看真感受’,是让观众相信你就是那个人,而不是在欣赏你的表演技巧。”
他目光转向林月,带着肯定:“林月刚才的表演,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她摒弃了几乎所有程式化的‘演’,而是完全沉浸在四凤的情境里。她台词里的颤抖,不是技巧不足,而是角色内心恐惧的真实外化。她肢体的‘不够丰富’,恰恰符合了四凤在那个压抑环境下的状态——一个被命运束缚,不敢有大动作的年轻女佣。”
“至于台词的重音,”凌墨看向陈景深,眼神平静无波,“放在‘闷’上,是技巧。放在‘透不过气’上,是本能,是人物在那一刻最真实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我认为,林月的处理,更贴近人物。”
一番话,条理清晰,论据充分,不仅肯定了林月的闪光点,更是直接反驳了陈景深过于技巧化的点评,将其上升到表演理念的层面。
陈景深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凌墨说的句句在理,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击。这种在专业上被当众“打脸”的感觉,让他极其难堪。
现场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两位男导师之间那无声的、激烈的碰撞。
凌墨却不再看陈景深,他对林月说道:“你的表演,有璞玉的质地。技巧可以后天磨练,但对角色的这份感知和信念,是天赋。保持住它,同时有意识地学习和补充技巧,你的未来,不可限量。这个A,你实至名归。”
他的话,既是对林月的肯定和指引,也仿佛是对刚才那场无形较量的最终定论。
林月泪流满面,对着凌墨和宋薇的方向深深鞠躬。
后台,总导演兴奋地一拍大腿:“绝了!凌墨这段点评和反驳,简直是神来之笔!这期节目的爆点有了!演技理念之争,天才少女的发掘,导师之间的暗流涌动!太好了!”
录制在一种复杂的氛围中继续。所有人都明白,随着凌墨这番旗帜鲜明的表态,《演技之心》的舞台,将不再仅仅是选手的竞技场,更将成为导师之间,关于何为“真正表演”的理念之争的战场。
而初来乍到的凌墨,用他扎实的功底、犀利的眼光和敢于直言的勇气,已然在这片战场上,插下了属于自己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