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唱片倒台的尘埃渐渐落定,娱乐圈迎来了一轮新的洗牌,而凌墨则彻底摆脱了过往的所有桎梏,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青年文化推广大使”这一全新的角色之中。
他推掉了大量纯粹商业性的活动和天价片约,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与国家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推广”系列项目中。
凌墨主导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名为 “非遗新绎” 。其核心并非简单的展示和说教,而是旨在通过现代的艺术语言、科技手段和国际化表达,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真正走进当代年轻人和国际观众的视野。
项目计划庞大而系统,包括:
· 纪录片《手艺之心》:走访国内数十位顶尖的非遗传承人,记录他们极致专注的“匠人”状态,并探讨传统技艺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凌墨亲自担任策划和旁白。
· 创新舞台剧《织梦》:以江南丝绸、苏绣等非遗技艺为灵感源泉,融合现代舞美、音乐和戏剧表演,创作一台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舞台剧,计划在国内巡演后,推向海外市场。
· 数字艺术展“纹藏”:利用VR、AR等前沿技术,将敦煌壁画、青铜纹饰、传统建筑构件等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纹样,转化为可交互、可沉浸式体验的数字艺术作品,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凌墨并非只是挂名,他深度参与了每一个环节。与纪录片导演一起探讨拍摄脚本,与舞台剧编导争论表演形式,与数字艺术家沟通技术实现的可能。他把自己关在资料室里,查阅大量文献,拜访专家学者,那股钻研的劲头,丝毫不亚于当初为了演好陈默而闭关故宫。
然而,当“非遗新绎”项目的初步方案和凌墨投入其中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后,外界却并非一片叫好之声。
质疑的声音,开始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
一些自诩为“文化保守派”的学者和评论家首先发难。
【年轻演员搞文化推广?未免太过儿戏!非遗传承需要的是沉静的学术研究,不是这种娱乐化的包装!】
【凌墨此举,恐怕是沽名钓誉,打着文化的旗号行商业之实!】
【将严肃的非遗技艺与舞台剧、数字艺术结合?这是对传统的亵渎和破坏!】
一些被凌墨婉拒合作的商业资本和竞争对手,也在暗中推波助澜。
【凌墨这是飘了?真以为自己能担当起文化复兴的重任了?】
【放着赚钱的商业活动不接,去搞这些吃力不讨好的项目,怕是很快就要坐吃山空咯!】
【等着看吧,这种项目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搞成四不像!】
甚至连一部分凌墨的粉丝,也隐隐有些担忧。
【墨墨,咱们好好拍戏上综艺不行吗?搞这些项目感觉好累啊,而且容易招黑。】
【是啊,感觉步子迈得有点大,万一没做好,会被嘲死的。】
网络上的舆论开始出现分化。支持者认为凌墨有担当,敢于挑战;质疑者则认为他不自量力,哗众取宠。
经纪人李姐看着这些负面评论,有些焦虑地找到凌墨:“凌墨,外面的声音……我们要不要回应一下?或者,适当调整一下项目的方向,更稳妥一些?”
凌墨正在审阅《织梦》舞台剧的舞美设计图,闻言头也没抬,语气平静无波:“回应什么?用嘴巴告诉别人我们能行?”
他放下图纸,看向李姐,眼神锐利而坚定:“李姐,还记得我们当初决定走这条路时说过的话吗?我们要做的,不是迎合所有人的期待,而是坚持我们认为对的事情。”
“可是……”
“没有可是。”凌墨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质疑,永远都会存在。当我们默默无闻时,质疑我们的能力;当我们崭露头角时,质疑我们的动机;当我们想要做点实事时,质疑我们的方法。如果因为害怕质疑就畏首畏尾,那我们什么都做不成。”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他们不是质疑我们在‘玩票’,在‘破坏’吗?”凌墨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那就用最终的作品,让他们闭嘴。”
“通知所有项目组,”凌墨转身,下达指令,“加快进度,精益求精。我们要做的,不是辩解,而是拿出一件件让人无话可说的作品。到时候,所有的质疑,都会成为衬托我们成功的背景音。”
李姐看着凌墨那坚毅的侧脸,心中的担忧渐渐被一股豪情所取代。是啊,跟着这样一个永远目标明确、永远敢于迎难而上的老板,还有什么好怕的?
“明白了!”李姐重重点头,“我这就去督促各方进度!”
凌墨团队内部再次凝聚起强大的执行力,顶着外界的质疑和压力,全力推进“非遗新绎”项目。他们深知,这是一场硬仗,一场需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赢得的战争。
而凌墨,作为这场战役的总指挥,他的目光已经穿越了眼前的纷扰,投向了项目成功时,那片必将更加璀璨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