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活家》新一季,选址在了一个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景色如画。
凌墨作为飞行嘉宾抵达时,何老师、谢楠等老熟人早已在“生活家小屋”——一座临水而建的古朴院落前等候。
“凌墨!欢迎回家!”何老师张开双臂,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谢楠也笑着打趣:“咱们的文化大神来了,感觉我们这小院儿都蓬荜生辉了!”
直播镜头早已开启,看到凌墨出现,弹幕瞬间沸腾:
“啊啊啊凌墨来了!”
“梦回杏花坞!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
“凌墨这身休闲装好帅!好有生活气息!”
凌墨笑着与大家打招呼,神态轻松自然,与之前在《典藏》里的博学深沉、直播时的锋芒内敛截然不同,仿佛卸下了所有光环,只是一个来老朋友家做客的年轻人。
节目组这一期的主题是“夏末江南,寻味本真”。任务也很简单:自己动手,用当地的食材准备一顿晚饭。
凌墨主动接过了处理食材的活儿。他坐在小院里的竹凳上,面前放着刚从地里摘来的嫩藕、鸡头米、还有几条活蹦乱跳的鳜鱼。
他没有丝毫嫌弃,挽起袖子,拿起小刀,手法熟练地开始刮鳞、去内脏。那专注的神情,利落的动作,一看就是经常下厨的。
“哇,凌墨,你这手法可以啊!”谢楠在一旁看得惊讶。
凌墨抬头笑了笑:“以前一个人住,习惯了。”
他处理完鱼,又开始剥鸡头米。这东西外壳坚硬,处理起来很费功夫。凌墨却很有耐心,用小剪刀一点点剪开外壳,取出里面白嫩的果仁,动作不疾不徐,透着一种宁静的力量。
何老师在一旁洗菜,看着凌墨,感慨道:“每次看凌墨做事,都觉得特别治愈。不管是弹琴写字,还是剥个鸡头米,都特别投入,特别静。”
凌墨闻言,笑道:“何老师,生活本就是由这些小事组成的。能把小事做好,心里就踏实。”
这话平淡,却透着哲理,引得弹幕一阵共鸣。
食材准备妥当,凌墨系上围裙,开始掌勺。他做的都是江南家常菜:清蒸鳜鱼、糖醋藕片、鸡头米炒虾仁,还有一个冬瓜排骨汤。
他没有炫技,就是最普通的做法,但火候掌握得极好。鳜鱼蒸得恰到好处,肉质鲜嫩;藕片清脆爽口;鸡头米软糯 q 弹;冬瓜汤清淡鲜美。
当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端上桌时,众人都惊呆了。
“我的天,凌墨你还有这手艺?!”谢楠惊呼。
何老师夹了一筷子鱼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然后竖起大拇指:“绝了!这味道,是家的味道!”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聊着天,气氛温馨而融洽。凌墨话不多,但偶尔接话,总能说到点子上,引得大家会心一笑。
饭后,夕阳西下,众人坐在院子的凉棚下喝茶纳凉。何老师适时地提起了凌墨的新剧。
“凌墨,听说你的《长安乐》马上就要播了?给我们剧透一下呗?”
凌墨捧着茶杯,看着远处水面上泛起的金色涟漪,微笑道:“《长安乐》讲的是盛唐乐师李长安的故事。对我来说,饰演这个角色,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悲欢。希望大家能喜欢。”
他没有过多剧透,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下角色的内核和自己拍摄的感受,却足以勾起所有人的好奇心。
“哇,听起来就很棒!到时候一定追剧!”谢楠立刻捧场。
何老师也点头:“凌墨的戏,肯定有质量保证。从预告片看,那个气质就绝了!”
直播间的观众也被吊足了胃口:
“期待《长安乐》!凌墨的古装扮相太杀了!”
“听他这么一说,更想看了!”
“到时候一定支持!”
借着节目轻松的氛围,凌墨不着痕迹地完成了新剧的宣传,效果比正经的发布会还好。
夜晚,众人一起放了荷花灯。凌墨在自己的灯上,用毛笔轻轻写下了“平安喜乐”四个字,放入河中,看着它随着水流缓缓漂远,融入一片星光灯火之中。
这一刻,没有娱乐圈的纷争,没有角色的重压,只有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惬意。
第二天,凌墨的飞行录制结束。何老师和谢楠将他送到村口,依依不舍。
“凌墨,有空常回来看看。”何老师拍拍他的肩膀。
“一定。”凌墨笑着点头。
坐上车,离开这片世外桃源,凌墨看着后视镜里逐渐远去的白墙黛瓦,心中一片宁静。
这一次短暂的田园之旅,不仅放松了身心,宣传了新剧,更向观众展现了他生活中温和、接地气的一面,进一步拉近了距离。
现在,休憩结束。
接下来,他将要全身心投入到韩山平导演《故宫修复笔记》的前期培训中,去迎接那个沉默而厚重的角色——修复师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