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经历了弹劾勋贵、朝堂激辩这等高刺激性的“大项目”,吴铭感觉自己的神经像是被拉满的弓弦,急需放松一下。这日下值,他决定暂时把什么钱法、税粮、派系斗争都抛在脑后,好好体验一下大明南京城的市井生活。
内心oS:「项目经理也需要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今天就给自己搞个‘明代南京文化深度游’!」
他换上一身半新不旧的青布直身,揣上几钱碎银子和一吊铜钱,溜达着就出了门。南京作为帝都,自然是繁华异常。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贩夫走卒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杂着食物香气、脂粉味和牲畜的气味。
吴铭看什么都新鲜。捏面人的、吹糖人的、卖各色小吃的、耍猴戏的……他像个刚进城的土包子,东瞅瞅西看看,时不时还买块桂花糕、切一包驴肉,边走边吃,毫无御史老爷的架子。
内心oS:「这纯天然无添加的零食就是香!就是支付系统太坑爹,找零找回来一堆说不清年代的旧铜钱,还得被小贩掂量半天。」
逛着逛着,他被一家门面颇大的书坊吸引了。不同于其他店铺的喧闹,书坊里透着一股宁静雅致的书卷气。门楣上挂着“集贤堂”的匾额。
「去看看明代的‘书店’长啥样,顺便淘淘有没有什么地理杂记之类的‘工具书’。」吴铭想着,便抬脚走了进去。
书坊内部比想象中更大,一排排高大的书架直抵屋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线装书。空气中弥漫着好闻的墨香和旧纸特有的味道。几个书生模样的顾客正在安静地翻阅,只有伙计轻轻的脚步声和偶尔的低声询问。
吴铭漫无目的地看着书脊上的书名,多是四书五经、诗词文集、史书方志之类。他对此兴趣不大,目光逡巡着,寻找可能记载风土人情、地理物产的“闲书”。
忽然,他的目光被书架角落里一本略显破旧的蓝皮线装书吸引住了。书脊上写着《异域图志》四个字。
「哦?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意思。」吴铭心头一喜,伸手便要去取。
几乎就在同时,另一只修长白皙、指节分明的手也从书架另一侧伸了过来,目标同样是那本《异域图志》。
两只手在空中差点碰到,同时一顿,又同时抓住了那本书的一角。
吴铭一愣,转头看去。只见书架另一侧,站着一位身形略显单薄的“公子”。他头戴方巾,身穿月白色的直裰,面容清秀俊雅,皮肤白皙得过分,一双眼睛尤其明亮,此刻正带着些许惊讶和不满看着吴铭。
「这小哥长得还挺好看,就是有点娘里娘气的。」吴铭内心oS,手上却没松劲,“这位兄台,是在下先看到的。”
那“公子”眉头微蹙,声音清越,却刻意压低了少许:“分明是在下先伸手的。还请兄台行个方便,此书对我有用。”
「嘿,还是个不讲先来后到的?」吴铭这几天在朝堂上跟老油条们斗智斗勇积累的火气有点上涌,加上觉得对方只是个文弱书生,便道:“有用?巧了,此书对在下也有大用。总得讲个先来后到吧?”
那“公子”似乎没想到吴铭如此坚持,眼中闪过一丝愠怒,但良好的教养让他没有发作,只是抓着书角的手更用力了:“兄台何必强人所难?此书冷僻,兄台或许只是一时好奇,而我确需此书考证一些地理方位。”
“考证地理?”吴铭乐了,这不撞他枪口上了吗?他现代人的地理知识储备,虽然细节记不清,但大的方位和概念足以碾压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他故意道:“巧了,在下也对地理略有研究。兄台要考证何处?不妨说说,或许我知道,兄台就不必与我争这本书了。”
这话带着几分挑衅和炫耀的味道。那“公子”果然被激起了好胜心,冷哼一声:“哦?兄台口气不小。那我且问你,可知‘扶桑’究竟指代何地?与‘倭国’是何关系?其国大致在何方?”
吴铭一听,差点笑出声。这不送分题吗?
他好整以暇地道:“扶桑之说,虚无缥缈,多指代极东之地,或为前人所臆想。而倭国,确有其地,乃海外岛国,位于我大明东南方向之大洋中,由四大岛及无数小岛组成。其国主称天皇,民风…呃,颇具特色。”他及时把“鬼子”、“有老师”、“多地震”等不严谨的词咽了回去。
那“公子”原本带着不屑的神情,随着吴铭的叙述,渐渐变成了惊讶和难以置信。他(她)问的这几个问题,即便是一些博学的老儒也未必能说得如此清晰肯定。
“你…你如何得知?”公子下意识地追问,声音忘了压低,露出一丝原本的清亮。
吴铭得意一笑,故作高深:“书中自有乾坤,然亦需行路万里。在下不过恰好多看了几本杂书,多听了一些海外奇谈罢了。”内心oS:「感谢高中地理老师!」
他趁对方愣神的功夫,稍稍用力,将书抽了过来:“看来兄台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那这书,就归在下……”
话音未落,那公子似乎反应过来,情急之下又道:“且慢!就算你知晓倭国,那我再问你,西洋之地,远在万里,传闻有国名‘佛郎机’、‘意大里亚’,其人高鼻深目,发色各异,信奉景教之外别有天主一教,这些你又可知晓?莫非也是杂书所见?”
吴铭这下真的有些吃惊了。这“公子”见识不凡啊!居然知道欧洲和天主教?看来不是普通的书生。
他想了想,谨慎答道:“佛郎机(葡萄牙)、意大里亚(意大利),确有其国,位于极西之地,跨海而来需耗时数月。其人相貌确与我等不同,其教派…也颇为复杂。兄台竟知此事,看来也非寻常读书人啊。”
两人隔着书架,目光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探究。争抢一本书的火药味不知不觉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遇到“同道中人”的奇异感觉。
那公子似乎意识到自己失言,泄露了太多,眼神微闪,松开了手,语气恢复了平静:“兄台博闻强记,在下佩服。此书…便让与兄台吧。”
吴铭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人家先来的,而且看起来是真需要。他这人吃软不吃硬,便道:“呃,其实我也并非急用。方才是在下唐突了。兄台既然需要,拿去先看便是。”说着,把书递了回去。
公子愣了一下,看着递到面前的书,又看看吴铭,似乎没想到他会突然让步。他迟疑了一下,接过书,轻声道:“多谢。”
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尴尬。
吴铭挠了挠头,没话找话:“那个…兄台对这些海外异邦之事如此感兴趣?”
公子低头翻着书页,含糊道:“闲来无事,胡乱看看罢了。兄台不也是如此?”
“我也是工作需要…呃,我是说,增广见闻,增广见闻。”吴铭差点说漏嘴。
两人又随口聊了几句地理见闻,吴铭现代人的视角和知识面让那公子听得目泛异彩,而公子偶尔提及的一些古籍中的冷僻记载,也让吴铭大开眼界。
直到书坊伙计过来点灯,两人才发觉天色已晚。
“今日与兄台一谈,获益良多。”公子拱手道,语气真诚了许多,“还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吴铭可不敢报真名,谁知道这看起来有点神秘的公子哥是什么来路,便打了个哈哈:“鄙姓吴,无名小卒一个。兄台呢?”
公子眸光微动,浅浅一笑:“在下姓徐,家中行二。吴兄,后会有期。”说完,抱着那本《异域图志》,转身翩然离去。
“徐二…”吴铭看着那清瘦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咂摸了一下这个称呼,总觉得有哪里怪怪的。
内心oS:「奇奇怪怪,但又有点意思的一个人。不过这地理知识储备,放明朝也算是个‘极客’(Geek)了吧?」
他摇摇头,也离开了书坊,心情莫名好了许多。这大明南京城,似乎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