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会成立后的第一日清晨,城隍庙偏殿的“通商行会”办公处便热闹起来。几张梨木长桌摆得整齐,桌上铺着崭新的账本与笔墨,墙角堆着刚印好的货物检验标准册,门口挂着两块木牌,一块写着“议事堂”,一块写着“资质核验处”。青娘穿着昨日的月白绫裙,只是腰间多了块系着红绳的桃木令牌——那是首任会长的信物,此刻正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青娘会长,这是昨日市集摊位的登记册,您过目。”周老板捧着一本簿子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拘谨。自昨日议定青娘为会长,他再面对青娘时,总多了些敬重,连称呼都改得郑重。
青娘接过簿子翻开,上面一笔一画记着各商户的摊位需求:苏掌柜要三丈宽的展位摆云锦瓷器,哈玛尔需临近货仓的位置放皮毛香料,林小乙的胭脂铺规模小,只申请了一丈的小摊位……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晰,旁边还有陈师傅的核对签字。“做得好,”青娘抬头笑了笑,“今日就按这个安排杂役划线搭棚,记得给哈玛尔留个能拴骆驼的空位,还有苏掌柜的瓷器易碎,摊位要选平整些的地方。”
周老板连连应下,刚要转身,就见温景然带着府衙的师爷走进来。“青娘,师爷是来和咱们对接商户资质备案的。”温景然话音刚落,师爷便上前拱手:“青娘会长,知府大人吩咐,所有入会商户的资质文书需一式两份,一份留行会存档,一份交府衙备案,日后若有纠纷,也好有据可查。”
青娘连忙请师爷坐下,让负责资质核验的伙计取来所有商户的文书。师爷逐一看过,指着其中一份皱眉:“这位城西的赵记木材铺,资质文书上少了产地证明,恐难备案。”青娘闻言,立刻让人去请赵掌柜过来补全文书,又对师爷道:“劳烦师爷多等片刻,我们这就补齐。以后入会商户的资质核验,我们定会先核对清楚,再麻烦府衙备案。”
师爷笑着点头:“青娘会长办事周全,本官自然放心。另外,知府大人让我带句话,下月初一的市集,他会派四个差役到场巡逻,若有商户违规,可先交由行会处置,处置不当再报府衙。”这话说得客气,实则是给了行会足够的自主管理权,青娘连忙道谢,心里愈发清楚,官府的支持虽重要,但若行会自身处置不公,这份信任迟早会落空。
送走师爷时,沈行舟正好从码头回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脸上带着喜色:“青娘,哈玛尔的回纥商队又到了一批货,除了香料皮毛,还有些回纥的手工地毯,他问能不能在市集上增设一个特色展位。另外,江南的几个商户也回信了,说下月就会带丝绸和茶叶过来,想加入行会。”
“特色展位可以设,”青娘略一思忖,“就在市集东侧划一块区域,专门给异域商户和南北特色货物,这样既显眼,也方便客人挑选。江南商户的入会申请,你让人按流程核验资质,没问题就登记入册,正好赶上市集开业。”她顿了顿,又道:“对了,商路共享的信息该更新了,你让商队的管事把最新的南下路况报上来,尤其是黑石坡那边,上次说有劫匪出没,不知现在是否安全。”
沈行舟应下,刚要去安排,就见张掌柜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上满是焦急:“青娘会长,不好了!我那染坊的染料被人动了手脚,染出来的布都发暗,明日就要给老客户交货,这可怎么办啊!”
青娘心里一紧,立刻起身:“张掌柜别急,带我去看看。”她让周老板继续安排市集摊位,温景然留下整理备案文书,自己则跟着张掌柜往染坊赶。沈行舟放心不下,也紧随其后。
到了张记染坊,只见染缸里的布料果然色泽暗沉,与平日染出的鲜亮色彩截然不同。几个染坊伙计围着染缸手足无措,地上还放着几包拆开的染料。青娘拿起一包染料闻了闻,又用指尖捻了点放在水里,水面立刻浮起一层杂质。“这染料不是咱们行会指定的供应商送来的吧?”她看向张掌柜。
张掌柜脸色一白,支支吾吾道:“是……是我贪便宜,从城外一个小贩子手里买的,比行会供应商的便宜两成……我以为能省点成本,没想到……”
沈行舟皱眉道:“行会章程里明确写了,原料需从指定供应商处采购,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这是明知故犯啊。”张掌柜愧疚地低下头:“我知道错了,可现在货交不出去,客户要是索赔,我这染坊就完了!青娘会长,求您帮帮我!”
青娘看着他懊悔的样子,心里清楚,若是置之不理,张掌柜的染坊倒闭事小,传出去恐会让其他商户觉得行会的互助基金只是摆设。但他明知故犯,也不能轻易姑息,否则规矩就成了空话。“这样吧,”青娘沉吟道,“互助基金可以帮你周转,先从行会指定供应商那里调一批好染料过来,赶在交货前染好布料。但你要按章程接受处罚——扣除本月的商路共享资格,下次缴纳基金时多缴五成,还要在议事堂当着众商户的面认错。”
张掌柜连忙磕头道谢:“多谢青娘会长!我一定按规矩受罚,以后再也不敢贪便宜买劣质原料了!”青娘让人去联系供应商调染料,又让沈行舟帮忙安排伙计加急染色,自己则返回行会办公处,把这件事记在违规登记簿上,注明处置方案,等着下次议事堂开会时公示。
回到办公处时,温景然已整理好所有备案文书,见她回来,连忙问道:“张掌柜的事解决了?”青娘点头,把处置方案说了一遍:“规矩不能破,但也不能把人逼上绝路。这样处置,既能让他记住教训,也能让其他商户看到基金的用处。”温景然抚须赞同:“处置得当,既显公平,又有温度,这样行会才能长久。”
正说着,刘掌柜兴冲冲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订单:“青娘会长,您看!我按商路图谱南下,刚和江南的两家杂货铺签了酱菜订单,这都是行会的功劳啊!”他笑得合不拢嘴,又从怀里掏出五十两银子,“这是我额外捐给基金的,算是感谢行会给的商路信息!”
青娘接过银子,让伙计登记入账,笑着说:“刘掌柜生意兴隆,是你自己的酱菜好。以后有什么商路问题,随时来行会找沈公子。”刘掌柜连连应下,又和温景然聊了几句南下的路况,才喜滋滋地离开。
午后,议事堂的七位成员齐聚办公处,召开第一次议事会议。青娘坐在主位,先把张掌柜的事和处置方案说了一遍,众成员皆无异议。苏掌柜道:“这样处置很合理,既惩戒了违规者,又体现了互助精神,江南的商户要是听说了,也会更放心加入。”哈玛尔也点头:“在回纥,规矩就是规矩,犯了错要受罚,有难处要帮忙,青娘会长做得对。”
随后,众人开始商议市集开业的细节。陈师傅提出,市集上的货物需要当场核验,合格后才能盖行会印记,避免有人浑水摸鱼。王掌柜(京城药材商)则建议,在市集入口设一个咨询台,方便客人询问货物信息和投诉违规商户。青娘一一记下,最后汇总道:“陈师傅负责货物核验,王掌柜负责咨询台,周老板和赵掌柜(塞北粮商)维持秩序,苏掌柜和哈玛尔对接异域及南北商户,我和沈公子、温公子统筹全局。大家各司其职,务必保证首次市集顺利开业。”
会议结束时,已近黄昏。众成员陆续离开,办公处只剩下青娘三人。沈行舟看着桌上堆得满满的文书,笑道:“这首任会长可真不轻松,一天忙得脚不沾地。”青娘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却笑得满足:“忙是忙,但看着行会一步步走上正轨,商户们都能安心做生意,再忙也值。”
温景然端来三杯热茶,轻声道:“明日我要去周边府县联络官府,让他们认可咱们的行会,这样商队路过时能少些阻碍。沈行舟,商路安全的事就拜托你了。青娘,你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随时让人给我们传信。”
青娘接过茶杯,看着身边两位始终支持自己的人,心里充满了底气。从当初城隍庙前的结盟倡议,到如今执掌通商行会,若不是沈行舟在商路和货物上奔波,温景然在官府和人脉上助力,她一个人根本走不到今天。
“有你们在,我什么都不怕。”青娘轻声说,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三人身上,映得桌上的行会章程愈发清晰。
次日一早,青娘便到染坊查看张掌柜的进度。染料已送到,伙计们正加急染色,染出的布料色泽鲜亮,符合标准。张掌柜见了青娘,满脸感激:“多亏了您,不然我这次真的栽了。等布料交货后,我立刻去议事堂认错。”青娘点头叮嘱:“以后可得按规矩来,原料好,生意才能长久。”
回到行会时,林小乙正拿着胭脂样品在资质核验处排队,见到青娘,立刻笑着挥手:“青娘会长!我这胭脂都按标准做的,肯定能盖上行会印记!”青娘走过去看了看,胭脂质地细腻,香气清雅,便让陈师傅给盖了通用印。林小乙捧着盖了印的胭脂盒,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有了这个印,客人肯定更信任我了!”
接下来的几日,青娘每日都穿梭在行会办公处、市集场地和各商户的店铺之间。一会儿核对货物检验标准,一会儿查看市集棚子的搭建进度,一会儿调解商户间的小纠纷,忙得脚不沾地,却始终精神饱满。沈行舟的商队更新了南下路况,黑石坡的劫匪已被官府剿灭,他立刻把消息整理好,张贴在行会门口,引得商户们纷纷称赞;温景然从周边府县回来,带来了好消息,三个府县的官府都认可了通商行会,承诺会善待过往的行会商队。
转眼到了六月初一,集中市集开业的日子。天刚亮,城隍庙前就挤满了人,商户们早早地在自己的摊位上摆好货物,江南的云锦、塞北的皮毛、回纥的地毯、本地的染布和胭脂,琳琅满目,香气四溢。青娘穿着正式的锦裙,手持桃木令牌,站在市集入口,和沈行舟、温景然一起迎接前来的客人和商户。
“青娘会长,市集开得真热闹啊!”刘掌柜笑着走过来,他的酱菜摊位前已经围了不少客人。青娘笑着回应:“刘掌柜生意不错,以后要多带些好货来。”
正午时分,市集上的人越来越多,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却井然有序。陈师傅在各个摊位间巡查,核对货物是否符合标准;王掌柜的咨询台前人来人往,他耐心地解答着客人的疑问;差役们在市集里巡逻,确保安全。青娘站在高处,看着眼前繁荣有序的景象,又看向身边笑容温和的沈行舟和温景然,忽然觉得,首任会长的担子虽重,但只要三人同心,众商户齐心,这通商行会定能越办越好,南北异域的商路,也定会在他们的努力下,走得更宽、更远。
夕阳西下时,市集渐渐散场,商户们脸上都带着满载而归的笑意。苏掌柜拿着厚厚的订单,对青娘道:“青娘会长,今日我这云锦卖了十多匹,还签了几个长期订单,多亏了行会的市集!”哈玛尔也用生硬的汉语说:“我的地毯都卖光了,下次要带更多来!”
青娘看着他们喜悦的模样,举起手中的茶杯:“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的市集要越办越红火,让大乾的货物走到异域,让异域的宝贝来到大乾!”沈行舟和温景然也举起茶杯,三人相视一笑,杯中茶水映着夕阳的余晖,如同他们光明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