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临江府,薄雾笼罩着青石板路。清茗小筑的门刚推开,便有几位茶客候在门外。阿福忙不迭地招呼着,青娘则径直走向后院,那里,温景然已将小桌摆好,医箱置于一旁。
\"温公子,昨夜歇得可好?\"青娘轻声问道。
温景然抬头,微微一笑,\"多谢青娘收留,一夜好眠。\"
青娘点头,目光落在那张小桌上,\"今日是公子在茶铺外行医的第一日,可有需要我准备的?\"
\"只需一壶热水,几枚干净的布巾便足矣。\"温景然指着医箱,\"其余我皆已备好。\"
青娘亲自提来一壶刚烧好的热水,又取来几枚布巾。她看着温景然熟练地将银针消毒,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青娘,\"温景然忽然开口,\"我在此行医,或许会给你带来不便。若有任何不妥之处,还请直言。\"
青娘闻言,神色一缓,\"温公子多虑了。行医救人乃积德之事,清茗小筑能为公子提供一方之地,也是我的荣幸。\"
温景然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开始为第一位病人诊脉。
第一位病人是隔壁布庄的王掌柜,近来总是咳嗽不止。温景然细细把脉,又询问了饮食起居,最后取出几味药材,嘱咐道:\"王掌柜,你这是风寒未散,需好生调养。切记不可再贪凉饮冷。\"
王掌柜连连点头,又忍不住看向青娘,\"青娘,这位温大夫医术如何?\"
青娘微微一笑,\"王掌柜不妨一试,便知分晓。\"
王掌柜将信将疑地离开了。第二位病人是个年轻妇人,怀中抱着个发热的孩子。温景然小心地为孩子诊脉,又取出一枚细针,轻轻刺入穴位。片刻后,孩子的额头渐渐出汗,烧似乎退了些。
妇人感激涕零,\"多谢温大夫,您真是活菩萨!\"
温景然只是淡淡一笑,\"夫人不必多礼,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分。\"
青娘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忽然意识到,让温景然在茶铺外行医,或许不仅能化解流言,还能为清茗小筑增添一份独特的人气。
然而,世事并非总是尽如人意。
临近午时,茶铺里来了几位陌生茶客,他们一边喝茶,一边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清茗小筑的青娘和那位新来的大夫走得很近呢。\"
\"是啊,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天天和一个陌生男子共处一室,传出去多难听啊。\"
青娘的脚步微微一顿,但很快恢复如常。她知道,这些话迟早会传到自己耳中,与其躲避,不如坦然面对。
午后,温景然的病人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一位是青娘的老主顾——赵掌柜。他素来对青娘的生意颇为关照,今日却神色凝重。
\"温大夫,老夫近来总觉胸闷气短,不知是何缘由?\"赵掌柜问道。
温景然为他细细把脉,沉吟片刻,\"赵掌柜,您这是操劳过度,气血不足所致。我给您开一副益气养血的方子,平日再多加休息,切勿过度劳累。\"
赵掌柜点头称谢,目光却在青娘和温景然之间徘徊,似乎有话要说。最终,他只是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青娘看着赵掌柜的背影,心中明白,他定是听到了什么流言。她轻叹一声,转身回店继续忙碌。
傍晚时分,茶铺的客人渐渐散去。青娘正准备关门,忽然看到温景然仍坐在那张小桌旁,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温公子,今日辛苦你了。\"青娘走上前,递给他一杯热茶。
温景然接过茶,却没有立刻饮用,而是看着青娘,\"青娘,今日我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不知你是否......\"
青娘微微一笑,\"公子不必挂怀。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说什么,我管不着。我只知道,公子在此行医,是在做一件好事。\"
温景然深深看了她一眼,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点了点头,\"青娘的气度,令在下佩服。\"
青娘转身准备回店,却被温景然叫住,\"青娘,明日我想在茶铺门口贴一张告示,说明我在此行医的缘由,不知你意下如何?\"
青娘回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温公子考虑周全,此事就依你。\"
夜深人静,清茗小筑后院的灯还亮着。青娘坐在窗前,望着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而她和温景然的故事,也才只是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