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渚镇还笼罩在薄雾中,青娘就已经来到了染坊。她刚推开大门,就看到阿青急匆匆地跑来,脸色苍白。
\"师父,不好了!吴记染料行的伙计说,从今天起暂停给我们供货!\"
青娘手中的钥匙差点掉在地上。她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你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我一早去取染料,吴掌柜不在,只有伙计在。他说我们最近名声不好,怕出问题,暂时不供货了。还说……还说周记染坊已经包下了他们的货。\"
青娘眉头紧锁。吴记染料行是镇上最大的染料供应商,她和吴掌柜合作多年,从未出过这种情况。没有染料,染坊就只能停工,这对已经陷入困境的染坊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走,我们去一趟吴记。\"青娘披上外衣,带着阿青直奔染料行。
吴记染料行的门半开着,店里摆着一排排装满染料的木桶,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草木香。吴掌柜正坐在柜台后算账,见到青娘,表情有些不自然。
\"青娘啊,坐,坐。\"
\"吴掌柜,听说您要暂停给我们供货?\"青娘开门见山。
吴掌柜叹了口气:\"唉,青娘,你也知道最近外面的风言风语。周记染坊的人来找我,说你们的布掉色严重,还说你们可能撑不了多久了。我这小本生意,经不起风险啊。\"
\"所以您就相信了?\"青娘的声音很平静,\"我们合作多年,您应该知道我的染料用量和质量要求。周记染坊包了您的货,您就不担心被人垄断吗?\"
吴掌柜搓着手,显得有些为难:\"青娘,我知道你是个实在人。可生意归生意,我也要为自己考虑。要不这样,等你把这场风波平息了,我们再继续合作?\"
青娘看着吴掌柜,沉默了片刻,然后点点头:\"好,我尊重您的决定。不过我有一个请求——能否把已经订好的这批染料给我?我愿意付双倍的价钱。\"
吴掌柜摇摇头:\"青娘,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这批货确实已经被周记染坊订走了。要不……你去别的地方看看?\"
青娘站起身,向吴掌柜行了一礼:\"多谢吴掌柜多年的照顾。如果将来您需要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青娘染坊随时欢迎您回来。\"
走出染料行,阿青忍不住抱怨:\"师父,他怎么能这样?我们可是他的老客户!\"
青娘没有回答,只是加快了脚步。她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必须尽快找到替代的燃料来源。
她们先后来到镇上的几家小染料行,但得到的答复几乎相同——要么是没有她需要的染料,要么是已经被周记染坊提前订走。青娘的脸色越来越凝重,阿青也开始着急起来。
\"师父,难道我们真的要停工了吗?\"
\"不会的。\"青娘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染料不一定要从镇上买。我记得城西有个老药农,他会自己熬制一些天然染料。我们去看看。\"
她们来到城西,沿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走了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一片药材地。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正在地里采药,他就是青娘说的老药农——白老先生。
青娘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白老先生,打扰了。我是雾渚镇的青娘,想向您请教一些天然染料的事。\"
白老先生打量了青娘片刻,认出了她:\"哦,你就是那个开染坊的青娘啊。听说你最近遇到了些麻烦?\"
青娘点点头,把最近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白老先生听完,从屋里取出几个小陶罐,递给青娘:\"这是我自己熬的几种染料,颜色可能不如你平时用的鲜亮,但胜在稳定,不易掉色。你可以先拿去试试。\"
青娘接过陶罐,如获至宝:\"多谢白老先生!我愿意按市价向您购买,如果效果好,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白老先生摆摆手:\"不急着谈钱。你先回去试试,如果合适,再来找我。记住,天然染料讲究的是火候和耐心,急不得。\"
回到染坊,青娘立刻开始试验新染料。她按照白老先生的指点,仔细控制火候,耐心搅拌。几个时辰后,一匹蓝布从染缸中取出,颜色虽然比平时稍暗,但色泽均匀,质感温润。
\"成功了!\"阿青兴奋地喊道。
青娘微笑着点头,心中却很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她需要建立自己的染料供应链,才能彻底摆脱对镇上染料商的依赖。
那天晚上,青娘在账本上写下:\"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她决定,等这场危机过去,一定要寻找更多的染料来源,甚至考虑自己种植染料植物。
窗外,夜色渐深,染坊里的灯火却依旧明亮。青娘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找到了下一个突破口。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渡过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