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城隍庙,空气里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青娘站在染坊门口,望着街上来往的行人,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生意计划。
自从上次推出\"家用耐脏布\"后,染坊的名声渐渐传开,不仅有了客栈的大单,还吸引了不少做嫁妆的姑娘前来。
嫁妆布的新花样
这天上午,一位姓柳的大户人家夫人来到染坊,想要为女儿准备嫁妆布。青娘热情接待,展示了她的槐花米黄和野艾浅青布。
\"这些颜色虽好看,但做嫁妆是不是太过素净了?\"柳夫人有些犹豫。
青娘早有准备,她拿出一块特别的布:\"夫人请看,这是我新试的'霞光红',在阳光下会呈现不同层次的色泽,既喜庆又不俗。\"
柳夫人惊讶地看着这块布:\"这颜色真特别!你是怎么染出来的?\"
青娘解释道:\"用苏木为主色,配以少量槐花水调节,再用野艾汁固色。这样染出的红色不死板,还带着自然的光泽。\"
柳夫人当即决定订购十匹霞光红布,还约定三天后再来挑选绣样。
染+绣套餐的诞生
送走柳夫人后,青娘立刻找来李婆婆和另外两位绣娘商量:\"我想推出'染+绣'套餐,顾客选好色布后,可以直接在这里选绣样,我们负责联系绣娘完成。\"
李婆婆担心道:\"这主意是好,但绣娘的手艺参差不齐,要是砸了招牌可就糟了。\"
青娘早有考虑:\"我会先请各位绣娘试绣同样的花样,选出最精致的作为标准样式。我们还可以制定价目表,让顾客一目了然。\"
为了展示效果,青娘当场拿出一块浅青布,画了一个简单的莲花图案,让三位绣娘同时试绣。半天后,三朵莲花摆在桌上,风格各异。
青娘仔细比较后,选择了李婆婆的绣样作为标准:\"李婆婆的莲花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就以这个为基础。\"
她随即制定了详细的价目表,根据绣样的复杂度和大小定价,还贴心地准备了几种热门图案供顾客选择。
应对老牌染坊的挑战
然而,就在青娘准备推出新套餐时,城里三家老牌染坊开始联合打压。他们大幅降低价格,还放出谣言说青娘的染布掉色严重。
阿桃焦急地说:\"青娘,这样下去我们的生意会被抢光的!\"
青娘却很镇定:\"别急,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他们降价就让他们降,我们要在品质和服务上取胜。\"
她决定举办一场\"染布耐用性比拼\",邀请顾客亲自测试她的布料。她在染坊门口摆了两张桌子,分别放上自己的耐脏布和别家的普通布。
\"各位乡亲,今天我请大家来做个实验。\"青娘拿起一块湿布,\"请两位大婶分别擦拭这两块布,看看哪块掉色。\"
实验结果一目了然——青娘的布几乎不掉色,而另一块布则明显掉色。围观的人群啧啧称奇,纷纷称赞青娘的手艺。
名声渐起
这场比拼不仅打破了谣言,还为青娘带来了更多顾客。当天下午,就有几位顾客下单定制嫁妆布,还预约了\"染+绣\"套餐。
青娘知道,这只是开始。她站在染坊门口,望着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的染坊不仅要在城隍庙站稳脚跟,还要成为整个县城的特色招牌。
夜色降临,染坊的灯还亮着。青娘和阿桃忙着整理订单,李婆婆则在一旁绣着新的花样。窗外偶尔传来城隍庙的钟声,仿佛在为这个年轻的女掌柜加油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