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
城市早早陷入一种奇特的氛围。虽然政府多年前就已明令禁止街头焚纸,但总有人在巷尾角落偷偷画个圈,点燃纸钱,祭奠先人。灰烬随风旋转,给夜晚平添几分阴森。
林伟搂着妻子王莉的腰,手指不规矩地往下滑。“宝贝,抄近路吧,我都等不及回家了。”他挤眉弄眼,气息喷在王莉耳畔。
“死鬼,急什么?”王莉拍开他的手,却笑得妩媚,“这条老街怎么从没注意过?”
他们本该沿着光明大道直接回家,却不知怎的拐进了一条从未留意过的小巷。巷口很窄,夹在两栋高楼之间,若不特意寻找,极易忽略。
“管他呢,能快点到家就行。”林伟的手又缠上来,揉捏王莉的臀部,“今晚试试新花样?”
“不要脸。”王莉嗔骂,却贴得更近,“什么花样?”
巷子越走越深,奇怪的是并未通向任何街道,反而越发幽长。路灯稀疏,光线昏黄,勉强照亮脚下石板路。两侧墙壁斑驳,爬满青苔,与刚才经过的现代化街区格格不入。
“妈的,这巷子怎么这么长?”林伟终于察觉不对劲,停下脚步回头望。来路已被浓雾吞噬,看不到尽头。
王莉靠近丈夫,“有点吓人啊,这什么鬼地方?”
雾渐渐弥漫,带着纸钱烧尽的焦糊味和香烛的烟熏气。温度莫名降低,王莉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下意识抱紧双臂。
“怕什么,一条小巷而已。”林伟强装镇定,手却不再乱摸,“往前走肯定能出去。”
他们继续前行,脚步声在寂静中异常清晰。走了约莫十分钟,依然看不到出口,反而雾气更浓。昏暗灯光下,隐约可见两侧墙上贴满了黄纸符咒,有些已经褪色破损,有些却新鲜如初。
“今天可是鬼节,”王莉声音发颤,“不该走这种路的。”
“别自己吓自己。”林伟嘴上这么说,却把她搂得更紧。
前方出现一个人影。佝偻着背,蹲在墙角烧着什么。两人松了口气,总算见到活人了。
“大爷,问个路。”林伟上前招呼。
那人缓缓转头,面容模糊不清,仿佛隔了层毛玻璃。他伸出一只干枯的手,指向巷子更深处。
“谢谢啊。”林伟心里发毛,拉着妻子快步离开。
走远后王莉小声说:“他烧的不是纸钱,像是...照片?”
林伟不敢回头确认。
越往前走,诡异的气氛越浓。雾中开始出现更多人影,皆模糊难辨,有的蹲在墙角喃喃自语,有的来回踱步似在寻找什么,还有的静静站立如同雕塑。没有人说话,但能感觉到无数目光落在身上。
“老公,我害怕。”王莉彻底没了先前的风骚,紧紧抓着林伟的胳膊。
“没事,就当...沉浸式体验鬼节主题。”林伟试图开玩笑,却笑不出来。
一阵风吹过,带来低低的啜泣声。王莉突然僵住,指着前方一个徘徊的身影:“那、那是不是张阿姨?去年车祸去世的那个?”
林伟望过去,雾中身影的确眼熟,但他立刻否定:“你看错了,只是有点像而已。”
正说着,路边一个烧纸的老太太缓缓抬起头,没有瞳孔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们。王莉差点叫出声,林伟赶紧捂住她的嘴,加快脚步。
“我们要被困在这里了!”王莉声音带上了哭腔,“都怪你,非要走什么近路!”
“我哪知道这鬼巷子这么邪门!”林伟也慌了,“手机也没信号。”
他们尝试往回走,却发现来路完全被浓雾笼罩,走了几分钟又回到原地——那个烧照片的老头仍蹲在那里,仿佛从未移动过。
“鬼打墙...”王莉瘫软在地,“我们遇到鬼打墙了!”
林伟拉起妻子:“别放弃,继续走!”
巷子似乎永无止境。两侧墙壁上的符咒越来越密,有些门上挂着铜铃,无风自响。雾中人影绰绰,偶尔有冰冷的手指触碰他们的皮肤,引起一阵战栗。
最可怕的是,那些身影开始变得熟悉起来。
“那不是我爷爷吗?”林伟盯着一个拄拐杖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他爷爷已去世十年。
王莉则看到已故多年的外婆站在一扇门前向她招手,嘴唇无声张合,仿佛在说什么。
“都是幻觉!”林伟猛掐自己大腿,“集中精神,别被迷惑!”
他们互相搀扶,跌跌撞撞前行。不知过了多久,前方忽然出现一点不同的光亮——淡蓝色,幽幽闪烁。
走近些,发现是个小摊。一个穿深色衣服的老太太坐在摊后,面前摆着些蜡烛和纸符。摊位上点着一盏蓝灯笼,是唯一清晰的光源。
“请问...”林伟迟疑开口。
老太太抬头,面容普通,反而让人安心。她指了指摊上的白蜡烛:“点上,一直往前走,莫回头,莫搭话。”
林伟连忙掏钱包,抽出几张钞票。老太太摇头,只取了一张最小的,其余退还。
王莉突然注意到——老太太摊位下有影子,而那些雾中身影都没有影子。她稍稍放心,轻声道:“谢谢婆婆。”
两人点燃白蜡烛,继续前行。说也奇怪,烛光所及之处,雾气稍退,那些模糊的人影也不再靠近,只远远观望。
“这蜡烛能烧多久?”王莉担忧地问。
“别问,快走。”林伟紧握她的手。
烛火摇曳,映出墙上各种诡异的影子。有几次,他们明显感觉到有人拍肩膀、拉衣角,但遵照嘱咐绝不回头。王莉的高跟鞋不小心踢到什么东西——是个破旧的布娃娃,没有眼睛,嘴角却咧得老高。她强忍尖叫,抓紧丈夫的手。
最惊悚的时刻发生了:他们听到已故亲人的呼唤声,清晰得令人心碎。林伟听到母亲叫他小名,王莉听到父亲喊她回家吃饭。两人眼中含泪,却牢记嘱咐,绝不回应。
白蜡烛渐渐变短,火苗开始不稳定。前方仍看不到尽头,希望渺茫。
“如果蜡烛灭了...”王莉不敢说下去。
“不会的。”林伟将她搂近,“你看,前面好像亮些了。”
的确,远处雾气似乎淡了一些,隐约可见正常路灯的光芒。希望重燃,他们加快脚步。
蜡烛即将燃尽,火苗微弱得只剩一点蓝星。就在最后一点蜡油即将耗尽时,他们猛地踏出浓雾,重新站在了熟悉的大街上。
车流声、人声、红绿灯变化——一切都恢复正常。回头看,那条诡异小巷消失无踪,只剩一堵实心墙壁。
手中蜡烛彻底熄灭。
两人瘫坐在路边长椅上,良久无言。过度惊吓后,反而说不出话来。
终于,王莉先开口:“我们...真的遇到了...”
“阴阳交界。”林伟接话,“中元节,鬼门开,误入阴间路了。”
后怕袭来,他们紧紧相拥。之前的所有淫邪念头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庆幸。
“以后鬼节再也不晚上出门了。”王莉发誓。
“不仅不出门,还得提前回家。”林伟补充,“刚才要是回头或者搭话...”
两人同时打了个寒颤。
回家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对这段经历保持沉默,仿佛说出来就会再次招来不祥。只是每年中元节,都会早早回家闭门不出,在门口插上柳枝,窗前挂上铜铃。
后来某次酒局,林伟喝多了,忍不住将这段经历告诉了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朋友如获至宝,稍加改编后发表,立即引发热议。
有人信誓旦旦说自己也走过那条巷子,只是运气好很快出来了;有人分析说那卖蜡烛的老太太是守界人;还有人声称那些雾中身影都是滞留在人间的亡魂,中元节时会在交界处徘徊...
都市怪谈于是又多了一个——中元夜途。
据说在某些特定时刻,城市里会出现一条不该存在的小巷。走进去的人会迷失在浓雾中,与往生者擦肩。唯一的方法是得到守界人的蜡烛,坚持不回头不搭话,直到返回阳间。
这个传说越传越广,细节越发丰富,每年中元节都会在社交媒体上重新流行。有人甚至组织探险队试图寻找那条小巷,当然从未有人找到。
唯有林伟和王莉知道,有些边界不该跨越,有些迷雾不该探寻。人间与冥界的缝隙中,藏着太多无法解释的存在。每个传说背后,或许都有一个不敢声张的真相。
而那条连接阴阳的小巷,仍在某个角落静静等待下一个误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