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月牙湾,潮水带着夜的凉意在滩涂上退去,露出的贝壳在熹微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银光,远处的海平面将破未破,像一块蒙着薄纱的黑玉。林霄蹲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指尖在战术地图上反复摩挲着“海蛇”水下电磁干扰区的红色标注——那片暗礁密布的深海区域,此刻正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吞噬着所有试图靠近的电子信号。
联合指挥中心凌晨发来的加密情报还在眼前发烫:“影子蛙人”部队已携带新型电磁干扰装置潜入目标海域,该装置可在半径五公里内屏蔽所有军用通讯与定位信号,若不能在三天内突破封锁,东部战区海军陆战队的“深海反制行动”将被迫推迟,届时“海蛇”舰队极有可能趁机突破防线,月牙湾乃至整个东部沿海的防御体系都将面临致命威胁。
“林队!铜网屏蔽罩测试成功了!”帐篷外传来金雪急促又兴奋的声音,紧接着,抱着一堆编织得紧实的铜网的身影就冲了进来,女孩脸上还沾着铜丝氧化后形成的绿色锈迹,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晨光里划出一道亮线。她将铜网递到林霄面前,指尖捏着一小块连接着通讯器的样品:“我们拆了渔港老王家三张大铜渔网,重新编织成密纹网,刚才在模拟干扰区测试,能挡住90%的电磁干扰,水下通讯器和定位仪终于能正常工作了!”
林霄接过样品,将通讯器凑到耳边,清晰的电流声取代了之前的杂音,他紧绷的眉梢终于松了些许。这时,老周背着褪色的帆布包走进来,从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大明水师练兵纪要》,书页边缘已经卷起毛边,他熟练地翻到夹着蓝布折页的“抗扰篇”,指着上面的字迹说:“你们看,这书里写着,明朝水师在东南沿海遇倭寇用磁石干扰罗盘时,就用铜片包裹罗盘核心,磁干扰立马失效——咱们现在用铜网,原理其实一模一样,老祖宗的智慧真没白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篷里的众人,语气变得严肃:“屏蔽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得练‘极限深潜’。按特种兵训练标准,咱们得下潜到三十米深海,还得在水下坚持十分钟。别觉得容易,三十米深的海水压强,能把没防护的易拉罐压成纸片,没经过训练的人下去,耳膜撑不过半分钟就得破裂。”
众人不敢怠慢,立刻跟着老周往渔港的船坞赶。船坞里弥漫着海水与机油混合的味道,老张已经带着几个汽修师傅铺开了铜网,他们拿着卷尺测量通讯器和定位仪的尺寸,将铜网剪裁成刚好贴合的形状,再用高强度防水胶带一圈圈固定,胶带边缘压得严丝合缝,确保海水不会渗入。“这铜网得贴紧点,不然下了水一晃动,屏蔽效果就差了。”老张边说边用镊子调整铜网边角,手指被铜丝划开了小口子,他随手抹了把血,继续干活。
另一边,老李正蹲在一堆废弃的潜水服前,手里拿着剪刀和针线忙碌。他将潜水服的袖口和裤脚改得更紧致,又从渔港的废弃锚链上截下小块铁块,焊接成三公斤重的负重块,缝在潜水服的腰部和脚踝处。“有了这负重块,下潜时能省不少力,不然光靠腿扑腾,到不了二十米就得累得没力气。”他举起改装好的潜水服,对着阳光看了看,确保针脚没有漏缝的地方——一旦潜水服进水,在深海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失温。
老陈则拿着游标卡尺,在水下压力表前反复校准。他将压力表连接到模拟水压装置上,缓慢增加压力,眼睛紧盯着表盘上的指针:“这表可不能出半点差错,三十米深的水压是标准大气压的四倍,差0.1兆帕,就可能误判深度,到时候要么没到目标位置,要么就超过安全深度,都得出大事。”他边说边用螺丝刀微调表盘,直到指针在每个压力节点都精准停在标准刻度上。
两个小时后,所有装备准备就绪,众人转移到训练场地——那是用渔港的蓄水池改造的深潜训练池,池子里注满了从海里抽来的海水,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缕海草。林霄站在池边,穿着简易潜水服,手里拿着扩音喇叭,目光扫过队列里的每个人:“深潜第一课,耳膜调压!这是保命的技能,学不会就别想下深海,更别谈清除干扰器。”
他捏着鼻子,示范起动作:“下潜时每五米必须做一次吞咽动作,或者捏鼻鼓气,让耳膜内外的压强平衡。你们感受一下,鼓气时能听到耳朵里‘噗’的一声,那就是平衡了;要是没声音,或者感觉耳朵发闷,就得立刻上浮,不然耳膜会被压破。”
马翔第一个站出来,他接过老张递来的深潜服,笨拙地套在身上,背上氧气瓶,在队友的帮助下顺着梯子钻进训练池。冰冷的海水瞬间裹住身体,他打了个寒颤,深吸一口气,开始缓慢下潜。按照林霄教的方法,下到五米深时,他捏着鼻子鼓气,可试了两次都没听到“噗”的声音,反而觉得耳朵越来越闷。
“别慌,慢慢来!”池边的老陈盯着水下压力表,大声提醒,“调整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气,再用力鼓气!”马翔点点头,调整呼吸节奏,第三次鼓气时,终于听到耳朵里传来轻微的响声,闷胀感消失了。他继续下潜,到十米深时,突然一阵尖锐的疼痛从耳膜传来,像有根细针在扎,他忍不住闷哼了一声。
“上浮半米!快!”老陈的声音瞬间拔高,“别硬撑,慢慢鼓气!”马翔立刻调整姿势,缓慢向上浮起,等疼痛稍缓,他连续做了三次吞咽动作,再尝试下潜时,疼痛感终于消失,顺利潜到了十五米深的位置。他在水下挥了挥手,池边传来一阵掌声。
金雪紧跟着下了水。她平时坐飞机经常做耳膜调压,对这个动作并不陌生。下到五米深时,她轻轻捏鼻鼓气,一次就成功平衡了压强;到十米深时,只是做了个吞咽动作,耳膜就没有任何不适。她一路顺畅地潜到二十米深,还在水下对着池边的众人比了个“oK”的手势,阳光透过水面照在她身上,像裹了一层碎金。
“好家伙,天赋型选手啊!”老周在池边打趣,手里还拿着那本《大明水师练兵纪要》,“以后咱们的深潜教练就找你了,金丫头!”金雪在水下笑了笑,又往下潜了两米,才开始缓慢上浮。
接下来的两天,众人都泡在训练池里反复练习。马翔一开始总在十七八米的位置出问题,后来他干脆在宿舍里对着镜子练鼓气,吃饭时都在做吞咽动作,到第二天下午,终于能顺利潜到三十米深,还能在水下坚持十分钟;老周年纪大了,身体柔韧性差,每次下潜到二十五米就觉得胸口发闷,他就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起来练深呼吸,慢慢也跟上了进度;就连平时最怕水的炊事员老王,都能潜到二十米深的位置,虽然在水下只能坚持五分钟,但也达到了基础标准。
第三天清晨,林霄看着训练日志上所有人的达标记录,决定将训练场地转移到月牙湾的深海区域——那里的水深正好三十米,海底还有天然的礁石洞,和“影子蛙人”可能藏身的环境几乎一致。
众人乘坐渔港的小渔船前往训练点,船在海面上颠簸着,远处的海平面已经升起一轮红日,将海水染成了橘红色。“今天的训练任务是水下搜索与反突袭。”林霄站在船头,手里拿着防水战术板,将众人分成两组,每组六人,“一组携带探测仪搜索‘模拟干扰源’——就是用收音机改装的那个,另一组扮演‘影子蛙人’,在礁石洞附近伏击,目标是夺取探测仪。记住规则,一旦被‘蛙人’摸到身体任何部位,就判定为‘阵亡’,必须立刻上浮退出训练。”
马翔主动请缨带领搜索组,他穿上深潜服,背着氧气瓶,手里拿着改装后的探测仪,第一个跳入水中。冰冷的海水比训练池里更刺骨,他打了个哆嗦,调整好呼吸,开始下潜。水下三十米的能见度不足五米,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探测仪的屏幕发出微弱的绿光,指引着方向。
他按照训练时的战术,让队友们呈扇形散开,彼此间距保持在两米左右,这样既能覆盖更大的搜索范围,又能及时互相支援。探测仪的信号越来越强,“滴滴”的提示声在水下通讯器里清晰响起——“模拟干扰源”就在前方的礁石洞里。
马翔放慢速度,慢慢朝着礁石洞游去。洞口布满了海草,像一团团墨绿色的帘子,他伸出手拨开海草,刚要往里探,突然感觉到身后传来一阵水流波动。他心里一紧,猛地转身,就看到扮演“影子蛙人”的老张正从洞旁的缝隙里窜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根模拟武器的塑料管,伸手就要夺他手里的探测仪。
马翔反应极快,侧身避开的同时,用手肘狠狠撞向老张的胸口。老张没料到他动作这么快,被撞得往后退了两米,在水下通讯器里苦笑着说:“行啊小马,这反应速度,能当突击手了!”按照规则,老张被判定为“受伤”,只能缓缓上浮退出训练。
马翔刚松了口气,通讯器里突然传来金雪的声音:“马哥,小心身后!左边有动静!”他立刻转身,就看到另一名“蛙人”正朝着他扑来,对方手里拿着一块模拟炸药的海绵,显然是想“炸毁”探测仪。马翔赶紧将探测仪护在身后,同时抬起脚,朝着对方的膝盖踹去——这是训练时林霄教的防身术,专门针对水下近距离对抗。
对方被踹得失去平衡,在水里打了个转,马翔趁机抓住机会,朝着礁石洞游去。他钻进洞里,果然看到那个用收音机改装的“模拟干扰源”正放在一块礁石上,他伸手将其拿起,对着通讯器喊道:“找到干扰源了!请求支援撤离!”
队友们立刻围过来,形成保护圈,护送着马翔上浮。等他们浮出水面,才发现这次水下行动一共用了十二分钟,比规定时间还多了两分钟。林霄看着浑身湿透的众人,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战术配合和反应速度都达标了,接下来……”
他的话还没说完,手腕上的战术手表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弹出联合指挥中心的紧急指令,红色的字体格外刺眼:“‘影子蛙人’已在深海区域布设真实电磁干扰器,东部战区三架反潜直升机因信号屏蔽失去联系,下落不明。命令林霄民兵分队立即前往目标海域,清除干扰器,务必在一小时内恢复通讯信号!”
林霄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他立刻召集众人,在渔船上快速制定作战计划:“老张和马翔,携带塑性炸药负责摧毁干扰器,炸药的引爆时间设置为三十秒,足够咱们撤离;金雪和我,携带探测仪定位干扰器位置,你的屏蔽罩技术最好,得确保探测仪不被干扰;老周和老陈,负责警戒,‘影子蛙人’肯定在附近埋伏,一旦发现敌情,立刻用染色弹示警,记住,水下不能开枪,只能用冷兵器对抗,安全第一。”
众人迅速行动起来,老张从背包里掏出塑性炸药,将其分成小块,用防水胶带固定在引爆器上;马翔检查着氧气瓶的压力,确保每个气瓶的气量都足够支撑一小时的水下行动;金雪则将铜网重新加固在探测仪和通讯器上,还在外面套了一层防水套,防止海水渗入;老周和老陈则拿起水下步枪,往枪膛里装填红色染色弹——这种子弹在水下能划出清晰的轨迹,既能示警,又能判定“击中”目标。
十分钟后,渔船抵达目标海域。这里的海水比训练区域更深,颜色呈墨黑色,海面上没有任何船只,只有偶尔掠过的海鸟,发出凄厉的叫声。林霄看了眼战术手表,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他深吸一口气:“行动!按计划分组,下潜时保持间距,通讯器保持静默,只有发现敌情才能说话!”
众人依次跳入水中,像一群黑色的鱼,快速朝着海底潜去。水下的能见度比训练时更差,只有探测仪的屏幕发出微弱的光。金雪紧紧跟在林霄身边,手指在探测仪上快速操作,屏幕上的信号点越来越清晰,闪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干扰器就在前方三公里处的礁石平台上。
“还有五百米!”金雪在通讯器里压低声音说,“我能感觉到干扰信号在增强,屏蔽罩还能撑住,但得尽快找到干扰器。”林霄点点头,加快下潜速度,就在这时,老周的声音突然传来:“左前方有水流异常!像是有人在游动!”
林霄立刻示意众人停下,朝着老周指示的方向望去。黑暗中,三个黑色的身影正快速朝着他们游来,对方戴着专业的潜水头盔,手里拿着水下步枪,枪膛里闪烁着金属的寒光——是“影子蛙人”!
“警戒!”林霄大喊一声,举起水下步枪对准来人。他扣下扳机,红色染色弹在水中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击中一名“影子蛙人”的潜水服,对方的身体顿了顿,随即缓缓上浮——按照规则,被染色弹击中即判定为“阵亡”。
剩下的两名“影子蛙人”见状,立刻分散开来,从两侧包抄。其中一人朝着金雪游去,显然是想破坏探测仪;另一人则朝着老张和马翔扑来,目标是阻止他们安放炸药。
“金雪,小心!”林霄立刻调转方向,朝着袭击金雪的“蛙人”游去。对方察觉到他的意图,突然转身,手里的水下匕首朝着林霄的胸口刺来。林霄侧身避开,同时用枪托朝着对方的头盔砸去,“砰”的一声闷响,对方的动作顿了顿,林霄趁机抓住对方的手臂,将其按在礁石上,另一只手掏出染色笔,在对方的潜水服上划了一道红色痕迹——这是备用的判定方式,一旦被染色笔标记,同样视为“阵亡”。
另一边,马翔正和另一名“影子蛙人”缠斗。对方的力气很大,一把抓住了马翔手里的炸药包,马翔死死拽着不放,两人在水里扭打起来。老张见状,立刻游过来帮忙,他从腰间掏出潜水刀,朝着对方的手腕划去,对方吃痛,松开了手,马翔趁机将炸药包护在身后,同时用膝盖顶向对方的腹部,将其击退。
“干扰器找到了!在礁石平台中央!”金雪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一丝急促,“但周围有触发式水雷,上面有红外感应装置,靠近五米就会引爆!”
林霄立刻游过去,顺着金雪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礁石平台中央放着一个银色的装置,正是电磁干扰器,而在干扰器周围,散落着四个黑色的水雷,每个水雷上都有红色的感应灯,正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老陈赶紧游过来,从背包里掏出游标卡尺和探测仪,趴在礁石上仔细测量。他的手指在水雷周围的礁石上摸索着,偶尔用卡尺测量礁石的间距:“感应装置的范围是五米,但这两块礁石之间有个盲区,宽度大概六十厘米,刚好能容一个人通过,只要贴着礁石边缘游,就能避开感应区。”
他抬起头,对着众人比划了一下路线:“我先过去,你们跟着我的轨迹,千万别偏离,水雷的触发灵敏度很高,稍微碰到感应区就会炸。”说完,老陈深吸一口气,身体紧贴着礁石,像一条壁虎,缓慢地朝着干扰器游去。他的动作很轻,几乎没有引起水流波动,水雷上的感应灯依旧平稳地闪烁着,没有任何异常。
等老陈安全抵达干扰器旁,他对着众人比了个“oK”的手势。林霄示意老张和马翔过去,两人紧随其后,贴着礁石边缘,顺利通过了水雷区。老张立刻将塑性炸药贴在干扰器上,调整好引爆时间:“炸药设置完毕,三十秒后引爆!所有人准备撤离!”
金雪和老周赶紧朝着礁石平台游来,就在这时,老周突然大喊:“不好!还有‘蛙人’!在右后方!”
林霄回头望去,只见两个黑色的身影正快速朝着礁石平台游来,他们手里拿着的不是水下步枪,而是水下爆破装置——显然是想和干扰器同归于尽!林霄心里一紧,对着众人喊道:“加快速度!撤离!老陈,金雪,你们先撤!我和老周断后!”
金雪和老陈立刻转身,朝着海面游去。老张和马翔也跟在后面,就在他们即将离开礁石平台时,那两名“影子蛙人”已经追了上来,其中一人朝着马翔的后背扑去,手里的爆破装置几乎要碰到马翔的潜水服。
“小心!”林霄立刻转身,举起水下步枪,对着那人的手臂就是一枪,染色弹击中了对方的手腕,对方吃痛,爆破装置掉落在礁石上。另一名“蛙人”见状,立刻朝着干扰器扑去,想要提前引爆水雷。老周赶紧游过去,用枪托砸向对方的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