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战神凝视着云昭临,说道:“我的儿子,你表现得十分出色。公孙家的孩子如今恰似行走的英雄之剑与魔界之剑,他们是你最为得力的伙伴。你要肩负起娘亲当年在神界未能达成的使命,斩杀邪恶与灾难之神,为这场灾难画上圆满的句号。”
云昭临眼眶中闪烁着泪花,他说道:“母亲,我会努力的!”
黑暗女神说道:“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尸罗刹同样育有三位儿女。你们在之前的幻象中,应该见过她的大儿子——灭世巨狼噬天,二儿子——灭世巨蟒劫寰。你们应该已经和她的小女儿交过手了吧?”
公孙龙和公孙月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阴霾,他们已然知晓尸罗刹的小女儿是谁,那便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啊!
公孙羽点头说道:“交过手了,她的小女儿,乃是我妻子的幽灵。”
命运女神说道:“你的妻子,魔界女王夜幽幽,为了对抗魔神狰翼魔尊而英勇战死。她的一部分生命力寄宿于王者之剑中,然而她的身躯和另一半灵魂,被尸罗刹注入了生命力,成了尸罗刹的小女儿,化身为地狱女王。”
光明女神说道:“就像你亲手创造出龙族之女一样,尸罗刹同样能够制造出人造生命体。”
命运女神说道:“有些话我不想多言,但要拯救世界,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届时,你们将不得不直面地狱女王夜幽幽,而你们对她的情感,届时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女战神语气平静地说道:“我们言尽于此。我早已逝去,无法重返神界。如今留存于世的,仅仅是我的精神力,一直寄存在彩虹之剑里。我已了解到,彩虹之剑曾被破坏,而后又成功修复,神之锁也已失去效用,灭世巨狼噬天很快就要解封了。我的儿子啊,与你的伙伴携手,战胜邪神的子女,并将邪神消灭吧!”
随后,四位神只的身影在宫殿中渐渐隐去。
在珑玥宫中,公孙玥刚刚苏醒,她艰难地挤出一抹微笑,望向夏耀宸,轻声说道:“有你陪着,真好。我哥哥、姐姐和妹妹去见父王了,是吗?”
夏耀宸微微颔首,目光随之缓缓扫视四周,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与期待。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入珑玥宫内部,一股清新宜人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幽雅之地。宫殿内部布置得极为精致考究,各色娇艳欲滴的花朵点缀其间,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不仅如此,宫中还摆放着两位小公主平日里喜爱的玩具,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处处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童趣,让人不禁感受到一股温馨的家庭氛围。
夏耀宸询问公孙玥:“玥玥,你的力量上限究竟是多少?”
公孙玥回应道:“我可以施展空间转移魔法,从北冥王宫传送到西岚王宫,这是我能达到的最远距离。要是超出这个范围,我就会像现在这样,体力消耗殆尽。”
夏耀宸满是心疼地说道:“下次别再超出自己的身体极限了。”
公孙玥缓缓闭上双眼,轻声说道:“我们所剩时间不多了。那天你也清楚,噬天即将解封。倘若我们乘船从中野国返回北冥,不知要耗费多久。况且北冥众人之中,唯有我会空间转移魔法,这魔法不由我来施展,还能有谁呢?”
夏耀宸情不自禁地抱了她一下,公孙玥没有言语,也未动弹,轻声说道:“实在抱歉,让你这位人类陪我一同与邪神战斗,其实你本不必卷入这些事端的。”
夏耀宸说道:“怎么啦?选我做驸马,你后悔了吗?这可与你龙族的占有欲不相符哦。”
公孙玥说道:“实际上,你可以像苏明澜那样选择留在北冥王宫,如同我哥哥的太子妃司徒姐姐一般,为何要与我一同前行呢?”
夏耀宸说道:“当然是担心你啦。你想想,在南焰要是我不护着你,说不定你都成某个部落首领的夫人了。”
公孙玥说道:“彼时我失去了记忆,无法施展魔法。但如今我早已恢复实力,甚至比那时更为强大,你理应可以放心了吧。”
夏耀宸说道:“我早已经答应过你父王,成为驸马之后便会悉心照料你,又怎会放任娇俏可人的你到外面去冒险呢?”
他正打算接着再说些什么,目光突然瞥见门外探出一个梳着双丸子头的身影,似乎在偷听。他立刻便猜出对方是谁了。夏耀宸站起身,走到门后,一把将公孙珑揪了出来,扛到肩上,说道:“竟然偷听,太不成体统了!”
公孙珑笑嘻嘻地说:“这里本来就是我和二姐姐的宫殿呀。”
夏耀宸温柔说道:“乖,等我和你二姐姐正式结为连理,便给你喜糖吃。”
听闻有喜糖可吃,公孙珑这才停下偷听的动作,从夏耀宸的肩膀上下来,跑到珑玥宫外尽情嬉戏玩耍。
夏耀宸望着公孙珑渐渐远去的娇小背影,转而向躺在床上的公孙玥说道:“若不是郡主提及,我还真不知道小公主竟与玥玥你是同龄的双胞胎,不过你看上去可比她成熟许多。”
公孙玥说:“我的成长速度比妹妹快很多,但这意味着我会更早地老去,那时你还愿意陪伴在我身边吗?”
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在南焰沙漠的时候,连死我都不怕,又怎会惧怕这个?我不清楚你们魔族的生命力究竟怎样,想来应该比我们人类更为长久。大不了,我也变成一个糟老头子,陪着你便是。”
公孙玥微微一笑,未发一言,便沉沉睡去。
在珑玥宫后方的宫殿双曜宫中,苏明澜从公孙珑那里得知邪神即将灭世,不禁大为震惊!
他问道:“我父王知晓此事了吗?”
公孙珑回应道:“我们是在中野国得知这个消息的,那时我们已不在东临国。”
苏明澜说道:“我打算给父王写信,可怎么把信送过去呢?北冥离东临相距如此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