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分,明泽医院中枢指挥中心的30米巨幕已切换至“管理监控模式”,左侧主区域实时显示管理中心1320人的在岗热力图,副院长李哲、总主任张诚、外科主任王凯、内科副主任刘敏等核心管理层的工位状态均标注为“已到岗”,右侧分屏则悬浮着“医学大学宣讲会准备”的倒计时窗口——距同济医学院招生办线上宣讲仅剩3小时。
沈知行与苏晴步入指挥厅时,五位助手已在临时工位列队等候。行政+人事主管林薇率先上前:“管理中心晨会纪要已同步至明泽一号,1320位管理层的今日重点任务均已录入系统,副院长李哲牵头医疗质量巡查,总主任张诚负责科研临床协同项目,系统已标注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她指尖轻点终端,弹出景初、景行的宣讲会专属会议室链接,“明泽一号已完成设备调试,支持双屏显示宣讲ppt与实时问答面板。”
“电力和网络要双保障,宣讲会不能出任何卡顿,管理中心的hIS系统、医保报销系统更要稳住。”沈知行走到主控制台前,巨幕顶端的核心数据栏同步更新:当日接诊量(实时):9100人次 | 当日医保报销(实时):3020万元 | 管理系统在线率:100%。电力主管程昱立刻应答:“已启动‘双路供电’模式,管理中心与宣讲会会议室的电力负载单独监控,冗余算力预留15%,确保明泽一号联动顺畅。”
七点整,管理中心晨会通过中枢系统同步直播。副院长李哲的身影出现在巨幕左侧:“今日重点巡查313专科中心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情况,明泽一号已梳理出近一周的高风险手术清单,各科室主任需提前对照自查。”总主任张诚接过话头:“科研中心的菌群临床转化项目今日启动患者入组,各临床科室要配合采集样本,系统已开放数据录入权限。”沈知行对着麦克风补充:“明泽一号会实时追踪巡查与项目进度,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推送至核心管理层终端。”
此时,资金主管周明的分屏弹出预警:“外科科室的耗材申领量较昨日激增30%,需核实合理性。”他立刻联动外科主任王凯,系统自动调出申领明细与手术排期。“是因为新增了3台急诊大手术,耗材用量在合理范围。”王凯的回复同步显示在巨幕上,周明随即操作:“已批准申领,财务系统自动匹配预算,医保资金池余额充足。”苏晴点头:“让明泽一号给各科室设置耗材申领预警线,超过常规用量20%自动触发复核,避免浪费。”
八点半,林薇带来管理中心的最新动态:“内科副主任刘敏反馈,老年病科的电子病历归档延迟,怀疑是系统卡顿。”网络主管江晓立刻调取后台数据:“是部分终端的hIS系统版本未更新,已远程推送升级包,明泽一号同步清理缓存,预计5分钟内恢复正常。”沈知行叮嘱:“让技术组今天完成所有管理层终端的系统巡检,下午三点前提交报告,不能再出现类似问题。”
九点整,科研中心传来消息:景初已进入宣讲会专属会议室,正测试麦克风与投屏功能。苏晴通过中枢系统远程查看:“明泽一号把景初的科研实践记录整理成了可视化图表,宣讲时可随时调取。”她转头对林薇说:“通知景行尽快到会议室,招生办老师十分钟后上线,系统权限已开放,能查看历年专业分数线与课程设置。”
十点,同济医学院招生办的宣讲正式开始。招生办主任的身影出现在巨幕右侧,ppt首先展示学校的学科优势:“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肿瘤学方向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了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景初适时提问:“肿瘤学专业的临床实习安排是怎样的?能参与科研项目吗?”主任笑着回应:“大三开始进入附属医院轮转,优秀学生可申请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我们与明泽医院有合作,实习表现突出者有优先录用机会。”
宣讲进行的同时,管理中心的巡查已进入关键阶段。副院长李哲在骨科手术室核查时发现,一台脊柱手术的术前核对单漏填麻醉方式。他立刻通过终端上传问题图片,明泽一号自动标记责任人并推送整改通知。“15分钟内完成补填并重新核对,整改情况同步至中枢系统。”李哲的指令刚发出,外科主任王凯已赶到现场督办,系统显示“整改完成”时,距规定时间仅差2分钟。
十一点半,宣讲进入互动答疑环节。景行询问康复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儿童康复方向有哪些核心课程?与智能康复设备的结合紧密吗?”主任详细解答:“有《儿童神经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等课程,实验室配备了与明泽医院同型号的智能训练设备,还会邀请行业专家授课。”明泽一号同步弹出提示:“已保存答疑内容至‘升学资料库’,可关联查看课程大纲与设备参数。”
中午十二点,宣讲会圆满结束。景初、景行通过终端向沈知行与苏晴反馈:“收获很大,招生办老师说会把历年录取数据和专业介绍资料发过来,还邀请我们去学校参观。”沈知行笑着回复:“明泽一号会自动整理这些资料,你们晚上可以慢慢看,实习的事也在推进,下周就能正式开始。”
此时,管理中心的巡查报告已汇总至中枢系统。巨幕显示:“共发现问题8项,已整改7项,剩余1项为老年病科的标识不清,后勤主管赵磊已安排更换,预计下午两点前完成。”赵磊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标识制作已完成,正按明泽一号规划的路线配送,避开门诊人流高峰。”
下午一点,总主任张诚汇报科研临床协同进展:“首批10例患者的菌群样本已采集完毕,科研中心正在检测,明泽一号已启动数据分析,初步结果预计傍晚出来。”沈知行指示:“让景初参与数据分析,给他开放一级权限,能查看原始数据但不可修改,李教授全程指导。”苏晴补充:“系统做好数据脱敏,保护患者隐私,同时标注关键指标,方便景初学习。”
两点半,江晓提交管理层终端巡检报告:“共排查1320台终端,修复系统漏洞3处,更新版本12台,现在所有终端运行正常,hIS系统响应速度提升20%。”林薇同步汇报:“内科副主任刘敏反馈,老年病科的电子病历归档已恢复正常,明泽一号的缓存清理功能很有效。”沈知行看着巨幕上的管理中心热力图,所有区域均为代表正常的绿色:“下午四点召开管理层小结会,通报今日问题整改情况,部署明日重点工作。”
四点整,小结会准时开始。副院长李哲通报巡查情况:“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整体落实到位,个别疏漏已整改,明泽一号已生成‘手术安全手册’电子版,推送至所有手术相关人员终端。”总主任张诚分享协同项目进展:“菌群检测的初步数据显示,3例患者的菌群配伍匹配度超过85%,后续将推进治疗应用。”沈知行总结:“管理要抓细节,协同要提效率,明泽一号会把今日会议纪要整理成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咱们要让1320人的管理力量形成合力。”
傍晚六点,白班接近尾声,巨幕核心数据定格:当日接诊量(最终):8.6万人次 | 当日医保报销(最终):1.91亿元 | 管理任务完成率:98%。五位助手提交当日工作汇报,林薇最后说道:“招生办的资料已同步至明泽一号的‘升学资料库’,景初和景行的实习轮岗表也已制定完毕,下周一开始执行。”
七点,沈知行与苏晴回到家。景初正对着终端翻看招生资料,明泽一号不时弹出数据对比提示;景行在整理康复医学的课程笔记,旁边放着实习手册。“宣讲会的内容都看懂了吗?有什么想问的?”苏晴递过水果,景初立刻点头:“学校的科研平台太吸引人了,明泽一号把他们的基金项目和咱们医院的转化项目做了对比,很直观。”景行补充:“康复专业的课程和智能设备结合得很紧,正好能和医院的实习衔接上。”
沈知行坐在沙发上,看着儿女专注的模样,想起中枢巨幕上跳动的管理数据与宣讲会画面。1320位管理层的坚守筑牢了医院的根基,明泽一号的算力为青春铺就了航向,而这一切,都在中枢指挥中心的灯火里,汇聚成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夜色渐深,客厅的中枢分屏依旧亮着,显示“管理系统运行正常,宣讲资料已归档”,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当下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