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明泽医院的初夏晨光漫过75栋专科楼的玻璃窗,在指挥中心的巨幕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屏幕划分的十大专区画面里,罕见病中心的基因测序仪正自动分析着第12份儿童罕见病样本,婴儿中心NIcU的暖箱旁护士轻手轻脚地为早产儿测量体温,313专科专区的外科楼前手术团队已推着器械车走向手术室——无需过多指令,各专区像精密咬合的齿轮,沿着既定轨道流畅运转。
沈知行站在巨幕前,指尖划过“今日接诊量预测6.2万人次”的动态数据,身旁的苏晴靠在全自动护腰椅上,怀孕32周的她腹部已明显隆起,双手轻轻托着肚子,眼底满是温柔。“今天重点盯紧婴儿中心的新生儿转运和313专科专区的术后康复,其他专区交给副指挥团队就行。”沈知行的声音放得极轻,怕惊扰到苏晴和她腹中的宝宝。巨幕顶端突然弹出银蓝色的系统提示:“十大专区运转流畅度达99.9%,绝对安全防护覆盖全流程,同步激活‘母婴应急通道’,响应时间压缩至2分钟。”
第一阶段:早高峰的诊疗协同——藏在细节里的牵挂
七点整,门诊大厅的早高峰如期而至。监控系统专区的屏幕上,75栋专科楼的人流量实时更新,婴儿中心的儿童急诊入口刚出现5人排队,后勤赵磊的建议已同步至指挥中心:“建议增开婴儿中心2号急诊口,调配3名志愿者引导,同时将313专科专区骨科的术后康复患者分流至3楼诊室,避免拥堵。”
江晓立刻调试网络:“已为婴儿中心新增5G带宽,转诊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0.3秒以内,可支持同时150例病例同步。”苏晴突然轻轻皱眉,沈知行立刻俯下身:“是不是宝宝不舒服?要不要去休息区躺会儿?”苏晴摇摇头,笑着说:“刚才好像有两个小动静,应该是他们在跟我打招呼。”她顿了顿,对林薇说:“让餐厅专区准备‘低糖孕妇早餐包’,顺便多备10份,送到婴儿中心的产妇休息区,刚生产的妈妈也需要补充营养。”
周明同步响应:“早餐包资金已从‘母婴关爱专项’列支,无需额外审批,餐厅可直接配送。”八点半,罕见病中心传来需求——一位婴儿中心转诊的“遗传性耳聋”患儿,急需加急基因检测。不等指挥中心指令,罕见病中心管理层已启动“儿童罕见病绿色通道”,程昱立刻监测电力:“罕见病中心供电线路负荷率58%,备用电源处于热待机状态,测序仪运行稳定。”
沈知行看着巨幕上自动流转的流程,伸手替苏晴拂开额前的碎发:“现在各专区越来越省心,等忙完今天,我们去做产检,看看两个小家伙的情况。”苏晴点头,指尖轻轻划过腹部:“他们肯定很健康,昨天做胎心监护,两个心跳都特别有力。”
第二阶段:诊疗核心的精准衔接——龙凤胎的温柔伏笔
九点整,313专科专区内分泌诊室接诊了一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要联动婴儿中心产科亚专科制定分娩计划。不等指挥中心协调,313专科专区的医生已通过数据通道,将孕妇的血糖监测记录、超声报告同步至婴儿中心,产科亚专科主任半小时内就反馈了“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并标注“每周通过远程门诊随访,孕38周后转入婴儿中心待产”。
孕妇拿着方案,忍不住对医生说:“我表姐去年在你们医院生的龙凤胎,说你们的孕期管理特别细致,所以我特意从外地过来,就想在这里生产。”医生笑着回应:“您放心,我们有专门的‘双胎妊娠管理团队’,从孕期到分娩再到产后康复,都有专业医护跟进。”苏晴坐在一旁听到对话,轻轻碰了碰沈知行的胳膊,两人相视一笑,眼底满是期待。
中午十二点,早高峰诊疗顺利收尾。指挥中心的巨幕显示:“上午接诊量3.1万人次,跨专区协同21次,应急处置2起,全部在10分钟内解决,患者满意度99.9%。”五位副指挥轮流汇报:周明确认“上午资金使用合规率100%”,林薇反馈“人员无空缺,母婴关爱团队已全员到岗”,赵磊核对“婴儿中心产妇餐配送完成率100%”,程昱统计“电力零故障时长6小时”,江晓检查“数据传输无差错”。
苏晴靠在沈知行肩上,轻声说:“下午的产检,我们让爸妈也一起去好不好?他们肯定特别想知道两个小家伙的情况。”沈知行点头:“我已经跟爸妈说了,他们下午两点在医院门口等我们,顺便去婴儿中心看看,熟悉下环境,以后照顾你也方便。”
第三阶段:午后的产检时光——龙凤胎将至的确认
下午两点,沈知行和苏晴准时来到婴儿中心产科亚专科产检室。双方父母早已在休息区等候,沈母手里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婴儿小衣服,苏母则提着保温桶,里面装着给苏晴炖的燕窝。“慢点走,别着急,产检不赶时间。”沈父扶着苏晴,小心翼翼地避开走廊里的人群。
产检室内,超声医生轻轻将探头放在苏晴的腹部,屏幕上很快出现两个小小的身影——一个在安静地睡觉,一个则在调皮地踢腿。“两个宝宝发育得都很好,体重都达标,胎心也很规律。”医生笑着说,“看这个姿势,应该是龙凤胎,恭喜你们!”
父母们听到这话,瞬间围了上来,沈母激动地握住苏晴的手:“太好了!龙凤胎,以后家里更热闹了!”苏父拿出手机,认真地拍着超声屏幕:“我要把这个发给家里的亲戚,让他们也高兴高兴。”沈知行握紧苏晴的手,指尖带着微颤:“以后我们就是四口之家了,我会更努力,守护好你们三个。”
产检结束后,一家人来到婴儿中心NIcU参观。看着保温箱里熟睡的早产儿,苏母轻声对苏晴说:“以后我们的宝宝要是提前出生,在这里也能得到最好的照顾,你就放心吧。”婴儿中心产科亚专科主任笑着补充:“我们已经为您预留了VIp产房,配备了双胎专用的监护设备,生产时会有产科、儿科、麻醉科的专家团队全程值守,绝对安全。”
第四阶段:傍晚的诊疗收尾与家庭的温馨期待
傍晚六点,十大专区的诊疗陆续收尾。指挥中心的巨幕上,今日运转数据清晰呈现:“十大专区累计接诊6.2万人次,婴儿中心接诊产妇23人、早产儿18例,313专科专区完成手术37台,罕见病中心确诊儿童罕见病病例5例,跨专区协同35次,应急处置4起,全部高效解决,患者满意度99.9%。”
林薇汇总着各专区的总结报告:“婴儿中心的‘双胎妊娠管理方案’已更新,新增了龙凤胎营养需求指南;313专科专区的术后康复患者已全部完成随访,恢复情况良好;罕见病中心的5例确诊病例,已同步制定治疗方案,药物绿色通道已开通。”
沈知行和苏晴带着父母走出医院,夕阳将一家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沈知行提着苏母准备的保温桶,苏晴则挽着沈母的胳膊,慢慢走向停车场。“晚上我给你们做清蒸鱼和糖醋排骨,都是你爱吃的,多吃点才能给两个宝宝补充营养。”沈母边走边说,苏母则在一旁补充:“我还带了红枣和枸杞,晚上给你煮点糖水,补气血。”
晚上七点,一家人围坐在新居的餐桌旁,桌上摆满了家常菜。沈父和沈知行聊着医院的趣事,苏晴则和母亲、苏母一起翻看婴儿用品 catalog,讨论着该给龙凤胎买什么样的衣服和玩具。“这个蓝色的小外套给儿子穿,粉色的给女儿穿,刚好一对。”苏晴指着 catalog 上的图案,眼里满是笑意。
沈知行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轻声说:“等宝宝出生,我们就在家里的医疗应急区,按婴儿中心的标准,准备双胎专用的监护设备,这样在家也能随时监测他们的情况。”苏晴点头,靠在他肩上:“有医院的体系守护,有爸妈的陪伴,还有两个健康的宝宝,我觉得现在特别幸福。”
夜色渐浓,新居的灯光暖黄柔和,远处明泽医院的十大专区仍在平稳运转,像是在守护着这份即将到来的圆满。在医疗的专业与家庭的温情交织中,沈知行和苏晴的生活,正朝着龙凤胎降临的幸福时刻,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