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明泽医院的量子实验室被晨雾裹着一层柔光,主控屏上“多重认证流程表”的进度条已点亮三分之一——量子计算机模型认证、实验室实体模拟认证、多学科专家联合认证,最后一步才是临床手术。沈知行站在屏幕前,指尖划过“激素应急干预模型”的认证结果,眉头微蹙:“模拟数据里,术后24小时的降钙素波动幅度还有5%的偏差,得再优化算法。”
身后传来轻浅的脚步声,苏晴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进来,将其中一杯放在他手边,杯壁贴着一张便签,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加了半勺蜂蜜,熬夜容易低血糖。”沈知行拿起牛奶,指尖触到便签的温度,抬头时正好对上她的目光,她立刻移开视线,指着屏幕说:“我昨晚重新梳理了患者的激素代谢数据,发现他的肝酶比上周略高,或许可以在量子模型里加入‘肝功能动态修正参数’,偏差应该能缩小。”
沈知行眼底闪过一丝赞许,调出模型参数界面:“你说得对,之前没考虑到药物代谢对肝功能的轻微影响。来,一起调——你报数据,我来输入。”苏晴点头,凑到屏幕前,两人的肩膀偶尔轻轻相碰,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混合着咖啡的味道,心跳不自觉地快了半拍。
第一阶段:量子计算机模型认证——数据里的默契校准
上午八点,量子计算机开始新一轮“激素代谢模型”优化。苏晴报出一组组修正数据:“肝功能修正系数取1.05,药物代谢半衰期缩短1.2小时,术后24小时的降钙素基准值下调至580pg\/ml。”沈知行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波动曲线渐渐变得平稳,偏差幅度从5%缩小到2.3%,达到认证标准。
“成了!”苏晴忍不住轻声欢呼,转头时差点撞到沈知行的肩膀,他及时扶住她的胳膊,掌心的温度透过白大褂传来。“小心点。”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尖上,“接下来要做‘手术操作误差模拟’,你之前整理的‘超声刀热损伤阈值表’,可以导入模型做对照。”
苏晴立刻点头,转身去拿资料时,指尖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笔,沈知行弯腰去捡,两人的手同时碰到笔杆,又同时收回。“我来。”他捡起笔递给她,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指腹,像有电流轻轻窜过。
上午十点,量子计算机完成“手术操作误差模拟”认证——即使模拟超声刀角度偏差1.5度、止血时间延迟30秒,激素波动仍能控制在安全范围。程昱的电力终端显示:“实验室电力负荷率稳定在62%,量子计算机的冷却系统运行正常,认证过程中无任何参数波动。”江晓补充:“认证数据已同步加密上传至国际医学数据库,可随时接受全球专家查阅,网络传输零错误。”
第二阶段:实验室实体模拟认证——细节里的温度
中午十二点,实验室实体模拟认证正式启动。赵敏副院长带领团队,在动物模型上复刻患者的甲状腺髓样癌病灶,手术操作完全按量子模拟的流程推进。沈知行和苏晴站在观察窗前,她手里拿着“模拟手术监护表”,每5分钟记录一次“激素水平”“出血量”“神经功能指标”。
“超声刀靠近神经时,导航仪警报响了!”苏晴突然指着屏幕,声音里带着紧张。沈知行却很平静:“这是我们故意设置的误差测试,看看团队的应急反应。”果然,陈明副院长立刻调整超声刀角度,3秒内解除警报,出血量控制在预期范围内。苏晴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出了汗,沈知行悄悄递来一张纸巾,没说话,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下午一点,实体模拟手术顺利完成,病理检查显示“肿瘤完整切除,神经无损伤”,各项指标均符合认证标准。赵磊带着后勤团队送来“认证庆功餐”——每人一份牛排套餐,还特意给沈知行和苏晴加了一份草莓蛋糕:“听林薇姐说,你们俩都爱吃草莓,特意让餐厅师傅做的。”苏晴看着蛋糕上鲜红的草莓,抬头看向沈知行,他正把自己蛋糕上的草莓夹给她:“我不爱吃太甜的,你多吃点。”
周明此时拿着资金报表走进来:“多重认证的费用已从专项科研资金里列支,还剩余30%,足够支撑后续的临床手术和术后随访。另外,国际内分泌学会看到我们的认证数据,想邀请咱们在下个月的学术会议上做主旨报告。”沈知行点头,目光却落在苏晴身上:“报告由你和赵敏副院长一起做,你的术后监护经验很关键,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苏晴愣了一下,随即轻声道谢,心里像被草莓蛋糕的甜味填满。
第三阶段:多学科专家联合认证——认可里的底气
下午三点,多学科专家联合认证会在实验室召开。北京协和医院的内分泌专家李教授看着量子模拟数据和实体模拟报告,忍不住赞叹:“你们的激素模型把‘肝功能动态修正’都考虑到了,这在全球同类研究里都是领先的;实体模拟的应急处理也很到位,临床手术的成功率至少能提高20%。”
上海瑞金医院的外科专家王教授补充:“超声刀的热损伤预警阈值设置得很精准,既保证了手术效率,又保护了神经功能,这个参数可以作为行业参考标准。”苏晴坐在沈知行身边,负责汇报术后监护预案,她从“激素动态监测”“血栓预防”“心理干预”三个维度展开,专家们频频点头:“术后监护想得比我们还细致,尤其是把心理干预和激素控制结合起来,很有创新性。”
认证会接近尾声时,李教授突然问:“你们俩是怎么想到在量子模型里加入肝功能修正参数的?”沈知行看向苏晴,笑着说:“是苏晴发现患者的肝酶变化,提出的优化建议,她对临床细节的把控很敏锐。”苏晴脸颊微红,小声说:“主要是院长的量子模型基础打得好,我只是补充了一点临床数据。”专家们看着两人的互动,都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下午五点,多学科专家联合认证正式通过,证书同步显示在实验室的大屏上。林薇激动地说:“我已经通知手术室,明天上午八点准备临床手术,患者和家属也同意了,他们说看到这么严格的认证,更放心了。”江晓补充:“全球直播通道已开通,明天会有100多个国家的医学专家观看手术直播,网络带宽已预留50G,确保直播流畅。”
第四阶段:术前准备与心尖的约定——藏不住的温柔
傍晚六点,实验室的认证设备陆续关闭,专项团队开始做术前最后准备。苏晴整理着“术后监护包”,里面有她亲手标注的“激素监测时间点”“应急用药剂量”,还有一包草莓味的糖——患者说紧张时爱吃点甜的。沈知行走过来,帮她把监护包的拉链拉好:“明天手术我主刀,你在指挥中心同步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有异常随时跟我沟通。”
“你也要注意安全。”苏晴抬头,目光里带着担忧,“虽然认证都通过了,但临床手术还是有风险,别太着急。”沈知行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草莓挂件,递给她:“昨天在超市专区看到的,跟你爱吃的草莓很像,明天手术时带着,就当是好运气。”苏晴接过挂件,指尖轻轻摩挲着,心里暖暖的:“你也会有好运气的。”
晚上七点,指挥中心的巨幕上,“多重认证通过”的字样格外醒目,下方是明天的临床手术流程表。五位助手陆续离开,沈知行和苏晴还在核对术前准备清单。“患者的血型已经确认,备用血液也准备好了。”“手术器械的灭菌报告没问题,量子导航仪也调试好了。”“术后监护的护士已经排班,心理医生也会随时待命。”
确认完最后一项,沈知行看着苏晴,轻声说:“等手术成功,我们去之前说的那家茶馆,我请你喝茉莉花茶,再点一份草莓蛋糕。”苏晴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时正好看到他眼底的温柔,她轻轻点头:“好。”
晚风拂过实验室的窗户,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桌上的草莓蛋糕还留着淡淡的甜味,量子计算机的屏幕暗了下来,却仿佛还映着两人并肩校准数据的身影——多重认证的攻坚已落幕,临床手术的挑战即将开始,而藏在心尖的那点微光,正随着明天的朝阳,慢慢变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