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梠城,萧祈年眸中的笑意渐渐消失,直至不见。
“我去见过萼儿了。”
“嗯?”什么时候的事儿?
萧祈年瞧着江晚一脸好奇的模样,与她坐在一处:“前日。”
暗卫进不去的地方,不代表他去不了。
彼时,董萼儿正在碧妆院的小花园里持壶浇水,身后站着两排侍女。萧祈年往那为首的两个侍女看了一眼,瞧着是会武功的且身手还不错。
“师……”见到萧祈年的董萼儿双眸蓦地一亮,刚想叫师兄又怕对方不高兴,立刻改口:“见过辰王殿下。”
萧祈年看着向着自己行礼、已不似当初那般胆小怯弱的小妇人,对一侧的侍女挥了挥手:“你们且退下。”
侍女们没敢动,直到最前面的两个福了福身开始往外走,所有人才跟上。很快,原地就只剩下他们师兄妹二人。
董萼儿默默放下洒水壶,想了想问:“殿下可要进屋一叙?”
萧祈年摇了摇头:“不必。”
且不说董萼儿已为人妇,纵使没有嫁人,孤男寡女也不适合共处一室,就在这院子里将话说开就好。
董萼儿显然没有想那么多,自随太子回到这繁盛的京城以来,她就一直呆在这个院子里,鲜少出门。
有那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事儿,太子自会命人送来或是亲自过来说上一说。董萼儿没有什么特别高的要求,只要有真心待她的太子时常陪在身边,足矣。
两下无话。
他们虽名义上是师兄妹,其实也仅仅见过一次。如今的董萼儿不仅性格上变化颇大,穿着打扮也与之前大相径庭:藕荷色绣着兰草的金丝绣裙,发间插着累丝嵌珠的簪子和珍珠步摇,因浇水卷起了袖口,露出腕子上缠着的赤金缠枝镯,无一处不是贵气逼人,就是身为郡主的江晚其实都比她打扮得素净。
若是以前,萧祈年自会为她觅得良人而感到高兴,即便不是正妃。
可太子那是良人吗?知晓得越多,萧祈年便越觉太子此人心思沉重、深藏不露。
见萧祈年一直不说话,近日被太子养得愈发胆大的董萼儿只好开口:“殿下……可是有事?”
“嗯。”萧祈年往前面走了两步,在花圃旁的石桌边坐下:“说说吧,你和他的事情。”
虽然经何钧安调查后也传回了一些信息,但不如亲历者所经。而且,他也想知道董萼儿究竟是怎么想的。
董萼儿是见识不多,但不是个傻子,立刻明白了萧祈年的来意。
“梠城离董家村可不近。”萧祈年瞥了紧张得咬着下唇的董萼儿。
是不近,而且挺远。
但是她不想说。
说实在的,董萼儿这个姑娘还是有点子反骨在身上的,否则也不会毅然决然抛下相依为命的董夫人,与相识不过几日的太子离乡赴京。
“你若是不想说也罢。”萧祈年不急也不恼,只缓缓起身:“师母这两日就要到了,问她也是一样。”
什么?!
董萼儿神情呆滞了片刻:“娘、娘来了?”
当初,娘不是死活都不愿意跟她来京城享福的吗?
“我……我与太子殿下其实也是偶然相识。”想了想,董萼儿还是开口了。
偶然相识?怕不是刻意而为吧?萧祈年沉默着再次坐了下去。
据董萼儿所言,当时太子是微服出行,穿着打扮与镇上大户人家的公子无异,身边也只带了一个小厮。
当时日头刚爬过董家村村头的老槐树,董萼儿捧着一木盆的衣衫正要去溪边浣洗,就见对面走来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男子。
“姑娘,请问明月镇如何走?”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董萼儿一跳,她只看了对方一眼,就慌忙低下头,指尖攥紧了木槌,声音细得像蚊蚋:“往、往左边那条路。”
董家村村口不远处有个岔路口,不是本地人的话很容易分辨不清方向。
“多谢。”问路的公子似乎是轻声笑了笑,笑得董萼儿的耳尖逐渐泛红。
他长得可真好看呐!
未戴冠的长发只用一根木簪松松束起,额前垂着几缕碎发。眉眼中尽是贵气的俊朗和沉稳,唔,说话的声音不疾不徐还添了几分温和,与村上那些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好上太多!
想到这个,董萼儿就更加苦恼了,自京城回来,娘就开始在远近的几个村子里给她挑选适龄人家,从来不问她究竟喜不喜欢。
“对了。”刚要转身的公子自身后小厮的手上拿过水囊:“不知可否麻烦姑娘舍些水?”
“可、可以。”水而已,又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这里是村口,不远的地方就有口水井。“随我来吧。”
说完,董萼儿转身往老槐树的东面走,很快就来到一处仅几块青石砖环铺的水井前。
她将木槌放入装着粗布衣裳的木盆,随手往旁边一放,利落的解开井边的绳扣,将系在麻绳末端的木桶一点一点的放入井中。
随着木桶“咚”地一声撞进水里,董萼儿手腕轻转,井绳在掌心绕了两圈,借着巧劲往上提,不一会儿,一桶泛着着粼光的清水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太子将水囊递了过去,董萼儿甚至没有想过为什么他让身后的小厮过来打水,而是红着脸将手往衣服两侧的下摆蹭了蹭,蹭去方才沾染上的水渍,然后才接过水囊,用搁在井沿边的水瓢舀水往水囊里灌。
很快,水囊灌满了。
太子接过水囊,没有立即道谢而是先喝了一口,随后笑着评价道:“很甜。”
“嗯,是、是甜的,我们村上的人都喝这水。”董萼儿抓着水瓢末端的手指动了动,小声回答。
“多谢姑娘。”他将水囊递给身后的小厮,想了想,自腰侧扯了枚玉佩下来,递到董萼儿面前。
“这、这……使不得、使不得!”董萼儿连连摆手,甚至还往后退了一步,不过是一些水而已,哪里值一块玉佩呢?
虽然她看不懂那玉佩价值几何,但她知道只要是玉,都是能卖上些价钱的。
见董萼儿不收,太子也不恼,只弯下身将玉佩搁在一侧的木盆里,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这,便是她与太子的第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