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林之洋见船进了山口,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赶忙跑到船舱里告诉大家,大伙儿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开心。第二天,船就出了山口,林之洋转头对闺臣笑着说:“前几天我说王勃多亏了神风相助,才写成了《滕王阁序》;没想到如今外甥女要去赶考,就连山神都来给你开路,看来风神、山神都爱凑热闹,将来你中了才女,我得好好敬它们一杯。”姐妹们听了,都笑了起来。闺臣说:“回去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能不能赶上考试还不一定呢。就算赶上了,我学问浅,也未必能选上。不管中不中,要是父亲不回家,将来还得麻烦舅舅带我再走一趟。”林之洋说:“我在小蓬莱都答应你了,要是你父亲真不回来,我怎么能骗你?到时肯定再走一趟。”吕氏说:“依我看,你父亲已经成了仙,那肯定是不愿意回来的,你又何必爬山涉水的去找他?做神仙能长生不老,这不挺好吗?”闺臣说:“长生不老当然好!但父亲把我母亲和弟弟丢在家里,我心里不安,而且父亲一个人在外,身边没人照顾,我却在家里享福,一想到这些,我就坐立难安,所以一定要找到他才算了却心愿。”
船一路航行,不知不觉就到了七月下旬,船才到了岭南。接着,大家就开始收拾行李,多九公也告别离开了,林之洋也带着众人回家了。正好林氏因为女儿一年没消息,心里很不放心,就带着小峰、兰音回了娘家,这天正和江氏盼着呢,突然听说女儿和哥嫂回来了,大家见面,真是又悲又喜。闺臣赶忙上前行礼,忍不住又掉了几滴眼泪,随后就把父亲的信递给林氏,又说了寻找父亲的经过。
林氏没见到丈夫回来,虽然有些伤心,但看到丈夫的亲笔信,信里说不久就能见面,也就稍微放宽了心。
当时闺臣带着母亲见了缁氏,又领着红红、亭亭前来拜见,并把来意说了。林氏说:“难得二位侄女不嫌弃,愿意和你做伴同来,要说你们之间没缘分,哪能发生这样的事。你们既然结拜了,以后一起考试,一定要互相照顾,和和睦睦,别因为一两句话就破坏了往日情分,有始无终可不好。”众人听后赶忙点头答应下来。闺臣见到兰音,也是一再道谢。林氏说:“自从你走后,我心里一直牵挂着你,时不时就生病;多亏了寄女(兰音)给我煎药,没日没夜的照顾我,就像你在身边一样,我对你的牵挂才少了些,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如今县里还没定考期,我们得早点回去和你叔叔商量,早点报名,省得补考前弄出一堆麻烦事。”闺臣说:“母亲说得对。”林之洋说:“外甥女报名的时候,把若花、婉如也带上,要是能中个才女回来,我脸上也有光。怎么报名、怎么考试这些事,我都不懂,就全靠你了。”闺臣说:“舅舅放心吧,这事我来办。不过若花姐姐的名字和籍贯,要不要改一下?”林之洋说:“改什么!把女儿国的本籍写上,我更高兴。”林氏问:“这是为什么?”林之洋说:“若花本是候补藩王,被那些坏女人和奸臣陷害,才离开的本国;我要替她出气,所以得写上她的本籍。”林氏说:“写上本籍,怎么就能替她出气?”林之洋说:“写上本籍,将来她要是在天朝中了才女,消息传到女儿国,那些坏人就知道她的本事了。他们本来想害她,没想到她在天朝这么厉害,金榜题名,保管那些畜生羞愧死。”
闺臣说:“这样做固然是好。但怕就怕只有她一个人写外邦籍贯,郡县那边不批准,不如让红红、亭亭两位姐姐和兰音妹妹也用自己的本籍,这样一共四个人,估计郡县就不会驳回了。”婉如说:“要是真驳回了,再改也不晚。”林之洋说:“咱们天朝开科举,外邦人都来参加考试,这不是挺好的吗?太后知道了,肯定更加高兴。”当时多九公把自己的外甥女田凤翾、秦小春的年龄相貌写下来,也托闺臣一起报名。
完事后,林氏就带着儿女,告别了哥嫂,和红红、缁氏母女坐小船回了家。唐小峰见婉如养的白猿很有趣,就向婉如要了,带回家去。史氏见侄女从海外回来,问清楚了其中的详情,显得特别高兴,还和缁氏等人见了面。
闺臣问:“叔叔今天是去学堂和人研讨文章了吗?”史氏说:“你叔叔自从你走后,本郡的印太守有个女儿叫印巧文,想报名参加考试,因为学问不够,就想给女儿请个老师。印太守在学堂里打听,知道你叔叔品德学问都好,就请他去教书。后来本处的窦坡窦大人也把女儿窦耕烟送来拜师,本县的祝忠得知后,也让女儿祝题花来一起学习,还有本地几个官宦家的女儿也来拜师请他指点文章。虽说女学生不用老师时刻盯着,但学生多了,他今天去这边,明天去那边,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今天一大早出去,要到下午才能回来。”闺臣说:“他们既然在这儿做官,大概都不是本地人,现在各地正赶上县考,为什么不回原籍参加考试呢?”史氏说:“他们都因为离家乡太远,要是为了县考赶回原籍,将来还得回来,实在太不方便,所以就商量着干脆等冬天年初补考,一旦通过郡考,就能就近去参加部试,这样一举两得。而且他们因为你叔叔今年五十大寿,都要等过了九月祝寿之后才肯回原籍。”
闺臣说:“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倒能聚一聚了。”没过多久,唐敏就回来了,见到侄女,又看了家书,这才稍微放下心来。随后,闺臣就带着叔叔见了众人,说了来此的目的。唐敏说:“我正担心侄女上京没人作伴,现在有这些姊妹同行,我就放心了。”
正好这天良氏夫人带着廉亮、廉锦枫,还有骆红蕖也从海外来到了唐家。林氏问起缘由,良氏就把前年唐敖救了女儿,后来尹元替小峰做媒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林氏听了,没想到意外得了个像花一样美、文武双全的儿媳妇,别提有多高兴了。良氏把骆红蕖托付好,因为本族还有嫡亲支派,本来想回族里住,但唐闺臣和廉锦枫一见如故,彼此舍不得分开。好在林氏早就买了邻居的一所房子,和这边住宅开了门连在一起,当时就留下良氏母女,和缁氏母女一起住在新房里。红红跟着缁氏,闺臣和红蕖、兰音住在楼上,小峰陪着廉亮在书房住。安排好住处后,就摆了丰盛的宴席,众姊妹陪着缁氏、良氏坐下。闺臣问:“之前在水仙村,听说伯母春天就动身了,怎么现在才到?”良氏说:“一路上顶风而行,本来就难走,你伯伯中途还遇到一座什么山,怎么也绕不过去。”廉锦枫说:“那山横在海里,叫门户山,其实根本没有门户。我们因为绕这座山,足足耽误了半年,沿途风又不顺,要不是最近遇上顺风,恐怕还得两个月才能到呢。”林氏说:“表嫂既然和尹家结了亲,为什么女婿没一起来?”良氏说:“尹家原籍本是剑南,因为红萸媳妇要去参加考试,他们都回剑南了。”
当时唐敏写下众人的年龄相貌,骆红蕖改姓李,加上唐闺臣、枝兰音、林婉如、阴若花、黎红薇、卢紫萱、廉锦枫、田凤翾、秦小春,一共十个人;因为缁氏执意也要参加考试,只好编了个假名字,都在县里递交了报名表。
到了晚上,闺臣和兰音、红蕖分别去良氏、缁氏和母亲的房里道了晚安。回到楼上,她们就推开窗户乘凉,聊起天来。闺臣拿出位红亭的碑记给兰音、红蕖看,她俩也是一个字都不认识。
两人问了碑记的详细情况,不由得吐着舌头觉得奇怪。忽然,白猿走了过来,也拿起碑记看着。兰音笑着说:“难道这白猿也认识字?”闺臣说:“这就不知道了。当初我在海外抄写的时候,白猿经常在旁边看,那时候我跟它说过,将来要是把这碑记交给文人写成野史,在天下流传,就算它立了大功。不知道它能不能明白这意思。”洛红蕖说:“怪不得它也拿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她对着白猿笑道:“你能立这个大功吗?”白猿听了,嘴里哼了一声,点了两下头,捧着碑记,身子一纵,就跳出窗外去了。三个人望着楼窗,都愣住了。
只听“嗖”的一声,忽然从窗外跳进来一个红衣女子,上身穿着红绸短衫,下身穿着红绸单裤,头上扎着红绸渔婆巾,露出一双三寸长的红绣鞋,腰间系着一条大红丝带,胸前斜插着一把红鞘宝剑;长得满脸绯红,十分漂亮,年纪也就十四五岁。三个人一见,对此是又惊又疑,还被吓了一跳。闺臣说:“请问这位红衣姑娘姓什么叫什么?为什么半夜到这儿来?”红衣女子说:“我姓颜。不知哪位是小山姐姐?”闺臣说:“我姓唐,本名小山,现在遵照父亲的吩咐,改名叫闺臣。姐姐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女子听了,赶忙跪下磕头。闺臣也赶紧回礼。女子又问了兰音、红蕖的名字,然后一起行礼后坐下说:“我叫紫绡,老家在关内。祖父在世时,曾任本郡刺史,后来他去世了,父亲一贫如洗,没能力回原籍,就在这儿教书过日子。没想到前两年父母先后去世;哥哥颜崖去参加武试,连着三年没回来,家里还有八十岁的祖母,之前听说太后大开女科,我虽然有去应试的想法,可祖母年纪大了,不能跟我一起去。我在这儿举目无亲,又没有同伴。我家也住在百香衢,离你家就隔几家,早就听说姐姐有才名;如今听说你寻亲回来了,所以冒昧来求你,要是能带我一起去,让我能参加考试,就算只有一点点成绩,我也永远不会忘记姐姐的恩情。”
闺臣听了,就在心里想:“原来碑记上写的剑侠,就是她啊。”于是说:“我以前常听父亲称赞本郡颜太守的品德;没想到忠良的后代,就在附近。今天能遇到你,实在是人生一大辛事!姐姐既然有参加考试的心愿,我就跟你一起去,好多事还得请教你呢,等定下出发的日子,我一定告诉叔叔,到你家去请你。不过你家离我家就隔几家,怎么能翻墙到这儿来呢?”颜紫绡说:“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学了剑侠的本事,别说隔几家,就算隔几里地,也能一下子就到。”
闺臣说:“刚才姐姐来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什么了吗?”颜紫绡说:“我没看到别的,就看见一只仙猿捧着一部仙书走了。”闺臣说:“姐姐怎么知道是仙书?”颜紫绡说:“我看见那部书上,红光四射,霞彩冲上天,估计一定是仙书,所以没敢拦它。”闺臣说:“那书正是我的东西,没想到被这白猿偷走了。姐姐能帮我取回来吗?”颜紫绡说:“这书要是被贼偷了,我还能帮你取回来;可这白猿,头上有灵光护着,脚下有彩云托着,是千年得道的灵物,一转眼就能走一万里,我从哪儿追啊?况且白猿既然得道了,肯定不会随便偷东西,它这次去一定有原因:说不定这书不该你得,现在该物归原主了,所以它才偷走。不过这书和这猿,是从哪儿来的呢?”闺臣就把碑记和白猿的来历,还有去年多亏白猿拿枕头玩耍,自己才能亲自到小蓬莱的事大概说了说。颜紫绡说:“就像它拿枕头暗示你,成全你万里寻亲,能看到玉碑上的文物盛况,这猿的行为,本来就不一般,它已经通灵性了,要是想偷东西,肯定不会贸然行动。以前在你跟前,它有没有稍微露出点意思?”闺臣说:“这猿虽然没露意思,可我当初在它面前说过一句玩笑话。”她把之前在船上跟白猿说的话详细告诉了颜紫绡。颜紫绡说:“那时候你说的话,本来是无心的,没想到这猿却很在意。依我看:它恐怕真要照着你的话去立这个奇功呢。这次把书带走,要投的无非是儒生文人,要是不是合适的人,它肯定不会随便给。你就放心吧,这次肯定能把书给到合适的人手里。”闺臣说:“要是真能这样,我还有什么话说。这书到底归了谁,还希望姐姐多留意一下。”颜紫绡说:“好在这书的红光冲上了高空,要是想知道它落在谁手里,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事我会留心的。”
这时,洛红蕖说:“我听说剑侠一动身,就像风云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姐姐学了这本事吗?”颜紫绡说:“你要是有什么事托付我,在几百里之内,我倒是能帮忙。”红蕖说:“刚才闺臣姐姐想写信请林家婉如妹妹来这儿一起参加考试,离这儿三十多里地,姐姐能去一趟吗?”颜紫绡说:“她父亲莫非就是闺臣姐姐的舅舅?之前我因为闺臣姐姐很久没回来,就去他家打听消息,现在既然有信,你就把信给我,我替你们跑一趟。”说罢!闺臣马上就写了信。颜紫绡接过来,说了声“失陪”,身子一跃,就跳出了楼窗。
她们在考试途中又会发生什么有趣事呢?我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