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十二分,市卫健委信访大厅。
冷白的灯光打在大理石地面上,映出林默笔直的身影。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深灰夹克,袖口微损却干净得执拗,手中档案袋边缘已被摩挲起毛——袋里的“证据”一半是真,一半是故意留下的破绽:p-雨成分报告的关键数据被他做了模糊处理,陆九章的密谈录音里藏着摩尔斯电码,暗示“真相在疾控中心张主任处”。他早就知道,直接提交完整证据只会被销毁,必须引“夜尊”的人露出马脚。
“请提交材料。”接待员头也不抬,机械地伸手。林默将档案袋轻轻推过去,声音平静:“这是‘怀瑾慈善基金会’p-雨致人神经退化的证据,涉及四十三例非正常死亡,希望贵单位依法立案。”接待员翻开档案,动作顿了顿——她认出了报告里的模糊数据,那是“夜尊”交代要重点拦截的标记,随即面无表情地盖下“已受理”印章,悄悄拨通内线。
林默心头“一松”,脚步刚欲后退,末眼骤然开启——未来片段如刀锋割裂现实:纯白病房里,他被束缚在病床上,穿白大褂的人拿着“镇静剂-丙泊酚复合型”注射器,墙上电视播放楚怀瑾的公益广告;沈清棠站在法庭外,手中烬灰兰花瓣凋落,只说“真相不会死”。但他注意到,画面里的“注射器”没有针头,是假的,沈清棠的唇语其实在说“按计划来”——这是陆九章通过末眼传递的暗号,暗示“强制治疗”是陷阱,也是保护。
这时,两名穿“心理干预中心”制服的男子走进来,手中拿着崭新的《精神评估建议书》:“林默先生,您存在持续性妄想,建议接受七天强制观察治疗。”林默冷笑,后退一步,目光扫过接待员低垂的脸,又掠过“医生”手套下未干的墨迹:“你们很急。”他转身离去,故意留下档案袋——那是给“夜尊”的诱饵,让他们以为证据已被控制。外面,雨还在下,他的口袋里,藏着真正的核心证据:一枚录有张主任承认包庇的微型录音笔。
上午十点三十六分,清棠花坊
警灯旋转,红蓝光刺破阴霾,三名警察戴着橡胶手套,粗暴地翻检货架,将t-7药瓶空壳、培养皿、实验记录本塞进黑色封存袋:“涉嫌非法囤积管制药品,配合调查。”邻居们围在门口窃窃私语:“做慈善的药怎么会有毒?”“听说那保洁员疯了,到处说政府杀人。”
沈清棠站在屋檐下,发梢滴水,肩头浸透雨水,手中紧紧攥着林默塞给她的录音笔——笔里不仅有陆九章的罪证,还有她母亲留下的“烬灰兰解毒配方”。她看着警察搬走最后一箱培养皿,终于开口,声音轻却穿透雨幕:“你们查吧,但请记住——今天你们搬走的,是四十三条命的证据。”她故意提高音量,让围观邻居听清,埋下“质疑”的种子。警官动作一顿,终究没再开口,车队驶离时,她悄悄将一枚微型定位器贴在警车底盘——那是用来追踪“证据”去向的。
下午两点零七分,疾控中心外围停车场
一辆送水车停靠在角落,林默掀开后车厢帆布,换上蓝色工装,肩扛矿泉水走向张主任的黑色轿车。监控探头扫过,他低头,脚步不疾不徐。靠近车门时,他假装失手,水桶倾斜,顺势扶住车门把手,指尖轻触金属表面——【痕迹追踪·生物共鸣】触发。
一股浓烈的情绪如电流窜入脑海:张主任压抑的恐惧、深夜在办公室颤抖、焚烧文件的噼啪声,还有他的喃喃低语:“数据是真的,但我不能说,上面有人,楚主席救过我儿子……”画面闪现:保险柜开启,“p-雨临床试验原始数据”被投入碎纸机,而保险柜密码是“0”——林默母亲去世的日期。但他注意到,张主任焚烧的是“假数据”,真数据被他藏在办公室书架的《传染病防治法》里,书脊上有一道极淡的划痕。
林默闭眼记下,不动声色地将米粒大小的微型录音器贴在车底暗格,轻敲两下确认信号——这录音器不仅能监听张主任,还能接收陆九章的加密指令。他扛起水桶转身离去,背影淹没在车流中,没人看见他眼中燃起的火——那是计划一步步推进的笃定,不是被背叛的愤怒。
傍晚五点四十九分,老周的地下室电台
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电子元件的焦味,墙角霉斑像蔓延的伤疤。老周坐在摇晃的铁椅上,手指枯瘦如枝,颤抖地拧动调频旋钮,老式发射器嗡嗡低鸣:“三十年前,我靠声音唤醒过地震救援,现在还能再喊一次吗?”
林默站在他身后,雨水顺着发梢滴落,将一枚黑色U盘插入设备接口:“七段音频,每一秒都浸透死亡的余温——是用末眼与死者遗物共鸣提取的临终回响。”他没说的是,这些“临终回响”里,有三道是陆九章安排的志愿者模拟的,目的是增强真实感,避免被“夜尊”识破是伪造。
“开始吧。”林默声音低沉如刀锋划过铁石。老周深吸一口气,按下播放键——第一段是孩子临终前的喘息:“妈妈……雨……好冷……我看不见了……药……好苦……”老周猛地捂住嘴,喉头滚动,眼眶通红——他不是演的,三十年前的救援经历让他对生命的逝去格外敏感。“这不只是药,这是谋杀……”他嘶哑着,手指扣紧操作台边缘。林默闭上眼,末眼微启——他“看”到未来片段:无数人从梦中惊醒,老人打开收音机,母亲抱紧孩子,医生盯着药瓶皱眉……声浪正在汇聚,而这一切,都在陆九章的预料之中。
深夜十一点五十八分至凌晨一点零三分
城市广播爱好者网络悄然上线,凌晨一点零三分,Fm92.7频段突然插入尖锐杂音,紧接着是数十秒死寂,然后——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无数老式收音机里传出:“别喝那药……他们在杀我们……”声音断续,夹杂着咳嗽、金属门巨响、仪器警报和女人的哭喊:“求你们……他才六岁……”
全城数百台老式收音机同时接收,无数人惊醒:主妇在厨房愣住,老人扶着助听器调频,夜班司机猛踩刹车。社交媒体炸开,#净化之雨#话题病毒式蔓延,有人晒出p-Rain药瓶,刮开涂层露出“Y-7-Δ”;医药博主比对数据库,惊呼“这是境外禁用神经抑制剂的变种”;受害者家属涌入评论区,控诉亲人“突发脑溢血”前的诡异症状——这些“家属”里,有一半是星火成员伪装的,目的是扩大舆论影响。
林默站在城市最高楼的天台,风如刀割,远处一户户灯火次第亮起,像是被唤醒的星辰。“你们说真相会被雨冲走……可现在,雨里全是哭声。”他低语,风骤起,乌云裂开一线——那是陆九章安排的无人机在空中释放的“信号弹”,暗示“舆论已到位,可以进行下一步”。
而在城市另一端,某三甲医院精神科的电子屏上,悄然刷新协查通告:黑白照片中林默目光如炬,配文“散布公共恐慌,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请市民协助提供行踪线索”。这通告是“夜尊”的反击,却正中林默下怀——他要的就是被“通缉”,这样才能引出“夜尊”的核心力量,一网打尽。雨还在下,但这场由声音掀起的风暴,已注定要撕开黑暗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