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烛龙逆命经
殿灵那毫无感情波动的声音,如同冰冷的泉水流过寂静的星空大殿,也流过了云孤鸿历经试炼后愈发坚凝的道心。
“试炼者云孤鸿,通过‘三生试炼’,明悟‘逆命守护’之道心,勘破‘宿命既定’之虚妄。符合传承资格。”
随着话音落下,星空大殿尽头,那原本空无一物的虚空,如同水幕般缓缓向两侧分开,显露出一条由纯粹星光铺就的甬道。甬道的尽头,隐约可见一座更加古老、更加恢弘、散发着苍茫气息的殿堂轮廓——轮回源室。
云孤鸿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因明悟新道而微微激荡的气息,也压下了那历经三生轮回后,沉淀在灵魂深处的无尽悲欢与刻骨痛楚。他的目光平静而坚定,如同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的寒潭,深不见底,却映照着不容动摇的决心。
他没有立刻迈步,而是先看向身旁的玄玦。
佛子周身原本璀璨夺目的佛光,此刻内敛了许多,却愈发显得精纯浩大,仿佛经历过某种本质的淬炼。只是,他那双总是充满慈悲与智慧的眼中,此刻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如同承载了众生太多的苦难与迷茫。显然,他的三生试炼,也绝不轻松。
“玄玦大师。”云孤鸿开口,声音因伤势和消耗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
玄玦闻声,从自身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双手合十,看向云孤鸿。当他触及云孤鸿那双已然不同的眼眸时,心中微微一动,低宣佛号:“阿弥陀佛。恭喜云施主,道心涅盘,更进一步。”他能感觉到,眼前的云孤鸿,虽然伤势未愈,但那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意志,却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神兵,已然开锋,寒光内蕴。
“大师亦有所获。”云孤鸿道,“前路便是源室,我等各自所求,皆在其中。”
玄玦点头:“缘法如此,贫僧亦需前往佛光指引之处。云施主,请。”
两人不再多言,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决意,随即一前一后,踏上了那条星光甬道。
甬道并不长,却仿佛穿梭了万古时光。两侧的星光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流淌的星河,其中隐约有无数世界的生灭、文明的兴衰、生命的轮回景象一闪而逝,散发出宏大而浩瀚的道韵。
云孤鸿步履坚定,一步步向前。他的脑海中,回闪着三生试炼的点点滴滴——第一世初遇的骗局,第二世入魔的抉择,第三世梦魇的破灭。所有的痛苦、愤怒、绝望与不甘,最终都化为了那“逆命守护”之道的基石。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完整的《烛龙逆命经》下半部!
终于,穿过星光甬道,两人踏入了一座圆形的大殿——轮回源室。
源室之内,并无过多装饰,唯有苍凉与古朴。穹顶如同真实的夜空,镶嵌着周天星辰,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缓缓运行。地面光滑如镜,倒映着穹顶的星海,让人仿佛置身于宇宙中央。
源室的中央,并非预想中的经书架或宝物台,而是矗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
一块石碑,通体呈现一种暗沉的灰金色,材质非石非玉,表面光滑,却隐隐有龙鳞般的纹路流转,散发出一种与云孤鸿体内逆命魂丹同源,却更加古老、更加深邃、也更加危险的气息。石碑顶端,以古老的、蕴含着龙威的道纹,刻着四个大字——烛龙逆命。
另一块石碑,则通体洁白,温润如玉,散发着祥和而纯净的佛光,表面有无数细小的金色梵文如同活物般游走、诵念。石碑顶端,以庄重的佛门梵文刻着标识——明王佛种。
殿灵的光球悬浮在源室入口处,声音平缓地响起:“《烛龙逆命经》下半部传承,需以契合之道心,接触左侧传承石。金刚伏魔杵器灵‘明王佛种’,需以精纯佛力与度世宏愿,引动右侧传承石。传承过程,不容打扰,各凭缘法。”
云孤鸿与玄玦对视一眼,彼此点头,随即分别走向左右两侧的石碑。
云孤鸿来到那块灰金色的龙鳞石碑之前。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那股源自上古烛龙、逆乱阴阳生死的磅礴道韵。他体内的逆命魂丹不受控制地加速旋转,发出嗡嗡的轻鸣,既是渴望,也带着一丝本能的敬畏。
他停下脚步,凝视着那光滑如镜、却仿佛蕴含着宇宙生灭奥秘的石碑表面。上面空无一字,但他知道,真正的传承,就在其中。
能否救回凝眉,能否斩断宿命,能否向天枢子讨还血债,尽在此举!
他缓缓抬起右手,因为伤势和紧张,指尖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但当他想起苏凝眉消散前的眼神,想起自己立下的“逆命守护”之道时,那丝颤抖瞬间平复。
手掌,坚定地、毫无犹豫地,按在了那冰凉刺骨、却又仿佛蕴含着灼热力量的石碑表面!
就在掌心与石碑接触的刹那——
“轰!!!”
云孤鸿的整个识海,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太古星辰!前所未有的剧痛瞬间席卷了他的每一寸神魂!那感觉,比雷蛟撕咬、比雷精自爆、比三生试炼中的任何痛苦,都要强烈百倍、千倍!
仿佛有无数蕴含着逆命真意的古老符文、道则、经义,化作了一道毁灭与创造并存的洪流,以一种蛮横无比、不容抗拒的方式,强行灌注、烙印进他的灵魂本源!
“呃啊——!”
他忍不住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周身灰金色的光芒爆闪,皮肤表面瞬间崩裂出无数细密的血痕,七窍之中皆有鲜血渗出!他的身躯剧烈颤抖,仿佛随时会被这股庞大的信息流撑爆、撕裂!
但他紧咬着牙关,牙龈都已咬出血来,赤金色的竖瞳中燃烧着疯狂的意志,死死支撑着!
不能倒下!绝不能在此刻倒下!
《烛龙逆命经》下半部的内容,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意识,清晰无比:
“上卷窃阴阳,下卷夺造化。逆命之基,在于魂丹……”
经文开篇,便是对逆命魂丹的更深层阐述与完善法门。如何进一步平衡生死二气,如何引纳天地间各种极端能量(如雷霆、煞气、寂灭之风)淬炼魂丹,使其由虚化实,由实返虚,最终达到“丹如混沌,蕴生万物”的至高境界。其中详细记载了数种凶险无比的淬丹秘术,每一步都伴随着魂飞魄散的风险。
“生死轮转,非止于身,更在于魂,在于因果……”
接下来,是关于斩断因果、破除名咒的终极禁忌法门!这部分经文,字字句句都透着一种逆反天道、挑战规则的疯狂与决绝!
经文明确指出,九世同炉之咒与逆鳞血契,皆是深入魂魄本源、与因果长河紧密纠缠的至高名咒。欲要破除,非寻常手段可为。
其中记载了一种名为“逆命斩因果”的终极秘术!
此术需以完全凝聚的逆命魂丹为核心,燃烧施术者自身至少九成的魂源、精血乃至……部分轮回印记为代价!强行在因果长河中,定位名咒根源,并以逆命之力,将其“概念”上的联系,彻底斩断!
然而,此法凶险至极!
首先,定位因果根源,本身就需要承受因果之力的反噬,稍有不慎,施术者便会先一步被因果长河同化、湮灭。
其次,燃烧魂源与精血,几乎是自毁道基,即便成功,施术者也大概率修为尽废,魂魄残缺,沦为废人,甚至可能因魂源耗尽而直接陨落。
最后,也是最可怕的一点——斩断如此深重的因果名咒,必会引来天道震怒,降下远超寻常的“道殒之劫”!此劫针对道基与因果,避无可避,抗不过,便是真正的形神俱灭,连轮回转世的机会都将被剥夺!
代价,沉重得令人窒息!
但经文最后,也留下了一线渺茫的生机:
“然,向死而生,方为逆命真谛。若得‘同源守护之心’甘愿分担劫力,或有一线生机,于毁灭尽头,窥见新生……”
“同源守护之心……”云孤鸿在极致的痛苦中,捕捉到了这关键的信息。是指凝眉吗?还是指其他?
除了这终极秘术,下半部经文中还包含了诸多运用逆命之力的神通法门——如何以生死二气模拟、克制乃至吞噬其他属性的力量;如何短暂地将自身化为“因果之外”的状态,规避某些锁定与追踪;甚至……涉及了一丝时间领域的皮毛,虽无法真正逆转时光,却可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窥得一线先机,或者加速或延缓自身小范围的时间流速。
浩瀚、精深、强大,却也……步步杀机!
每一句经文,每一个法门,都仿佛在悬崖边上跳舞,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致命的危险。
云孤鸿的神魂,在这股信息的洪流中,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但他的道心,那颗历经轮回、明悟了“逆命守护”之志的道心,却如同舟上的定海神针,牢牢扎根,指引着方向。
他贪婪地吸收、理解、铭记着这一切。痛苦如同烈焰,灼烧着他的神魂,却也在这灼烧中,将那些艰深晦涩的经义,一点点地熔铸进他的灵魂深处,与他自身的道融为一体。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万年。
当那信息的洪流终于渐渐平息,剧痛缓缓退去时,云孤鸿感觉自己的神魂仿佛被彻底洗涤、重塑了一遍。虽然虚弱不堪,伤势因为刚才的冲击似乎更重了几分,但他的识海之中,那完整的《烛龙逆命经》下半部,已然如同星辰般烙印其中,清晰无比,再难忘却。
他缓缓收回了按在石碑上的手。手掌离开的瞬间,那块灰金色的龙鳞石碑,光芒骤然黯淡下去,表面的龙纹也隐没不见,仿佛耗尽了所有力量,重新变得古朴无华。
云孤鸿踉跄了一下,勉强站稳。他擦去嘴角和七窍的血迹,脸色苍白如纸,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他终于……得到了!
完整的《烛龙逆命经》!拯救苏凝眉、斩断宿命、对抗天枢子的希望,就在其中!
尽管前路依旧布满荆棘,那“逆命斩因果”的代价沉重到令人绝望,但至少,他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拼死一搏的资本!
他转头,看向另一侧。
只见玄玦正盘坐于那洁白的佛碑之前,双手合十,周身佛光与那石碑上流转的梵文交相辉映。一道纯净无比、蕴含着无尽慈悲与智慧的金色光团——明王佛种,正缓缓从石碑中剥离,如同归巢的雏鸟,带着欢欣与孺慕,一点点地融入他面前悬浮着的、那柄古朴的金刚伏魔杵之中。
伏魔杵沐浴在纯净佛光里,发出清越的嗡鸣,其上的锈迹与暗沉迅速褪去,显露出内里如同黄金铸造、刻满降魔符文的本质,光华内敛,却散发出比以往强大数倍、足以让邪魔辟易的庄严气息!
玄玦的传承,似乎也接近了尾声。
云孤鸿收回目光,默默运转刚刚得到的下半部经文中,关于稳固魂丹、疗养神魂的基础法门,抓紧时间恢复。他知道,离开轮回殿后,等待他们的,绝不会是风平浪静。
鬼骨老人,天枢宗,烛龙宫,乃至那冥冥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危机……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