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午之前苏羽儿已经离开了,这时京雪迎神神秘秘地找到了正在看书的京妙仪和靠在她身边玩娃娃的顾初妤。
她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兴奋:“妙仪,初妤,想不想去看看我发现的一个好玩的地方?”
顾初妤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丢下娃娃,仰起小脸:“雪迎姐姐,什么地方呀?”
连京妙仪也从书页中抬起眼帘,看向堂姐,眼中带着一丝询问。
“跟我来就知道了。”京雪迎卖了个关子,笑着朝她们招手。
她带着两个妹妹,穿过长长的走廊,绕过偶尔遇到的佣人,来到了老宅一处相对偏僻的楼梯口。
这里通往阁楼,平时很少有人上来。
楼梯有些陡,木质台阶因为年代久远,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顾初妤有些害怕,紧紧抓着京妙仪的手,小步子迈得小心翼翼。
京妙仪反手握紧她,步伐沉稳地跟在京雪迎身后。
京雪迎熟门熟路地走在前面,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有些老旧的小钥匙,打开了阁楼那扇厚重的木门。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
一股带着尘埃和旧木味道的、略显沉闷的空气扑面而来。
然而,当眼睛适应了阁楼里相对昏暗的光线后,眼前的景象让顾初妤惊讶地张开了小嘴。
就连京妙仪清冷的眼底,也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异。
这里并非想象中堆满杂物的肮脏角落。
相反,靠近窗户的一小片区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巨大的斜顶天窗将午后的阳光慷慨地引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温暖的光斑。
光斑中央,铺着一块厚厚的、带着异域风情图案的旧地毯。
地毯上散落着几个柔软的抱枕,颜色各异,虽然有些褪色,但看起来很舒适。
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巧的藤编篮子,里面似乎装着些什么。
角落里,甚至还有一个低矮的小书架,上面零零散散放着几本图画书和旧杂志。
整个空间虽然简陋,却布置得温馨而别有洞天,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只属于孩子们的世外桃源。
“怎么样?这里不错吧?”京雪迎有些得意地走到地毯中央,张开手臂,“我前几天偶然发现的,花了点时间收拾了一下。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秘密基地’了!”
“秘密基地!”顾初妤重复着这个充满魔力的词语,眼睛瞬间亮得像星星。
她松开京妙仪的手,兴奋地跑到地毯上,好奇地摸摸这个抱枕,又看看那个篮子。
京妙仪也缓步走了进来,目光平静地打量着这个小小的空间。
阳光透过天窗,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跳跃,柔和了她平日里过于清晰的轮廓。
这里很安静,与主宅的喧嚣隔绝,只有风吹过屋顶的声音和偶尔响起的鸟鸣。
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看,我还藏了零食哦!”京雪迎献宝似的打开那个藤编篮子,里面果然放着几包独立包装的小饼干和水果糖。
顾初妤欢呼一声,像只找到宝藏的小仓鼠,立刻凑了过去。
京雪迎给她和京妙仪各分了一小包饼干。
三个女孩就这样围坐在地毯上,靠着柔软的抱枕,分享着简单的零食。
阳光暖融融地照着,空气中的尘埃在光柱里缓缓飞舞。
“这里只有我们知道,”京雪迎压低声音,营造着秘密的氛围,“我们可以在这里说悄悄话,分享秘密,或者就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地待着。”
顾初妤用力点头,小口小口珍惜地吃着饼干,觉得这比她吃过的任何点心都要美味。
因为这是在“秘密基地”里,和姐姐们一起分享的!
京妙仪小口吃着饼干,没有说话,但放松的坐姿和微微舒展的眉头,显示她并不排斥这个安排。
从此,这个位于阁楼角落的“秘密基地”,成了三个女孩心照不宣的乐园。
她们会在这里分享从家里带来的新奇零食。
京雪迎会把她新学会的钢琴曲用口哨轻轻吹出来,或者讲她在书里看到的有趣故事。
顾初妤则会叽叽喳喳地说着幼稚园里的趣事,哪个小朋友哭了,老师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裙子,或者把她新画的、歪歪扭扭的画作展示给姐姐们看。
而京妙仪,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倾听者。
她有时会带一本书上来,就着天光安静阅读。
有时则会看着顾初妤手舞足蹈地描述,或者听着京雪迎的讲述,偶尔才会发表一两句简短却精准的看法。
在这里,京妙仪不再是那个需要时刻保持仪态、显得过分早熟的京家继承人。
顾初妤也可以暂时放下被全家过度呵护的娇气,只是一个依赖着姐姐们的小妹妹。
京雪迎则享受着作为姐姐,连接和照顾两个性格迥异妹妹的成就感。
她们在这里分享的不只是零食和故事,还有那些细微的、不愿与外人道的心事和情绪。
顾初妤会因为想家而偷偷掉眼泪,然后被京妙仪略显笨拙地用手帕擦掉。
京妙仪偶尔会因为课业或家族期望流露出极淡的疲惫,京雪迎会温和地开解几句。
京雪迎也会诉说一些成长中的小烦恼,虽然另外两个妹妹未必能完全理解,但她们安静的陪伴本身就是一种安慰。
这个小小的、与世隔绝的空间,承载了她们童年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成了她们共同守护的一个甜蜜的秘密。
一个只属于她们的,可以暂时逃离外界目光和期望,做最真实自己的地方。
阳光,旧地毯,零食,悄悄话,还有彼此无声却坚定的陪伴。
这里成为了三个女孩童年记忆里,最温暖、最柔软、最无忧无虑的一隅。
是风暴来临前,最璀璨宁静的港湾。
在这里,京妙仪的守护有了更具体的形状,顾初妤的依赖生根发芽,而京雪迎的温柔,则如同坚韧的丝线,将她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