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家的老宅,在春日午后的阳光里,显得格外宁静肃穆。
高大的白玉兰树在庭院里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浮动着淡淡的花香和草木清气。
三岁的顾初妤被妈妈牵着手,迈过那扇沉重的、雕刻着繁复花纹的红木大门。
她今天被打扮得像个小公主,穿着精致的白色蕾丝连衣裙,外面还套着一件柔软的粉色小开衫,头上戴着同色系的发箍。
可这张小脸,却苍白得没什么血色,嘴唇也淡淡的,看起来怯生生的。
因为早产的缘故,她比同龄孩子要瘦小一些,此刻被裹得严实,更像是个易碎的糯米团子。
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带着明显的不安和好奇,偷偷打量着这个又大又安静的陌生地方。
“妤妤乖,待会要叫京伯伯,京伯母,还有妙仪姐姐,知道吗?”顾妈妈蹲下身,温柔地整理了一下女儿的小裙子,轻声嘱咐。
顾初妤乖巧地点点头,小手却更紧地攥住了妈妈的衣角。
京夫人早已热情地迎了出来。
她是一位气质温婉的美丽妇人,看到粉雕玉琢的顾初妤,眼里立刻漾满了喜爱。
“这就是妤妤吧?真可爱!”她笑着想去摸顾初妤的头。
顾初妤却像受惊的小兔子,猛地往后一缩,整个人都藏到了妈妈身后,只露出一双湿漉漉的小鹿眼,怯怯地打量着京夫人。
“哎呀,不好意思,京夫人,这孩子有点认生。”顾妈妈连忙道歉。
“没事没事,小孩子嘛。”京夫人丝毫不介意,笑容依旧和煦,“快进来坐,妙仪和她堂姐雪迎在偏厅呢。”
而此时,偏厅里。
六岁的京妙仪,穿着一身熨帖的深蓝色小洋裙,黑长直发柔顺地披在肩头,正端坐在沙发上。
她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带着插画的百科全书,小小的背脊挺得笔直。
那张已然能看出未来绝色轮廓的小脸上,没什么表情,一双凤眼清冷剔透,专注地看着书页,仿佛周遭一切都与她无关。
她身上有种超乎年龄的沉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淡。
“妙仪,一会儿顾家妹妹要来,你是姐姐,要帮忙照顾一下妹妹,知道吗?”京夫人刚才进来叮嘱过。
京妙仪只是抬起眼皮,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视线又落回了书上。
照顾小孩?她觉得有点麻烦。
坐在另一张沙发上看童话书的京雪迎,闻言抬起头。
她今年九岁,穿着简单的格子衬衫和背带裤,短发利落,鼻梁上已经架起了一副小小的金丝边眼镜,显得知性又早慧。
她推了推眼镜,看着自家堂妹那副小大人的冷淡模样,嘴角微微弯了一下。
大人们寒暄着进了客厅。
顾妈妈半哄半劝地把顾初妤从身后拉出来,柔声说:“妤妤,看,那就是妙仪姐姐,去跟姐姐玩好不好?”
顾初妤顺着妈妈指的方向看过去。
目光落在那个坐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好看得像画里走出来的小姐姐身上时,她眨巴了一下大眼睛。
京妙仪似乎感应到视线,也从书页上抬起头。
两道目光在空中相遇。
顾初妤忘记了害怕。
她觉得这个姐姐好漂亮,皮肤白白的,眼睛像黑宝石,虽然没什么表情,但一点也不凶。
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她松开了妈妈的衣角。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迈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朝着京妙仪的方向走了过去。
京妙仪看着这个像糯米团子一样、脸颊苍白却眼神澄澈的小不点朝自己靠近,微微蹙起了秀气的眉头。
她不太习惯和这么小的孩子相处。
顾初妤走到沙发边,停了下来,仰着小脸,一眨不眨地看着京妙仪。
看了几秒钟,她忽然咧开小嘴,露出一个怯生生却又充满善意的笑容,奶声奶气地、不太清晰地唤道:“姐……姐姐……”
声音软糯得像刚出锅的年糕。
京妙仪握着书页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她没有回应,只是看着顾初妤。
顾初妤见她没反应,也不气馁,反而又往前凑了一小步,几乎要挨到她的膝盖。
京妙仪:“……”
她合上书,从沙发上站起身。
个子已经抽条的小少女,比三岁的顾初妤高出一大截。
她打算去书房找本其他的书,避开这个“麻烦”。
然而,她刚迈开步子,就发现那个小糯米团子,也亦步亦趋地跟了上来。
她走,她也走。
她停,她也停。
始终保持着一两步的距离。
京妙仪回头,垂眸看着这个小尾巴。
顾初妤仰着头,大眼睛里满是纯粹的好奇和一点点依赖,见她停下,也乖乖站住,小手不安分地揪着自己的裙边。
不远处的京雪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忍不住“噗嗤”一声轻笑出来。
她放下书,走到京妙仪身边,调侃道:“看来,我们妙仪有了个小粉丝呢。”
京妙仪没什么表情地看了一眼堂姐,又看了看脚边这个甩不掉的小尾巴,眉头蹙得更紧了些。
她没说话,转身继续往前走。
这一次,她的脚步,却不自觉地放慢了许多。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安静的走廊上。
走在前面的小少女背影挺直,步履沉稳。
跟在后面的小团子脚步蹒跚,却努力跟着。
一大一小,一冷一暖,影子被拉长,奇异地交织在一起。
仿佛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悄然开始了转动。
京妙仪走到书房门口,再次停下。
她感觉到身后那道小小的身影也立刻停住。
她没有立刻推门进去,而是站在原地,沉默了几秒。
然后,几不可闻地,轻轻叹了口气。
似乎……没办法真的丢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