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的光,湮灭的波,不知持续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好似亿万年那般漫长。
那颠覆规则、重铸概念的恐怖景象,终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如同燃烧到尽头的恒星,开始了最后的、不可逆转的……收缩与平息。
充斥视野、震荡灵魂的混沌光芒,开始以那原先天之彼岸所在的、如今已化为巨大混沌漩涡的区域为中心,如同退潮般向内倒卷、收敛。那令万道哀鸣、让诸天战栗的湮灭波动,也随之逐渐减弱,从狂涛骇浪化作了细微的涟漪,最终……归于平寂。
光芒,散尽了。
当最后一丝混沌之光也隐没于虚无之后,显露出的是——
空。
绝对的“空”。
天之彼岸,那曾经作为黑暗源头显化之地、爆发最终决战的庞大黑暗大陆,连同其上破碎的祭坛、残留的尸骸、一切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从宇宙的图卷上彻底抹去,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其“大”、其“广”的……虚无区域。
这里,没有物质,没有能量,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甚至……没有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寻常意义上的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它并非黑暗,因为黑暗仍是视觉的一种感知;它是一片纯粹的“无”,是连“存在”本身都近乎被否定的……绝对虚无。
那不断膨胀收缩的混沌漩涡消失了。
那沉浮不定、引导湮灭的葬天碑影消失了。
那冰冷绝对、代表寂灭的黑暗源头意志,也感知不到了。
夜辰、逆的烙印、昊天上帝、以及所有在此陨落的远征军英魂……所有曾在这片区域激烈存在过的意志与痕迹,似乎都随着那场终极的湮灭,一同……化为了乌有。
寂静。
死寂般的寂静,成为了这片绝对虚无的唯一主宰。
这不是战后废墟的死寂,那种死寂中至少还残留着破败与死亡的气息。这是一种……连“破败”与“死亡”这些概念都近乎不存的、更为本质的、令人从灵魂深处感到冰寒与绝望的寂静。
仿佛整个宇宙,都因那场过于激烈的规则碰撞与湮灭,而在这片核心区域,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彻底“空无”的伤疤。
诸天万界之中,那些之前被混沌之光与湮灭波动席卷的区域,此刻也渐渐“平静”下来。
离恨天碎片、琉璃天、三十三天其他地域、下界古界、无尽星海……所有地方,那笼罩天穹的混沌光芒已然散去。但天地间,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虚弱”与“空白”。
灵气变得稀薄而惰怠,天地法则晦涩不明,仿佛失去了某种核心的支撑。许多依靠旧有法则体系运转的阵法、禁制失去了效果,一些强大的修士惊恐地发现,自己对天地大道的感应变得模糊不清,修为甚至隐隐有倒退的迹象。
星辰的光芒似乎黯淡了几分,河流的奔涌不再那么充满活力,就连一些生命古星上,草木的生长都显得蔫蔫无力。
这是一种……规则层面的“创伤”。旧有的、以“寂灭”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宇宙规则体系被强行“葬送”了大半,而新的、稳定的规则体系却尚未诞生。整个宇宙,仿佛陷入了一种青黄不接、万物凋零的“归墟”状态。
牺牲了那么多,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甚至连征天联盟的盟主、葬天碑的传人夜辰都彻底献祭了自己……最终换来的,难道就是这样一个……更加残破、更加没有希望的“虚无”与“归墟”吗?
希望,似乎随着那场终极湮灭的平息,而一同……彻底寂灭了。
在这片新生的、庞大的绝对虚无区域的边缘,偶尔会有一些胆大的、或是被之前动静吸引而来的强大神念,小心翼翼地探入,试图感知内部的情况。但这些神念一旦进入这片“无”之领域,就如同石沉大海,瞬间失去联系,或者被那残留的、微弱的规则乱流搅得粉碎。
这里,成为了连神念都无法触及的禁区。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
以一种最为彻底,也最为悲壮的方式。
葬天碑、夜辰、黑暗源头……那场关乎宇宙命运的战斗双方,似乎同归于尽,只留下了这片象征着终极“空无”的废墟,以及一个规则残缺、万物凋零的……后遗症宇宙。
万物,仿佛真的走向了归墟。
然而,在这绝对的、连概念都近乎不存的虚无最深处,在那任何感知都无法触及的“奇点”般的位置……
一点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与周围“无”截然不同的“异样”,正在以一种超越现有物理规则的方式,极其缓慢地……酝酿着。
那不是物质,不是能量,不是意志。
那更像是一种……“可能性”的尘埃。
是旧规则彻底崩坏后,于绝对“无”中,由那场终极碰撞残留的最后一丝“逆”与“葬”的真意,与苏沐雪献祭时散落的、最为纯粹的生命本源印记,在不可思议的机缘下,产生的一丝……微澜。
这丝微澜,太微弱了,微弱到在这片浩瀚的“无”中,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根本无法被察觉。
但它,确实存在着。
在这万物归墟的绝对寂静里,悄无声息地,等待着某个……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