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班,陈晓发现办公室门口多了一个“邻居”。
原来隔壁空着的小房间门口,也挂上了一个新牌子:“情报协调员 矢野浩二”。门开着,一个穿着合体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大约三十出头的男子正在指挥勤务兵摆放办公用品。见到陈晓,他立刻露出一个热情洋溢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您就是高桥分析官吧?久仰大名!我是矢野浩二,刚从本土调来,负责各部门情报流转的协调工作,以后就在您隔壁办公了,还请多多指教!”他说话语速很快,带着明显的东京口音,鞠躬的动作标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
陈晓立刻回礼:“矢野桑太客气了,我是高桥晓,欢迎您。指教不敢当,互相学习。”他飞快地在脑海里搜索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一片空白。突然安插一个“情报协调员”在核心区域,还正好在自己隔壁?这巧合未免太刻意了些。
矢野浩二似乎极其善于交际,短短几分钟,就把自己的背景交代了个大概: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原在内阁情报局任职,此次是“响应号召支援前线”,言语间透露出对上海的好奇和对陈晓能力的“由衷钦佩”。
“高桥桑那份关于法属印度支那的分析报告,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在国内时就拜读过摘要,没想到一来就能见到本人,真是太荣幸了!”矢野浩二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看起来真诚无比。
陈晓嘴上应付着“谬赞了”、“运气好”,心里却拉响了最高警报。这家伙的热情程度,简直能融化隔夜的饭团。事出反常必有妖,要么他是个真正的狂热粉丝(概率极低),要么他就是带着某种特殊任务来的——比如,近距离观察甚至监视他高桥晓。
接下来的几天,矢野浩二果然充分发挥了“热心邻居”的本色。时不时过来串门,请教一些“关于上海情报界现状”的问题(问题角度往往很刁钻),分享一些从国内带来的点心零食(包装精美),下班时还热情地邀请陈晓去“喝一杯”(被陈晓以各种理由婉拒)。
他甚至“无意中”透露了一些关于机关内部人事变动的小道消息,其中就包括佐藤将军近期对内部纪律,尤其是官员“业余爱好”和“社交圈子”的关注度显着提升。
“佐藤将军真是严厉呢,”矢野浩二一边吃着陈晓桌上(他带来的)的和果子,一边看似随意地说,“听说最近在查一些私下里的牌局和……嗯,一些不太合规的联谊活动。高桥桑平时应酬多吗?”
陈晓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淡淡道:“我这个人比较无趣,除了工作,就是看看书,不太喜欢热闹的场合。”他心里冷笑,这是来探他的底了?查经济来源?还是查社会关系?
“啊,真是学者风范!”矢野浩二竖起大拇指,“不过在上海滩,有些应酬恐怕也难以完全避免吧?毕竟高桥桑现在地位不同了,想巴结您的人肯定不少。”
“都是为帝国效力,谈不上什么地位。”陈晓四两拨千斤。
矢野浩二又闲扯了几句,这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
陈晓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微冷。这条披着热情外衣的毒蛇,到底是佐藤直接派来的,还是其他看他不顺眼的势力安插的棋子?
下午,陈晓被小林弘树叫去参加一个关于长江下游航道安全的会议。会议冗长而枯燥,主要是海军和陆军的人在互相扯皮,推诿护航责任。陈晓全程扮演认真倾听的木偶,只在被问及沿岸游击队活动规律时,才谨慎地引用了几份公开报告的数据。
会议结束时,已是傍晚。陈晓回到办公室,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一个精致的纸袋。里面是一个崭新的棕色牛皮公文包,做工精良,款式时髦,里面还夹着一张卡片,上面用娟秀的日文写着:
“听闻高桥先生升迁,聊表祝贺。小小心意,望勿推辞。———— 友崎百货 雅子”
友崎百货?陈晓想起来了,是上海一家日资高档百货公司。这个“雅子”……他毫无印象。是某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售货员?还是某个被他“分析报告”间接帮助过的商社代表的家眷?或者是……某个不想透露姓名的“仰慕者”?
他拿起公文包仔细检查,材质和做工都是一流,价值不菲。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暗格或异常。看起来就是一份普通的、甚至有点俗气的贺礼。
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一份来历不明的昂贵礼物,本身就极不寻常。
是矢野浩二那种人的“试探”?还是佐藤安排的“钓鱼执法”?或者,是某个真正想巴结他的人送来的,只是他多心了?
他不能留下这个包。无论对方什么目的,接受不明来源的礼物都是大忌。但他也不能直接退回去,万一退到一个不该退的人手里,更是麻烦。
陈晓提着公文包,直接去了小林弘树的办公室,将东西和卡片放在了他桌上,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和一丝不安。
“小林先生,我刚才回来发现这个……不知道是谁放在我门上的。价值不低,来历也不明,我……我觉得还是交给您处理比较妥当。”
小林弘树看了看那个精美的公文包,又看了看卡片,笑了笑:“哦,友崎百货的雅子……我好像有点印象,可能是他们公关部的人吧。看来高桥君你现在是名声在外啊。不过你做得对,不明来历的东西确实不能收。放在我这里吧,我会让人处理掉的。”
他的语气很自然,似乎并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但陈晓注意到,在小林说“我会让人处理掉的”时候,眼神似乎若有若无地瞟了一眼门口的方向。
那里,刚下班准备离开的矢野浩二,正巧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