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普陀,紫竹成林。清风拂过,竹叶沙沙,如诵梵音。林间灵气氤氲,祥瑞之气弥漫,更有淡淡莲香萦绕,令人心旷神怡,杂念顿消。此地与外间红尘纷扰、魔气肆虐的凤凰山,恍若两个世界。
观音菩萨足踏莲台,引领马小玲穿过层层紫竹林,来到林深处一方清净莲池畔。池中莲花盛开,或白或粉,亭亭净植,池水清澈见底,下有金沙铺地,可见锦鲤悠闲游动。池边有一方天然形成的白玉平台,光滑如镜,上有蒲团两个。
“道友请坐。”观音菩萨率先在一蒲团上跌迦而坐,姿态庄严而自然。马小玲亦在另一蒲团上坐下,感受着此地浓郁祥和的气息,体内因激战而略显躁动的仙元也渐渐平复下来。
早有龙女奉上清茶,茶香清冽,非同凡品。马小玲浅尝一口,只觉一股温润灵气直透四肢百骸,精神为之一振。
“此乃紫竹晨露所沏,有静心凝神之效,道友大战方歇,饮之有益。”观音菩萨微笑道。
“多谢大士。”马小玲放下茶盏,开门见山,“大士邀我前来,想必是为了那异界魔源之事。”
观音菩萨神色肃然,点头道:“正是。道友离去后,贫僧以天眼通遍观三界,又借慧心推演,确如道友所言,此界近来诸多劫难背后,皆有那异种魔气若隐若现的痕迹。其性诡谲,非此界天生,犹如清水滴墨,虽暂未泛滥,却已扰动天机,若任其滋长,后果不堪设想。”
她顿了顿,继续道:“贫僧虽能感知其存在,甚至能隐约察觉其源自极其遥远的时空之外,然其具体方位、彼界情状,却如雾里看花,难以真切。道友既言曾与之接触,不知可否详述?”
马小玲略一沉吟,整理思绪,道:“大士可知,诸天万界,并非孤立存在,其间有虚空星海相连,亦有天然或人为的通道、裂隙?那魔气源头,便位于一处名为‘花界’(暂代香蜜世界称谓)的异度空间。此界颇为特殊,看似繁花似锦,六界共生,实则天道有缺,规则不全,尤以因果轮回之道存在巨大隐患。”
她结合自身所知,缓缓道来:“彼界曾历太古浩劫,先天神只陨落,后天秩序重建过程中,权力更迭,恩怨纠缠,滋生了极深的业力与怨念。更有一尊自上古遗存的魔头,号为‘先天魔尊’(暂代太微或类似存在),其本身便是规则缺失的产物,执掌部分寂灭权柄,意图吞噬众生怨念与天地灵气,以达到某种‘终极的平静’或‘重塑天道’的疯狂目的。其魔气特性,便是外显为极致的繁华诱惑,内里却是万物归墟的寂灭本质,与侵蚀此界的魔气同出一源。”
马小玲目光穿透虚空,仿佛看到了那个矛盾的世界:“此魔头实力强横,且极其狡猾,善于利用人心弱点,挑动纷争,以战养战。它并非单纯毁灭,而是如同瘟疫,旨在将所到之处的世界都转化为适合其存在的‘寂灭花园’。凤凰山那座蚀灵魔阵,便是它尝试将触角伸向此界的一个据点,旨在腐蚀空间壁垒,建立稳定通道,并寻找身具大气运者(如许仕林)作为锚点或养分。”
观音菩萨静静聆听,面容慈悲中带着凝重。她指尖轻轻拨动玉净瓶中的杨柳枝,瓶内水面泛起细微涟漪,倒映出诸天星辰幻灭的景象。良久,她轻叹一声:“阿弥陀佛。天道有缺,众生皆苦。如此魔头,若任其坐大,不仅彼界危矣,诸天万界恐都将受其波及。道友能跨界而来,洞察其奸,实乃苍生之幸。”
马小玲摇头道:“大士过誉。我亦是机缘巧合,恰逢其会。如今虽知其根底,但跨界征伐,非易事。空间壁垒坚固,强行穿越消耗巨大,且极易迷失于无尽虚空。更需虑及,彼界情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贸然进入,恐难竟全功。”
观音菩萨颔首:“道友所虑极是。跨界而行,确需慎之又慎。贫僧不才,或可助道友一臂之力。”
说罢,她将玉净瓶轻轻置于白玉平台中央。瓶口氤氲之气升腾,化作一片朦胧的光幕。光幕之中,起初是此界山河脉络,星辰运转,继而景象不断拉伸、变幻,仿佛视角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超越时空界限,投入一片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虚空星海之中。
“此乃贫僧以宿命通与虚空观法相结合,借道友提供的气息为引,尝试推演那魔源所在。”观音菩萨解释道,声音空灵,仿佛与这片星海融为一体。
马小玲凝神望去,只见光幕中星辰流转,无数世界如同气泡般生灭。其中绝大多数气息或平和,或炽烈,或生机勃勃,或死寂沉沉,皆与此界或她所知的其他世界迥异。推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遇到虚空乱流、时空褶皱的干扰,光幕剧烈波动,景象模糊。
每当此时,观音菩萨便口诵真言,指尖绽放柔和佛光,注入玉净瓶,稳定光幕。马小玲亦暗中催动四象塔之力,以其镇压时空的特性,辅助定位。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或许是数个时辰。光幕中的景象终于逐渐稳定下来,锁定在了一片奇特的星域。这片星域的核心,并非炽热的恒星,而是一棵庞大到难以想象、散发着柔和光辉、枝叶仿佛贯穿虚空的——巨树虚影!
巨树周围,环绕着六个光晕各异、气息不同的世界气泡,彼此之间有纤细的光丝相连,共同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其中一处世界,隐隐透出一股与凤凰山魔气同源,却浓郁千百倍不止的“繁华与寂灭”交织的矛盾气息!
“就是那里!”马小玲目光一凝,指向那个世界气泡。她能感觉到,四象塔对那股气息产生了清晰的共鸣与排斥。
观音菩萨亦凝视着那片星域,尤其是那棵支撑天地的巨树虚影,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与惊叹:“原来如此……以世界树(暂代先花神或类似设定)残骸为基,构筑六界秩序……然根基已损,繁华之下,尽是裂痕。那魔气便如同跗骨之蛆,盘踞在秩序最为薄弱的‘天界’(暂代)核心之处。”
她收回目光,看向马小玲:“道友,坐标已大致明晰。然此行凶险,远超寻常。彼界天道有缺,规则诡异,道友一身神通,恐受压制。且那魔头经营日久,根深蒂固,绝非凤凰山那般容易对付。”
马小玲神色平静,眼中却燃烧着坚定的光芒:“既知其害,岂能坐视?纵然险阻,亦当一试。况且,”她嘴角微勾,露出一丝自信的笑意,“规则压制,未必是坏事,有时亦是磨砺道心的契机。”
观音菩萨见她心意已决,不再多劝,自玉净瓶中取出一片翠绿欲滴的柳叶,递给马小玲:“此叶蕴含贫僧一道慈悲净念与虚空定位之力。道友携之,可在无尽虚空中指引方向,避免迷失。若遇不可抗之魔障,或可凭此叶唤我一道法身投影相助,虽不能久战,或可解一时之厄。”
马小玲郑重接过柳叶,只觉入手温润,一股清净安详之力流入心田,知是宝物,拱手谢道:“多谢大士厚赠,此物于我大有裨益。”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宣了声佛号,“愿道友此行顺利,扫荡魔氛,还彼界一分清明。此界之事,贫僧自会留意照看,白素贞脱劫之日不远,许仕林亦有他的造化,道友无需挂怀。”
马小玲点头,心中最后一丝牵挂也放下了。她起身,再次向观音菩萨行礼:“既如此,我便不久留了。还需回去稍作准备,便即启程。”
观音菩萨亦起身相送:“道友保重。”
祥云再起,马小玲告别观音菩萨,离开了紫竹林,身影消失在南海天际。此番紫竹林之会,不仅明确了魔源坐标,得了观音馈赠,更让她对即将面对的敌人和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前路漫漫,凶吉未卜,但马小玲的道心,却愈发坚定璀璨。新的征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