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的几天,公司内部弥漫着一股微妙的低压。“天工集”的计划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不断扩散,搅动着不同人的心绪。周锐带领的运营团队明显放缓了“百城计划”的推进节奏,似乎在用行动表达着不认同;而沈砚心和她带领的文化研究小组,则更加沉默,仿佛在积蓄着某种守护的力量。
林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强行推动。她知道,要打破僵局,需要一场来自外部的、足够强大的冲击。一周后,她带着周锐、沈砚心以及内容运营负责人赵小满,登上了飞往巴黎的航班。名义上是参加一年一度的巴黎国际设计周,进行行业考察和学习,但林砚的真正目的,是让核心团队亲身体验何为“顶级的文化商业叙事”。
巴黎,秋意正浓。设计周的主会场位于塞纳河畔一座由老火车站改造的艺术中心,穹顶高阔,人流如织。这里汇集了全球顶尖的设计师、品牌、买手和媒体,像一座流动的、关于美与创意的盛宴。
初入会场,连一向冷静的周锐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意大利家具品牌用一整面墙展示着其传承数代的皮革镶嵌工艺,匠人现场演示,每一刀切割都透着从容与精准;一个北欧的玻璃工坊,将极寒之地的冰川与极光凝固在透明的器物之中,灯光下流光溢彩;日本的漆器大师,在方寸之间描绘出细腻恢弘的四季物语,那深邃的色泽与温润的质感,仿佛带着岁月的呼吸。
“这才是……真正的‘天工’啊。”赵小满举着相机,几乎有些目不暇接,低声感叹。她敏锐的内容嗅觉告诉她,这里的每一个展位,都在讲述一个无比动人的品牌故事,关于传承,关于自然,关于匠心。
沈砚心沉默地走着,她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那些展示传统工艺的区域。她看到非洲的部落织锦,如何被解构、重组,运用在当代的时装设计上,既保留了原始的奔放生命力,又具备了现代的结构感;她看到南美的泥染技艺,如何与环保理念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色彩系统,成为品牌的核心标识。
她的内心受到了一种复杂的冲击。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技艺,并没有因为被置于国际化的舞台上、被赋予高昂的价格而显得“被背叛”。相反,它们被理解了,被尊重了,并且以一种充满自信的、创新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着自身的价值。
周锐则更多地关注商业层面的运作。他留意到那些顶级品牌展位前络绎不绝的全球买手,留意到他们下单时的果断与豪爽;他研究那些融合了传统工艺的产品的定价策略,发现其价值并非仅仅源于材料成本,更源于其背后完整的、令人信服的文化叙事和稀缺的手工价值。他注意到,那些最受追捧的品牌,无一例外,都拥有一个强大的、能够定义甚至引领审美的话语权。
林砚没有过多言语,只是引导着他们,穿行在不同的展馆之间。直到他们在一个法国本土的顶级羊绒品牌的展位前停下。
这个品牌的展位设计得像一个温暖的乡村作坊。中央,一位年长的女性匠人正在使用一种极为古老的、近乎失传的手摇纺织机,缓慢地织造着围巾。她的动作舒缓而富有韵律,柔软的羊绒在她指尖流淌,变成细腻的织物。周围陈列的成品,颜色是取自大地的天然染料,质感蓬松柔软,每一件都标着令人咋舌的价格。
品牌的故事板上,用法语和英语写着:“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普罗旺斯阳光下,牧羊人的守望与织娘指尖的温度。时光在此沉淀,编织成可穿戴的诗篇。”
围观的人群安静而专注,眼神中带着欣赏,甚至是一种敬畏。
就在这时,林砚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她的问题指向了团队核心的矛盾:“你们看,他们卖的,真的只是一条围巾吗?”
周锐目光闪动,商业的直觉让他立刻回答:“不,他们卖的是故事,是稀缺的手工,是独特的体验,是……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沈砚心凝视着那位老织娘平静而专注的面容,低声道:“他们卖的是‘真实’,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人手与材料的对话,是流淌在织物里的时间和生命。”
“没错。”林砚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目光扫过周锐和沈砚心,“他们成功地将‘手工稀缺性’——这种我们非遗技艺最核心、最宝贵的资产——转化为了毋庸置疑的商业价值和文化魅力。他们并没有因为将传统技艺用于商业而玷污它,反而让它被更广泛地看见、尊重和渴望。”
她转过身,正面看着自己的两位得力干将,语气深沉:“我们在云南,在苏州,在陕西,看到的那些传承人,李阿婆的扎染,张师傅的苏绣,王师傅的皮影……他们所掌握的手工技艺,其复杂性、文化深度和美学价值,真的比眼前这些逊色吗?”
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缺的,从来不是顶尖的‘工’和深厚的‘艺’。”林砚一字一句地说道,仿佛要将这些话刻进每个人的心里,“我们缺的,是将这种‘手工稀缺性’和深厚文化底蕴,进行国际化的、高水平的转译、包装和叙事的能力。我们缺的,是站上这个世界级舞台的自信、眼界和方法。”
“巴黎设计周告诉我们,”林砚总结道,她的眼中闪烁着此前在会议室里未曾有过的、更加明亮和坚定的光芒,“‘天工集’不是偏离航向的冒险,而是我们‘非遗纪元’走向世界、实现其终极价值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我们自己的、同样动人心魄的‘织娘与牧羊人’的故事。”
塞纳河的秋风穿过高大的玻璃窗,吹进展厅,带着异国他乡的气息,也仿佛吹散了周锐眼中的些许疑虑,吹动了沈砚心紧锁的眉心。外部世界的真实图景,比任何内部会议上的言辞都更具说服力。一场无声的洗礼,正在悄然发生。
第10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