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巴黎时装周只剩下不到三个月。历经数月的挣扎、碰撞、失败与突破,“天工集”的首批产品——缂丝手袋与乌铜走银腕表,终于完成了最终的样品制作。在推向那个星光熠熠的国际舞台之前,林砚决定,先举行一场小范围的内部品鉴会。
品鉴会的场地设在北京一处由古老四合院改造而成的私人会所内。青砖灰瓦,竹影婆娑,与“天工集”想要传递的东方美学意境不谋而合。受邀者除了林砚、徐薇、沈砚心、周锐这四位核心,还有“非遗纪元”主体公司的几位最早的投资人,以及一位特意请来的、在收藏界和时尚圈都极具分量的神秘嘉宾——顾老。他年逾古稀,眼光毒辣,言辞犀利,他的认可,在国内这个圈子里,无异于一块金字招牌。
夜幕初垂,院内的灯盏次第亮起,柔和的光线打在精心布置的展台上。没有喧闹的音乐,没有冗长的致辞,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所有人都清楚,今晚所见,将决定“天工集”能否拥有踏上巴黎战场的底气。
首先被请出的,是那款缂丝手袋。
当助理戴着白手套,捧着那只手袋从侧厅走出时,整个庭院仿佛安静了一瞬。手袋本身采用了最顶级的哑光深灰色小牛皮,线条利落流畅,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显得低调而内敛。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无法从包身正面那幅《空谷幽兰》缂丝画片上移开。
在特意调校的射灯下,陈继明师傅的心血绽放出惊心动魄的美。深色的底料上,乌黑的枝干嶙峋有力,仿佛能触摸到岩石的冷硬。而那一丛幽兰,叶片翻转舒卷,用极其细微的色差和“雕镂”技法,呈现出惊人的立体感,仿佛能感受到叶脉的生机与韧性。银白色的兰花点缀其间,花瓣轻薄如翼,在光线下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最绝的是,整幅画片被镶嵌在沈砚心设计的紫光檀木窄框中,那深沉的木色与缂丝的华美相得益彰,更添一份古雅与稳重。
“这……这是缂丝?”一位投资人忍不住凑近,几乎将脸贴到画片上,“这层次,这光影……我以前在博物馆看到的缂丝,大多是平面的图案,这个,这个简直像是浮雕!”
徐薇适时地上前,优雅地演示了画片的拆卸。她轻轻按压卡扣,将那幅《空谷幽兰》完整地取下,托在掌心。“诸位请看,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接着,她又将其精准地卡回手袋的金属框架内,严丝合缝。“而结合在手袋上,它便成了流动的风景。”
顾老没有说话,他只是戴上了老花镜,又拿出一个高倍放大镜,对着画片仔细端详了足足十分钟。他的手指虚悬在画片上空,仿佛在隔空感受那细密如发丝的经纬。良久,他放下放大镜,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只说了两个字:“神技。”
周锐站在稍远的地方,看着那款在灯光下宛如艺术珍品的手袋,又看了看周围人脸上毫不掩饰的惊叹,他心中那块关于价格的巨石,似乎松动了一丝。他默默计算着这幅画片所耗费的工时和心力,第一次觉得,五万八,或许……并非全然是疯狂。
紧接着,乌铜走银腕表被呈了上来。
如果说缂丝手袋的美是扑面而来的、需要细细品读的华章,那么乌铜走银腕表带来的,则是一种深沉的、直击灵魂的震撼。
表盘直径不过四十毫米,在男士腕表中算是秀气。但就在这方寸之间,王铁山师傅与瑞士专家智慧的结晶,创造了一个微缩的宇宙。表盘底色是乌铜经过特殊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深邃如夜空的乌黑,上面并非繁复的图案,而是用极细的银丝,缂走出一幅抽象化的“山月”图景——下方是几道简洁而充满力道的笔触,勾勒出远山的轮廓,上方是一弯纤细的新月,周围点缀着疏朗的、如同星光般的微小银点。
在灯光转动下,乌黑的胎体呈现出微妙的光泽变化,而银丝部分则闪烁着内敛的金属光芒。那山峦的肌理,那月牙的弧度,每一根银线都完美地嵌入乌铜之中,平整如镜,找不到丝毫瑕疵。搭配纤细的蓝钢指针和黑色鳄鱼皮表带,整块表散发出一种静谧、神秘而高级的气息。
“这平整度……难以置信。”一位对腕表颇有研究的投资人低声惊呼,“我见过不少手工表盘,多少都会有些许弧度或不平整。这个,完全达到了顶级机械表的工业级标准!”
皮埃尔·莫雷蒂通过视频连线,自豪地介绍了表盘背后那套他与王铁山共同研发的固定和缓冲系统,确保机芯运作不受丝毫影响。汉斯·穆勒也简短发言,解释了他们在不改变核心秘方前提下,对材料结合界面进行的优化。
这一次,顾老没有再用放大镜。他只是将表拿在手中,感受其分量,凝视那方幽深的“山月”。他的手指轻轻拂过表盘,触手冰凉而光滑。
“乌铜走银……我收藏过一件清中的笔洗,”顾老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已是精品。但将这门火与金属的舞蹈,约束在这毫厘之间,且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这是前无古人的造化。”他抬眼看向林砚和徐薇,“这块表,已不仅仅是表,是一件有风骨的器物。”
当两款产品并置在展台中央时,先前所有的质疑、担忧、甚至内部的分歧,都在这种极致的造物之美面前,悄然消散了。它们沉默着,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数百个日夜的艰辛,诉说两种文明碰撞出的火花,诉说一群人对技艺与美的固执坚守。
周锐深吸一口气,走到林砚身边,声音低沉却清晰:“我现在开始相信,我们真的能卖出那个价钱了。”他的眼神里,不再有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产品力彻底说服后的坚定。
沈砚心站在一旁,看着那幅《空谷幽兰》和那块“山月”表盘,眼眶微微发热。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产品的成功,更是对陈师傅、王师傅,以及他们身后无数默默坚守的传承人最大的告慰。
徐薇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清浅而自信的笑意。她知道,通往巴黎的道路,已经被这两件作品,铺就了最坚实的第一块砖。
林砚环视着被震撼与信服笼罩的庭院,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感。内部品鉴会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个人的心中。质疑声暂时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即将共同奔赴一场伟大战役的凝聚力与信念感。
“天工集”,已然亮剑。
第116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