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伟把肥王国”在奇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随着他的“嘴炮mAx”技能冷却时间越来越长,光靠忽悠和蛋白粉已经无法满足势力扩张的需求了。
“系统!发布新任务啊!我没兵了!”张伟对着系统面板哀嚎。
【叮!触发支线任务:废品的再利用。任务要求:收拢至少500名来自魏、蜀、吴三方的“残兵败将”。】
“残兵败将?”张伟一愣,“这算什么任务?别人都不要的,我要来干嘛?当炮灰吗?”
一旁的李柯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历史学家的光芒:“伟哥,你错了!残兵败将,才是真正的财富!他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只是因为战败或被排挤才流落江湖。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爆发的能量将不可估量!”
赵铁柱也点头附和:“对!打输了,说明体能不够!练练就好了!”
张伟被他们说得一愣一愣的,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捡垃圾”大行动开始了。
很快,第一批“货物”就送上门了。
那是一支约莫百人的队伍,衣衫褴褛,士气低落,为首的校尉脸上还带着一道新鲜的刀疤。他们是曹操麾下的一支偏师,在与张飞的部队遭遇时,因为张飞喝醉了酒,不分敌我地冲杀,他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自己人打残了。回到大营,非但没得到抚恤,还被夏侯惇(被孙权“策反”后)骂作“废物”,一气之下,他们干脆当了逃兵。
“我们……是来投军的。”校尉怯生生地看着城墙上身穿“黄金甲”的张伟。
张伟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启动“嘴炮mAx”,李柯却拉住了他,低声说:“伟哥,对付这种人,不能用忽悠,要用理想!”
张伟心领神会,他换上一副沉痛的表情,对着城下大声喊道:“弟兄们!你们受苦了!在曹操那里,你们是炮灰!在刘备那里,你们是棋子!在孙权那里,你们是看门狗!但在我们合肥王国,你们是家人!”
他顿了顿,指着身后的赵铁柱:“看到没?这是我们总教官,保证把你们练得能一个人打十个!看到没?这是我们军师,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保证让你们打胜仗!跟着我,我保证,有肉吃,有酒喝,再也不用受窝囊气!”
城下的士兵们听得热泪盈眶。他们从没想过,自己这帮“残兵败将”,还能被人当成“家人”。
“我愿意加入!”
“我们也愿意!”
就这样,合肥王国迎来了第一批“正规军”。
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也接踵而至。
有几十个蜀汉的士兵,他们的将军是周瑜,本来要去执行一个复杂的火攻计划,结果被王大锤的“美人计”搅得一团糟,稀里糊涂地就败了。回来后,周瑜气得差点吐血,把他们全给开了。
还有一队东吴的水兵,他们的船被赵铁柱训练的“肌肉部队”用蛮力拖上了岸,全军覆没后,他们因为“丢了东吴的脸”,被孙权赶出了军队。
张伟来者不拒,统统照收。合肥城,俨然成了三国时代的“失败者收容所”。
---
### **第二十二章:“小胆营”的诞生**
随着收拢的残兵败将越来越多,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帮人实在太怂了。
让他们去站岗,风吹草动就以为是敌袭,抱头鼠窜。让他们去训练,赵铁柱让他们做俯卧撑,他们趴在地上哭,说怕把胳膊练断了。打仗更是别提了,一听到“杀”字,腿肚子先转筋。
张伟看着这帮“宝贝”,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这哪是军队啊,这分明是‘小胆营’!”他随口吐槽了一句。
没想到,李柯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好名字!伟哥,你真是天才!”
“啊?我就是吐槽一下……”
“不!你不懂!”李柯兴奋地解释道,“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既然胆小,我们就把这个名字当成他们的荣耀!我们要告诉他们,胆小不是缺点,而是一种生存策略!小胆,才能活得久!活得久,才能笑到最后!”
张伟被李柯的“歪理”说得一愣一愣的,但看着他那副狂热的样子,只好同意了。
于是,三国历史上最奇葩的一支军队——“小胆营”正式成立了。
张伟亲自为他们设计了军旗:黄色的旗子上,用歪歪扭扭的针线绣着一个巨大的“胆”字,但“胆”字上,还画了一只瑟瑟发抖的小鸡。
开营仪式上,张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弟兄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小胆营’的战士!不要为这个名字感到羞耻!要骄傲!因为,我们是全天下最懂得保命的军队!别人冲锋,我们掩护!别人断后,我们先跑!我们的口号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战略性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小胆营”的士兵们听得热泪盈眶,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胆小”竟然是一种“战术优势”!士气,瞬间就“高涨”了。
赵铁柱也为他们量身定制了训练计划。别的部队练“负重越野”,他练“负重卧倒”,要求士兵们在听到鼓声后,0.5秒内就地卧倒,并且姿势要标准,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受伤面积。
别的部队练“拼刺刀”,他练“丢武器”,要求士兵们在武器脱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逃跑,并且还要学会“声东击西”的逃跑技巧,比如往东跑,大喊“往西跑”。
李柯则根据他们“胆小”的特性,发明了无数种“坑爹”战术。
比如“诱敌深入之诈降计”:派一小队人马出去诈降,等敌人过来受降时,突然引爆埋在下面的……臭鸡蛋。趁敌人被熏得头晕眼花时,大部队再“战略性撤退”。
再比如“疑神疑鬼之草木皆兵计”:晚上在敌营外,用绳子拴着几百只羊,让羊腿上挂上铃铛,驱赶羊群在山坡上跑。敌人听到铃声,看到黑影(其实是羊),以为千军万马来袭,一夜不敢睡,第二天自然就疲惫不堪。
---
### **第二十三章:第四势力的崛起**
“小胆营”虽然奇葩,但在这个混乱的三国里,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
一次,曹操派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来攻打合肥。领将一看“小胆营”的军旗,哈哈大笑,下令强攻。
结果,刚一交战,“小胆营”的士兵们一触即溃,跑得比兔子还快。曹军追了十几里,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踩中了李柯提前埋下的无数陷阱——不是坑就是泥,还有涂满油的草地,摔得人仰马翻。
正当曹军准备撤退时,赵铁柱训练的“肌肉部队”突然从两侧杀出。他们不与曹军缠斗,而是专门冲散对方的阵型,然后再次后撤。曹军被这么一折腾,人困马乏,士气全无,最后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此战,“小胆营”无一伤亡,还顺便捡到了几十件曹军丢弃的兵器。张伟大喜,立刻用系统给所有“小胆营”成员发了“勇敢者”勋章(其实就是一块铁片)。
消息传开,魏、蜀、吴三方都惊呆了。
刘备:“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善。张伟将军,深得兵法精髓啊!”
周瑜:“此人用兵,诡异莫测,防不胜防,乃我大敌!”
曹操:“娘希匹!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这算什么军队!”
从此,三方势力都对合肥王国敬而远之,没人愿意去招惹这帮“打不赢就跑,跑赢了还跑”的疯子。
而张伟的“合肥王国”,则在这片夹缝中茁壮成长。他收拢的残兵败将越来越多,“小胆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他们虽然没打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胜仗,但也从未输过。他们就像一块牛皮糖,黏在了三国的版图上,谁也啃不动。
张伟、李柯、赵铁柱三人,也成了这个时代最特殊的一方诸侯。他们不争霸,不称帝,只是带着他们的“小胆营”,在这个乱世中,用一种别人看不懂的方式,建功立业,活得有滋有味。
在高维度的店铺里,李小白看着屏幕上那面飘扬的“瑟瑟发抖小鸡旗”,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
“这届客户……太有才了!这生意,做成了一部喜剧啊!”他一边笑,一边在张伟的客户档案上,打上了一个大大的“S”级好评。
--------------------------------
本章完。